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家鼓勵引進外國優質教育資源的中外合作辦學,鼓勵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領域開展中外合作辦學,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技術人才,然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對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本文結合中外合作辦學的實際案例,探析了中外合作項目英語教學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和評價體系。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 英語能力 教學模式
五年制高職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該部分,即面向應屆初中畢業生,學制五年,畢業后取得國家承認的、普通高等學校統招的大學專科文憑。五年制高職和普通的中等職業或者高等職業教育相比,其明顯優勢在于,專業設置接近社會發展需求,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培養各行各業需要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畢業生的動手能力普遍強于本科生,文化素養優于中專生,就業形勢較好。
隨著蘇州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職業學校從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著力,不斷助推區域經濟的發展。早在2014年,我校就開始與澳大利亞藍山國際酒店管理學院合作辦學、共同育人,開設國際酒店管理專業,全英文小班授課。十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國際化辦學道路,以培養發展型、復合型、創新型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己任,從師生的出國研修,到引進國外院校課程體系開展合作辦學,再到自編特色教材、創新傳統文化課程吸引海外學生前來研讀,始終重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學生就業和個人職業發展搭建了平臺。
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運行中,英語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外合作辦學的課程教學中往往采用與國外教育一致的授課模式,采用全英文教學,使用國外原版的教材,因此在進入合作辦學項目前,學生的英語能力學習和提高都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從2014年起,我校與澳洲的中外合作辦學引入了副學士學位,這對學生的英語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對進入全英文合作班之前的學生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語能力作為合作辦學的基礎,既是學生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必備工具。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既要符合高職英語教學的基本目的,又要針對學生基礎薄弱、能力要求高的特點,采取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有利于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提高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結合我校中澳合作項目酒店管理專業前三年學生英語學習的實踐經驗,本文從教學模式、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三個方面做簡要闡述,并提出相應建議。
一、構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還是一味沿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語法講解為主的單一方法,雖然學生能學到不少語言知識,但是在合作辦學的全英文授課階段,會因為缺少實際操練,很難用英語去完成其他專業學習任務,如用英語做小組匯報PPT、用英語完成專業學術報告等等。因此,我們必須正確認識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順應學生的學習模式。中外合作辦學的英語教學的目的,首先應該符合高職英語教學的基本目的,即“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同時,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在學生英語學習的輸入和輸出各個環節應創造情景條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區別與普通高中的英語教學,職業教育的英語學習還應服務于具體專業的培養目標。學生想要在之后的合作辦學中順利的接受全英文專業學習,必須在優先的時間多學英語。因此,我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在前三年的英語課程中,除了常規的英語綜合教學,按年級分別增設外教口語、英語閱讀、酒店英語等與學生專業相關的、能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英語課程。通過每周增加的英語課程門數和課時,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接觸英語的機會,只有外語熟練才能更有利于今后的全英文專業課程的學習。
二、進一步優化英語課堂教學過程
五年制高職學生與普通高校的學生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異。許多學生文化基礎課差,學習習慣不好,英語更差;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自控力差,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文化素養、性格易沖動等特點,這些都給英語課堂上教師的正常授課和課堂管理帶來很大難度。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教師在備課時應做好學生學情分析,緊扣教學制定長期的教學目標,做好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堂設計等相關準備工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和組織非常重要,應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創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將有利于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為了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英語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引導學生進入后兩年的全英文教學環境,我校酒店管理專業的英語教研組在英語教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跟進措施。每學期,針對各年級的英語學習情況,制定統一的英語教學計劃,針對英語學習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按年級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具體的實施細則,包括詞匯、語法、閱讀量、寫作技巧等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們鼓勵學生大膽說,學會用英語去思考、去表達,通過一系列的英語課堂活動和班級PK賽等英語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三、建立英語教學的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部分,英語教學的評價應該根據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對英語教學的全過程和結果進行有效監控,這將有利于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建立學習的信心,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同時,有效的教學評價將使教師獲得及時的英語教學反饋,對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和調整,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中外合作辦學一般注重對學生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四方面的綜合訓練,而且對學生的英語都有一定的等級考試要求。針對這一特點,我校酒店管理專業的英語教研組制定了相對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每個班級都建立了學生英語學習檔案,對學生的入校英語成績、日常英語表現、期中期末檢測等做好跟蹤反饋。各年級定期開展英語月考,并堅持教考分離,由第三方出卷,統一批改;對于每次月考的成績做好質量分析,并及時提出改進措施;每學期增設1-2次的外教英語口試,檢驗學生英語口語的實際會話能力。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都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產生了積極影響。
中外合作辦學通過對國外優秀教育資源的引進,為高職高專的學生提供了有保障的高質量的高等教育。英語教學是中外合作辦學的基礎,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引進的國外教學資源的消化和吸收情況,直接影響學生在專業課學習過程中對國外教學資源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的英語教學,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觀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著力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才能真正實現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目標,培養出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林金輝.中外合作辦學與國際化人才培養[M].廈門大學出版社,2015.03.
[2]王曉明,孟春國.中外合作辦學英語課程現狀調差與分析[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
[3]喻曉琴.關于我國高等教育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幾點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5(12).
[4]樊敏.關于開展國際合作辦學的一點思考[J].咸寧學院學報,2003(23).
[5]文秋芳.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律特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1).
作者簡介:任文鶯(1981.2-),女,漢族,江蘇蘇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中外合作辦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