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衛年
前言
英語閱讀教學主要目的是教給學生正確閱讀方法、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以筆者的實踐教學為例,把兩種閱讀模式——英語教學課堂閱讀與課外泛讀相結合,相互促進,有機結合,力求使教學資源得到最大發揮。
一、課堂閱讀
1.精心設計導入,引入課文情境,激發閱讀興趣。精心設計新課的導入是上好閱讀課的前提。設計導入活動時,教師要從閱讀材料的內容著手,有針對性、創造性地利用歌曲、游戲、圖表、設疑、多媒體、幻燈片等引入技巧導入教學。導入應遵循興趣激發,思維啟迪,情感共鳴,直觀形象,審美陶冶,新穎變化等原則,恰當的導入能激活學生舊有的知識,誘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調控課堂教學氣氛,能在短時間內產生較強的課堂凝聚力。
2.合理安排教學步驟,有層次地引入,使學生積極參與。
(1)在導入的基礎上,以讓學生帶著問題聽錄音的形式來完成對表層意義的理解。首先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呈現一些有關對表層意義理解的題。呈現問題后,教師給學生播放錄音,讓學生帶著問題并結合導入時觀看的錄像去聽課文錄音,從視聽的角度初步感知新的語言知識,并盡力找到問題的答案。播放錄音的次數根據文章的難度和學生素質而定,一般2~3遍。
聽錄音之后,教師要求學生用簡單的語言口頭回答所提問題。學生在聽錄音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禁止看課文。這樣使學生獲得更多聽和說的機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以及培養他們的分析、識記和判斷能力。
(2)以“讀”和教師的引導形式對課文進行深加工,在學生初讀之前,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或幻燈片向學生呈現出一些深層次理解的問題,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教師應認真分析閱讀材料的知識結構和學生認知結構的差異,弄清學生接受新知識所必需的基礎知識、背景知識,對學生頭腦中不完備的知識結構,教師應加以補充,可能干擾新知識的,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本質差異辨析區分,增強可辨性,防止負遷移產生。針對學生的疑難——易產生歧義的內容式看法,組織學生討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把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充分理解該課的重難點。
(3)抓住重點,言簡意賅,歸納復述。教師可以借助簡筆畫或課文插圖。讓學生描述每幅畫所表示的內容;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回憶所學內容;可以把問題的答案串聯起來讓學生復述,幫助學生整體理解所學的內容;還可以利用圖表對比,分類和列提綱等方式幫助學生先理清文章的脈絡,然后進行歸納復述。
3.挖掘文章的內涵和思想內容,開展創造性的思維活動
語言教學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肩負著思想教育的功能,因此,教育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豐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內容。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不僅可以涉及所學課文的一般事實,也可以擴展到相關領域,還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對所學課文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為學生創設自由、寬松和活潑的討論氛圍,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其思維情感,使其創造力得以發揮,并幫助其將所學的語言知識轉化為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閱讀教學雖然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但卻有其內在的規律,教師只有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精心設計閱讀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英語閱讀才能煥發活力,學生閱讀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二、課外閱讀
1.控制發音動作,排除發音動作的困擾。閱讀者往往由于發音器官不同程度的活動,導致閱讀速度局限于口語所能達到的程度。為了突破這一難關,就要進行大量快速意義閱讀實踐,即內容閱讀和欣賞閱讀,包括信息閱讀控制發音動作,規定閱讀速度高于口語速度,把注意力集中于找關鍵詞、主題句等。不要逐字逐句地讀,否則就降低了閱讀速度,妨礙了對材料內容的全面透徹的閱讀理解,不要過于顧及語音,這樣久而久之,閱讀速度就慢慢地提高了。
2.排除內容障礙,擴大閱讀單位。閱讀時要多作快速技巧訓練,如用替換、設問、選擇等手段推斷閱讀課文的生詞詞義。如“空缺跳讀法”,通過學生閱讀所給予的詞語和瀏覽選擇題,通過語篇聯想來了解短文所要表達的意義。
在閱讀過程中,不要遇到生詞就查字典,養成惰性閱讀的習慣,而不愿動腦去想,這樣,雖然達到了閱讀的目的,卻影響了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閱讀時每逢生詞就停下來,進行詞意分析,勢必使閱讀注意力集中于語言形式上,從而影響了閱讀速度,因此,在閱讀時,不能以單詞為閱讀單位,而要以詞組,句子或多個詞為閱讀單位。要以語篇閱讀為出發點,閱讀單位大,速度就快,閱讀技能就越來越成熟,通過掌握語篇閱讀中形連和意連認識到語言形式上下文和語境對閱讀理解的關鍵作用。
3.堅持計時閱讀及時檢查閱讀效果。練習計時閱讀,其步驟為:首先記下開始閱讀的時間,克服回視,堅持視讀,記下閱讀結束的時間,做閱讀選擇題,完畢核對答案,算出得分,計算出閱讀速度,然后根據所得分數,判斷閱讀效果的好壞。
英語課堂閱讀和課外閱讀是閱讀綜合能力提高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無論在課內和課外閱讀中,都要因教學對象、篇章內容的不同運用最為恰當的方式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