吳宜生
[摘要]營改增稅收制度的改革是我國當前稅收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措施,不僅對于眾多企業而言有著積極的影響,對于國家經濟建設也有這巨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文章主要針對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財務管理;影響;對策
“營改增”政策是我國稅務改革中重要的內容,也是我國稅務工作偉大舉措。“營改增”的實施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營改增”政策的實施,能夠有效的調整我國產業鏈結構。傳統的稅務模式下,服務行業根據營業額進行繳納稅款,導致行業稅務負擔過重,對行業長期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營改增”政策實施后,能夠優化產業結構,對服務業等新型行業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營改增”政策的實施能夠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實現了國家稅務與國際接軌,能夠讓我國出口企業在國際上站穩腳跟,對出口行業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
(一)對財務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一定會令財務核算出現變動。營業稅及增值稅的科目核算及處理過程中均存在較大的差異。因價內稅、價外稅的原因,在應納稅額的核算方面也會出現較大的差別。改革初期階段,“部分區域先試點后改革”的行為,給很多跨地區運行的企業造成了調整及銜接方面的難題。另外,營改增對混業經營企業的財務核算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由于營改增規定混業經營企業對不同性質的經營業務進行分類核算,難以區分各類業務的企業便只能依據較高稅種進行稅費的交付。
(二)給企業的發票帶來影響
營改增實施之后,企業使用和管理增值稅發票的方法也發生了改變,跟之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值稅發票的稅負抵扣是最主要的一個改變,增加成本以避免稅率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增值稅發票抵扣就發揮出了主要的作用,成本就可以更好的進行控制,這就要求企業必須重點管理增值稅發票。我國《憲法》中明確了使用和管理增值稅發票的相關法律法規,并且制定了開虛假發票、制造偽劣發票以及非法出售發票的具體處罰規定。
(三)對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固定資產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固定資產的價值變動對于企業總體資產的內部結構將產生一定的影響,并會引起資產負債表內如固定資產原值、應繳稅費、累計折舊等相關項目的變動。“營改增”后,固定資產原值入賬金額將減少,累計折舊也將減少,應交營業稅消除,期末余額也將減少。從短期來看,企業的資產、負債都會下降,但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例卻提升了;從長期來看,“營改增”后,隨著企業利潤增加,資產規模的增大,企業的資產總額和負債總額都將會帶來不同程度上的提升。
二、“營改增”后企業財務管理的應對措施
(一)正確選擇合理的納稅人認定
在“營改增”的大背景下,對可以自主選擇納稅人認定的企業來說,選擇確認為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對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有著明顯的區別。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納稅標準不同,而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沒有大量的進項或者成本項目上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相對困難的企業來說選擇小規模納稅人較為合適。對于生產中可以產生大量進項稅,生產規模正在擴大,需要購人大量生產設備并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以取得相關增值稅發票的企業來說,選擇為一般納稅人比較合適。
(二)加強企業發票的管理
企業在“營改增”之前繳納營業稅,只需要按照規定在相關地稅機關領取普通發票即可,對營業稅發票的管理上不需要花費過多的精力,但是在“營改增”以后,企業的增值稅發票涉及到進項稅抵扣問題以及專用增值稅發票和普通增值稅發票的區別使用問題,所以保證增值稅發票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顯得尤為重要。在加強企業發票管理上,企業首先要嚴格相關的規章制度,專人專項地對增值稅進行管理:其次要加強崗位責任制,對增值稅的管理人員要堅持做到人人有責;此外,還要提高監管力度,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認真負責的態度。
(三)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管理
“營改增”以后,企業的營業稅變成了增值稅,稅款的最終消費由企業轉化為消費者,但是即使是這樣,企業還是應該為進一步增加企業利潤,減輕企業稅收負擔,提高產品競爭力,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首先企業可以通過流通環節改變資產的形式,進而將部分資產置于繳稅較低的項目中,從而達到降低稅額的目的。此外,企業在進行材料采購時,最好可以進行集中采購,減少零星購買的情況,并且要對供應商進行適當的篩選,選擇可以提供相關增值稅發票的企業,充分利用“營改增”的優惠政策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二)重視對增值稅發票的管理
增值稅專用發票受到國家稅務部門的嚴格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對其使用和管理都有明確對頂。企業由于本身業務的局限性,其合作雙方一般所處的地理位置較為偏遠,而國家對這些地區的監督管理力度較為薄弱,企業在開具和使用發票過程中應該注意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潔身自好,重視對增值稅發票的管理,避免出現偽造發票事項的情況。
(三)加強財務人員對稅收數據的正確核算
稅收的種類不同,核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這時稅務會計在進行核算時要對稅費、計稅基數等數據進行正確核算,區分增值稅和營業稅。在實施營改增之后,財務人員要分清企業繳稅的性質,明確區分企業是作為一般納稅人還是作為小規模納稅人,確認好企業所使用的稅率,對企業收入和納稅情況進行正確核算,以確保企業財賬的高度正確,避免偷稅漏稅違法行為的出現。
(四)加強企業財會隊伍建設,提高財會人員的職業素養
增值稅的計算過程要比營業稅相對復雜,需要加強企業財會隊伍的建設,提高財會人員的職業素養。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重視和加強企業對相關財會人員的培訓,提高財會人員對增值稅的管理能力,降低企業在“營改增”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的稅務法律風險。其次,加強財會人員納稅籌劃的意識,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相關稅收政策降低企業稅負,使得企業真正享受到“營改增”帶來的優惠。最后,聘請相關稅務專家對“營改增”相關知識進行宣講,同時鼓勵財會人員不斷自我學習提高職業素養。
三、結束語
“營改增”在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也給施工企業帶來了一些巨大的挑戰,勇于接受挑戰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為此有關部門應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不利影響,推動施工企業良好地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