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琳
【摘要】英語聽力位于聽、說、讀、寫、譯英語“五技”之首,其重要性可見一斑。然而,長期以來英語聽力一直是英語教學的薄弱環節,農村初中尤甚。本文闡述了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困難及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以提高英語聽力教學效率。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 英語聽力困難 對策
一、引言
英語可謂世界通用語,現在的社會更加開放多元,再加之經濟全球化,以及隨著跨文化交往越來越頻繁,能靈活地駕馭這種語言就顯得尤為重要。英語“五技”之中,聽力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和基礎。然而,雖然英語聽力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很大,但傳統上“輕聽說、重讀寫”的思想依舊存在,農村初中學生的聽力水平普遍較差。因此,找出英語聽力的困難所在,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策略,這對于提高農村初中生的聽力水平將大有裨益。
二、農村初中生英語聽力存在的困難
農村初中生聽力學習面臨的主要困難如下:
1.語言基礎知識。語言基礎知識的障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語音:語音是語言的基本要素,提高聽力首先要過好語音關。語音障礙包括語音、語調及各種朗讀技巧方面的障礙。如單詞重音、句子重音、句子語調、音的省略和同化、連讀、不完全爆破等技巧。
(2)語速:語速障礙也是在聽力訓練中遇到的一個很大的麻煩。學生習慣了為了使學生理解課本內容而故意減慢速度而錄制的音頻材料,或者習慣了老師的語音語速,而實際上接近自然的聽力材料語速可能相對要快一些,超乎學生意料的因素要多一些。
(3)詞匯:詞匯是搭建語言的基礎,是語言的建筑材料。Wikins指出:“沒有語法知識只能表達很少的思想,沒有詞就什么也不能表達”。詞匯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快速提高英語聽力水平,聽者必須要有足夠的詞匯量。詞匯量通常指學生的腦海里所儲存的能隨時調用的單詞、句型的總量,必須是能自覺地使用的working vocabulary(有效詞匯)。
(4)語法:語法知識包括詞法和句法,是幫助我們理解英語句子的必要條件。它能為我們正確判斷動作發生的時間、動作的執行者或承受者以及虛擬、事實等情況提供必要的依據。如果沒有牢固的語法基礎,則不可能對聽力這一閃即逝的信息有良好的把握。
2.母語遷移。在言語習得或學習的過程中,母語對目的語常常具有負遷移的作用(當然也不排除有正遷移的影響——筆者加)。母語干擾表現為許多學生在聽到一段語音信息后,習慣用中文逐句逐詞翻譯出來,而不能直接將語音信息直接轉化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這無疑多了個中間環節,這種心譯直接影響了外語學習者的反應速度和記憶效果。并增加了工作記憶的負擔。
3.聽力技巧。由于年齡的限制,初中學生剛開始接觸聽力材料時,不知從何下手,對聽力技巧的缺乏導致了他們不會利用空隙時間快速瀏覽聽力材料所設置的題型。播音開始后,有的學生因為沒有聽清其中的一個單詞或一個句子而思維停滯不前,從而影響其他題項的作答;有的學生不善于在聽力過程中做記錄,不能抓住主要信息;還有的學生對時間和價格的換算比較遲鈍,對數字、日期及人名的辨別力較差或習慣用中文逐個翻譯,從而影響了反應速度和記憶效果。播音結束后,有的學生手忙腳亂地填寫答案,不會根據情景進行猜測填補。
三、克服英語聽力困難的對策
學生在聽力訓練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困難,本文第三部分“農村初中生英語聽力存在的困難”已經列舉了幾種常見的情況。下面筆者將結合以上的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
1.夯實學生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學生的英語語言基礎的優劣將會直接決定著學生的聽力理解水平。學生音標是否學好是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前提,因此,英語教師首先要重視音標教學。教師要認真教好音標,嚴格把好音標關,要夯實學生的音標基礎。朗讀技巧的培養和訓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無捷徑可走,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提高英語的朗讀技巧。
2.充分利用母語對外語學習的遷移作用。母語地英語的學習會出現正負兩種遷移作用,作為英語老師要充分利用這兩種遷移。其實這兩種遷移作用用好了,對于學生英語聽力的提高是有幫助的。首先是音標的學習。英語是表音文字,漢語是表意文字,但在標音方面兩者有很多重合或接近的地方。如英語輔音的教學可以采用教漢語拼音的方法進行對比教學,找出漢語拼音和英語音標中大致重合或接近的音標,同時找出另一種音標中不存在或發音差別很大的音,進行強化訓練。其次是單詞的教學,尤其是一些文化民族文化信息比較強的單詞??傊谡Z音、詞匯、語法諸領域進行英漢兩種語言間的對比,利用好語言的遷移作用,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和英語思維能力,這對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是有幫助的。
3.創設有效情境,克服聽力障礙。英語聽力的提高與障礙的突破,需要適當的聽力學習氛圍。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要盡量用英語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多接觸英語語言。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不能讓學生面對英語產生畏難情緒,教師要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英語聽力材料,組織學生進行聽力練習。精聽與泛聽是英語聽力練習的兩種方法,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要將兩種方法進行有效結合。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還要時常給學生傳授一些英語國家的歷史與文化知識。
總之,學生聽力水平的培養與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個復雜的工程。教師要針對學生在聽力學習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的放矢地訓練,只有付出辛勤和汗水才會有成功的喜悅。教學相長,學生的學習也如此,教師的教要與學生的學結合起來。教師不斷地摸索科學合理的聽力教學經驗和模式,學生也要不斷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日積月累,學生的語言和文化知識豐富了,跨文化意識提高了,聽力訓練的方法走對了,學生的聽力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也會指日可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