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調玉
【摘要】新課程實施中,農村初中英語教學雖困難重重,廣大英語教師應一邊積極投身于英語教學實踐中,一邊探索力所能及的解決問題的對策,現行的各個版本教材充分體現了“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特點,在內容的選擇上大多以現實的城市生活為背景,我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對此較為生疏,在學習過程中他們不僅僅對英語知識感到費力,那些不熟悉、不理解的生活知識也成了學習的障礙。
【關鍵詞】農村 英語教學 對策
課改對于農村教師而言是難得的機遇,也是嚴峻的挑戰。同時對農村教育帶來的沖擊是前所未有的。新課程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正逐步被廣大的教師接受,并用之于教學實踐中。但筆者認為,對農村初中而言沖擊最大的莫過于英語教學。
一、農村英語學科的薄弱現實
現行的各個版本教材充分體現了“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特點,在內容的選擇上大多以現實的城市生活為背景,如涉及到的網絡方面的知識,很多學生從沒上過網,無法領悟。新教材理念的前衛,還體現在對教學過程實施中的手段和設備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我校雖說這幾年在硬件上有了很大的改觀,但對照教育現代化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一時還跟不上新課程的要求。加上我校經費的拮據、后勤服務的滯后,學校連基本的教學掛圖、光盤、教具也沒有,更不敢奢望什么語音室了。
由于學校經費緊缺,辦學條件較差。學校缺乏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如語言實驗室,多媒體教學器材和英語教學資料,教師無法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來組織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自身的基本素質和業務能力。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師由于專業化程度較低,因此,很多教師課堂教學方法陳舊且單一,沒有新穎的方法及靈活的教學組織形式,仍以教師為中心滿堂灌。課堂缺乏生氣,無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過度強調學生的有意記憶,忽視學生的無意學習。重視學生的詞匯和語法規則的講解和背誦,忽視鼓勵初學英語的學生,導致學生體驗不到英語學習的快樂與成就感,也沒有積極參與語言實踐的機會,這樣,就容易產生學而無用的厭學情緒,導致我校英語兩極分化嚴重的現象。
農村中學中大部分學生知識面窄、思維不活躍、接受能力緩慢,因此其交際能力、理解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及表演創造力都比較差,有些甚至為零,從而妨礙了英語的學習效率。并且,一些學生性格較內向,對考試的成績較敏感、壓力大,一但在學習中出現挫折,容易產生自責、焦慮、膽怯等不利于英語學習的消極情緒。
二、提高農村英語教學效率的策略
1.完善學校英語教學條件、提高教師自身的知識能力及改進教學模式。教學設施落后,教師隊伍參差不齊是制約學校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提高的根本所在,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改善英語教學設備設施,加強對英語教學的投入,使學校英語教師接受現代英語教學觀念是關鍵。首先,學校應提供相應的教學設備,盡量創設和完善英語學習環境;其次,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文化素質,深入領會教學大綱,全面透徹地掌握教材,熟悉語言教學規律,研究學生心理和學習策略,同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寬知識結構和視野,在教學中有的放矢。第三,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不斷總結、積累教學經驗,研究教學方法,參與教改實驗,撰寫教研論文,以教研促教學,使英語教學工作科學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2.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建立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保障。學校有著將近約三分之一還略多的留守兒童學生。留守兒童教育是當今農村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帶來的問題,而且將是一個時期內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解決這一問題,不僅關系到下一代教育質量,也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就要求各級政府部門要切實擔負起責任,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加大農村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力度,加強對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的調研及采取保證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權利和義務的措施。改革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體制,切實加強和改善農村中小學寄宿條件。學校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有效資源,加大對留守兒童學生的心理教育和自我教育。協調學校、家庭、社會對留守兒童的影響。
3.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最初學習英語都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但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的加難,一部分學生的興趣漸失,他們的英語表現也就相應變差。因此,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特別是持續的英語學習興趣,必定是教師的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也是搞好農村英語教學的關鍵之一。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多動腦筋,根據農村學生的特點和自己的教學實際,創造性地運用、處理教材,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多種情景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并以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與學生建立真誠、和諧的師生關系。新課標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推動者、促進者。面對心理較脆弱、對成績較為敏感的農村初中生,英語教師更應該以真誠和友好去面對他們,理解他們在學習時所表現出來的畏懼和不自信,并耐心的向他們提供幫助。師生間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就會相互感染、互相促進、共同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把教學工作推向前進。
總之,英語教學的發展及其質量的提高任重而道遠。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教學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努力工作,積極探索農村英語教育教學的成功之路。我堅信隨著農村英語教學體制改革的進一步完善,通過我校廣大英語教育者的努力,我們學校的英語教學現狀將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參考文獻:
[1]李黎明.初中英語啟蒙教育的情感性.云南省中學特級教師教學經驗選[M].云南教育出版社,1996.
*本文是甘肅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2015年度課題《基于學科內涵的農村英語有效教學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5]GHB0791)主要階段性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