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來,英語是學生們從小學到大學階段的核心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對他們今后的人生發展產生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要想學好英語這一門課程,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掌握方便快捷的詞匯學習方略,這樣才能夠在今后的英語學習過程當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接下來本篇文章就針對這一點進行詳細的探討,以提供給業內有關人士一些啟發性的指導。
【關鍵詞】英語詞匯 學習策略 大學生
眾所周知,在英語詞匯和語法的教學過程當中,長期以來存在著形式刻板單一、內容枯燥乏味以及可操作性差等一系列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著學生們英語能力的進步提高以及各大高校英語教學水平的進步。英語是一門語言性的學科,必定有著特定的學習規律,但大多數的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不善于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學生們的思維也得不到發展。如何幫助學生們掌握更多的詞匯量,并做到學以致用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研究發改委員會討論的重要課題之一,只有找到科學合理的詞匯教學策略,學生們的英語能力才能夠真正得以提高。
一、詞匯學習策略研究概況
在20世紀末,就有許多的專家和學者對于詞匯學習方面的策略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們強調在以往的教學過程當中已經慢慢對于詞匯方面的學習產生了重視,并將其落實到了行動當中,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但似乎沒有取得太明顯的效果。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大多數人曾經認為語言性的學科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一個人對語言方面的敏感程度,也就是說這與一個人的語言學習天賦是離不開關系的。但是事實證明并非如此,有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實驗研究工作,他們抽取了一些對于語言學習方面比較敏感的學生以及雖然沒有語言學習天賦但是十分勤奮的學生,為了便于觀察,二者的數量是一致的。最后的結果顯示,確實有一些沒有語言學習天賦但十分勤奮的學生在經過后天的訓練和學習之后有效地掌握了英語詞匯學習技巧,他們所擁有的英語能力也超過了那些我們所認為的具有語言天賦的學生。
然而正如Schmitt所說,研究詞匯學習策略時,不能忘記詞匯學習策略最終的受益者是學習者。自1970年以來,第二語言學習者已經成為關注的焦點,教學也由以教師為中心變成了以學生為中心。Hosen-feld指出:“往往我們將注意力放在學生應該正在做什么上,事實上我們應該從問學生正在干什么開始。因此,必須考慮學習者的感受,注意他們對詞匯學習策略的看法,并研究他們對詞匯學習策略所了解的情況。
以上所闡述的實驗結果也證實了,一個科學合理的學習策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們掌握更多的英語詞匯,提高他們的英語運用能力。而在這一過程當中,英語老師也要充分意識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正確發揮好自己的作用,這是實現學生們主體性發揮的基本前提。老師的作用不僅僅是要教會學生們一些基本的英語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他們充分的理解和掌握運用這些知識,真正做到學有所用,而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在了解到學生們在策略方面存在的相關問題之后,就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始終堅持一切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結合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以及老師的教學情況來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調整。
二、大學生詞匯學習的策略調查與分析
1.研究方法及對象。本次對于大學生只會學習的策略調查與分析工作主要采用的是對學生們進行詞匯測試以及問卷調查這兩種方式。首先我們來了解詞匯測試這一方法。不言而喻,他就是指讓學生們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完成相同數量的英語題目,從最后的英語得分成績當中來了解他們的詞匯掌握程度。為了盡可能的保證最后的結果科學合理,試卷當中用于測試的題目大部分來源于以往專業考試當中的測試題目,并且將學生們的答題時間統一設置為三十分鐘。另外一種研究方法是問卷調查法,這一研究方法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學生們更愿意采用哪種詞匯教學方法,同時也要比較他們在以往的學習過程當中采用過怎樣的學習方法,以及是否有一定的學習效果等等。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我們選取了三個不同教學水平的學生。同時也為了保證最后結果的科學性和可靠性,每一個層次抽取的人數都比較多,各為200人。
經有關人員進行統計之后,在發放的600份問卷調查當中收回的有效問卷大約有一半。同時,我們還要依據學生們的詞匯測試成績將其分為不同的小組,成績最為優異的前100名為A組,成績為中等水平的后100名為B組,剩下的學生則分為C組。
2.數據分析與討論。其實大多數學生們在學習英語詞匯的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查字典,同時這也是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所倡導的一種詞匯學習方式。在調查的過程當中我們還發現,A組的學生們掌握著更加快捷的學習方法,他們會掌握英語的前綴和后綴進行單詞的記憶,采用這種方式進行詞匯記憶不僅僅可以提高詞匯記憶的速度,還可以掌握更多的詞匯量,往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我們還發現,C組的學生們在遇到不懂的單詞時,更愿意享周邊的同學詢問,采用這種辦法單詞的記憶速度較慢,而且容易忘記。其實,A、B、C這三個小組學生們所掌握的詞匯量并不具有較大的差別,只是有的小組掌握更加便捷的學習策略,有的小組同學則采用較為保守的學習方法。
單詞的記憶分為最初的背誦以及之后的鞏固這兩個部分,要想更好的記憶單詞,就必須要花大批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鞏固單詞這一環節中來。大部分的學生都會采用口頭或者書面不斷機械式重復的學習方法,這與老師的教學模式存在著直接的關系。其次,學生們在進行單詞記憶時,并不會根據他們的詞性進行歸類,而是將單獨的詞匯以及相關的固定搭配集中背誦。由于當前大學英語試題大部分是以填空題的形式出現的,所以學生們對于單詞的記憶要求也就有所下降。從有用性的感知情況看,發現盡管絕大多數學生在使用《英漢詞典》,但此策略卻不包含在最有用的學習策略當中,相反《英英詞典》卻被認為是最有用的。這表明學生有愿望去更好地學習。
其實,應用查英漢字典的方式來掌握英語詞匯并不是最有效的英語詞匯學習方法,因為在查閱字典的過程當中,學生們只是抱著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的學習態度,漢語解釋意思會深深地印在他們腦海當中,對于英語詞匯的記憶是沒有太大幫助的。在這里要給大家提供一種更加高效的學習方法,雖然都是查字典,但是英英字典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剔除掉英漢字典在學生們英語詞匯記憶當中所存在的各項不足之處。因為在英語詞典當中,學生們則會將調查的重點放在不認識的單詞上,這對于他們記憶英語單詞有著很大的幫助。在對各組學生們的英英字典記憶單詞方面的調查結果當中,我們也感受到了不管是處于哪一水平的學生也都愿意采用這種方式來進行學習。
3.結論。首先,傳統的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給現代學生們強化了某種錯誤的英語學習觀念,大部分學生們仍然是生搬硬套的進行單詞背誦,不能夠掌握更多的靈活學習方法。當然,這與老師的教學方法也存在著很大的關系。其次,大多數學生們在單詞背誦時缺乏與同伴之間的相互合作,無法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當然,除了這些學習問題之外,我們還了解到了當今時代之下學生們具有的優點。大部分的學生們具有良好的學習規劃和控制能力,更好的掌握深層加工的學習策略,他們也愿意進行教學改革方面的一系列嘗試,這是學生們能夠學好英語這一門專業課程,并達到學有所用的根本保證。
三、結束語
經過以上的闡述,相信大家對于現階段大學生們的詞匯英語研究概況都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也對于具體的研究過程和結論也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英語的學習過程有其特定的內在規律,老師和學生們一定要遵循這些規律進行詞匯的背誦,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師要提供正確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們自行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從這種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獲得學習英語詞匯的積極體驗,進而有效地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要知道,讓其學會如何自主學習也是未來學生們所必須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只有當我們對英語詞匯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形式進行不斷的更新和調整之后,學生們的詞匯掌握程度才能夠真正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白學軍,張琪涵.大學生英語學習中兩種詞匯學習策略效果的比較研究[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02):82-88.
[2]劉靜.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相關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12,34(06):117-120.
[3]王天舒.大學生詞匯學習策略與英語水平之間關系的實證研究[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8,(03):91-96.
作者簡介:周海茹(1963-),女,漢族,山東人,副教授,英語教育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