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
[摘要]人們背井離鄉四處打拼,淡漠了親情。希望借“壓歲錢”來拉近、彌合!一個春節下來,孩子們東一家西一家地走動,也能有幾千上萬的收獲。其實孩子得到的壓歲錢只是父母的錢在外面轉了個大圈又回到了自家孩子手中罷了。但孩子們大多會理直氣壯的認為這就是自己的,也從來沒有覺得這是不勞而獲。這錢到最后到底還是留在了孩子的腰包里。
一學期下來。結果是錢花光了,成績下來了,視力下降了,時間耽誤了。父母痛心不已,孩子追悔莫及。這能怪誰呢?孩子沒有自控力,更缺乏理財知識。社會生活中接融不到;課本上更見不到。
壓歲錢,讓人又愛又恨。
[關鍵詞]拉近親情;監管方法;理財意識;又愛又恨
寂靜的大山,安靜的小鎮,人們背井離鄉四處打拼,到了舊年歲末不約而同的回到這里。于是乎小鎮又恢復了它本應的繁忙、喧鬧。人們相遇,總是格外親熱,好似要急迫拉近彼此距離一般。而尤為需要修補改善的,則是長輩和晚輩間那疏遠了近一年的親情。一年里,天各一方,幾次電話溝通,哪抵得了兒女燈前父母膝下的融洽。親人的陌生,親情的淡漠。長時間的隔離少不得要在親情上撕開長長的口子。長輩希望借短短的春節來彌合!于是他們自以為是的選擇了最為直接有效的辦法——“壓歲錢”。
錢雖不是萬能的,但在長輩們看來,它至少可以快速拉近自己與下一代的感情,也許是為了填補一下他們內心的愧疚吧?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總是:沒有爸媽,孩子在家受苦了。一年來的受苦受累節衣縮食,到了孩子面前自然不再猶豫,往往出手闊綽,一次幾百的壓歲錢,也不會心疼肉緊。一個春節下來孩子們東一家西一家地走動,也能有幾千上萬的收獲。同時,偌大一個大家族里彼此間你給我的孩子幾百,我給你的孩子幾百,給來給去,更顯得族人的團結與和諧。看,家族興旺,上慈下孝,其樂融融,好不熱鬧!
然而在我看來,裝進孩子腰包的大把的百元大鈔,分明是自家父母的血汗錢!當你忙著從叔叔伯伯、舅舅姑媽手里接過厚厚的百元大鈔時,父母也正忙著把自己一年來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錢遞到堂兄弟、表姐妹、子侄輩的手中。其實孩子得到的壓歲錢只是父母的錢在外面轉了個大圈又回到了自家孩子手中罷了。所不同的是從父母手中回到了孩子手中。含義略有不同,但錢還是那個錢。父母送出去多少,孩子大概也就能收到多少。沒有父母的主動付出與維系,哪來他人對你的關心與呵護?
但孩子們大多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錢是長輩給的,又在我的手里,自然理直氣壯認為是我自己的,也從來沒有覺得這是不勞而獲。一整年的日子都過得不寬裕,現在突然有了一筆好不容易屬于自己的錢,那是多大的誘惑啊!于是孩子們的眼睛亮了,心思活了,理性丟了,胃口大了,這大把的鈔票握在自己手里,天管不著,地管不到,還不得隨心所欲,好好瀟灑一番?
當然,父母也不放心,會提出一些監管方法,代為保管啦,存進銀行啦……甚至天真的教孩子如何讓錢生錢,從小培養孩子理財意識。不管怎樣,苦口婆心的勸說不要亂花錢是少不了的,自然,嘮叨聒絮的好話在強大的誘惑面前是沒有什么效力的,錢在自己手里總能想方設法逃脫監管。誘惑是巨大的,理性是脆弱的,勸導是蒼白的,這錢到最后到底還是留在了孩子的腰包里。
對男孩子來說,這筆錢可以換來自己心儀已久的某款游戲,某些漫畫或者地攤上毫無營養的垃圾讀物,還可以換來自己和三四好友的幾頓胡吃海喝,或者是一身靚麗光鮮的行頭。
較之男孩,女孩子更愛美,更在意自己和他人的比較,所以購物的誘惑總是令女孩子們無法抗拒。住校生沒辦法逛商場?沒關系,網上商城實在是太方便了,京東、淘寶、唯品會應有盡有。學習期間手機上交?沒關系,買兩個手機交一個留一個,課間午休熄燈前想買就買。我的衣服沒同學漂亮?買!我的洗發水沒同學高檔?買!但凡看到別人有自己無的“好東西”,隨時可以買。除了購物,充足了流量還可以玩玩游戲,看看韓劇,追一追英俊長腿歐巴,迷一迷靚麗女子天團。看似緊張辛苦的高中生活也蠻愉快的,這個時候才感覺到,住校真好!玩玩樂樂之間,一學期,一學年就過去了。
只是這愉快灑脫的代價是不菲的。一學期下來,每夜基本玩到12點,每月流量花費幾大百不說,網購花銷更是不計其數。結果是錢花光了,成績下來了,視力下降了,時間耽誤了。父母痛心不已,說好的理財呢?孩子追悔莫及,這能怪我們嗎?我們有那么好的自控力,法律還給我們指定監護人?我們懂什么理財呀!萬能的網絡隨時可能彈出引誘你游戲、購物的小窗,又哪有彈出教你錢生錢的小窗呢;學校,學校就更不用說了,理財掙錢是大人的事,學生只負責考試掙分,你在哪本教材里見過理材二字,不務正業罵你個狗血淋頭。
無數的埋怨、責備、爭吵……回過頭來看看長輩們的初衷:拉近親情。不知有誰還記得當初給自己壓歲錢的長輩的模樣?想想那動機和現在的結果……
唉,壓歲錢,讓人又愛又恨的壓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