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哲
(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河南 南陽 473000)
·臨床研究·
急診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的病原菌監測及其耐藥性分析
馮春哲
(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河南 南陽 473000)
目的觀察急診重癥監護病房(EICU)醫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藥情況。方法選擇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EICU送檢的1 079例標本,以全自動細菌鑒定儀進行細菌鑒定,并應用紙片擴散法施行藥敏試驗,觀察病原菌檢出情況及耐藥情況。結果1 079例標本中共檢測出110株病原菌,革蘭陰性菌占61.82%(68/110),革蘭陽性菌占30.91%(34/110),真菌占7.27%(8/110);革蘭陰性菌中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對阿米卡星、氨曲南、氨芐西林耐藥率較高,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對氨芐西林耐藥率較高,銅綠假單胞菌對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氨芐西林耐藥率較高,而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較低;革蘭陽性菌中溶血葡萄球菌對青霉素G、苯唑西林耐藥率較高,屎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紅霉素耐藥率較高,而溶血葡萄球菌、屎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替考拉寧、利奈唑胺、萬古霉素耐藥率較低。結論急診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為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革蘭陰性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屎腸球菌等革蘭陽性菌,且存在嚴重多重耐藥情況,應增強病原菌與其耐藥性的監測,合理選用抗菌藥物,減少醫院感染發生情況。
急診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病原菌;耐藥性
急診重癥監護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為收治各個科室急診重癥患者的場所,患者多伴有嚴重基礎疾病,機體免疫力較低,且施行深靜脈置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介入操作較為頻繁,導致其易產生醫院感染,嚴重阻礙臨床救治工作[1]。資料報道,EICU醫院感染發生率約為普通病房的3倍以上,且病原菌分布廣、耐藥率高,大量廣譜抗生素的應用導致細菌耐藥性問題越來越嚴重[2]。故積極監測EICU醫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藥情況對指導臨床合理防治,降低醫院感染率尤為重要。本研究選擇EICU送檢的1 079例標本,以全自動細菌鑒定儀施行細菌鑒定,并應用紙片擴散法施行藥敏試驗,旨在觀察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藥情況。
1.1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EICU送檢的1 079例標本,標本來源包括痰液、尿液、分泌物、血液、膽汁、引流液等。
1.2方法
1.2.1儀器及試劑 應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的VITEK 32全自動細菌鑒定儀和鑒定卡片;英國Oxoid公司生產的藥敏紙片。
1.2.2細菌、真菌鑒定 依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3版)》施行菌株分離;以全自動細菌鑒定儀實施菌種鑒定;以紙片擴散法實施藥敏試驗,試驗結果依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會(CLSI)2013年標準實施判讀[3]。
1.2.3質控菌株 銅綠假單胞菌ATCC 27853、腸埃希菌ATCC 25922、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均購于衛生部臨檢中心。
1.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定性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病原菌分布情況1 079例標本中共檢測出110株病原菌,包括革蘭陰性菌68株(61.82%),革蘭陽性菌34株(30.91%),真菌8株(7.27%)。見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情況分析(n,%)
2.2革蘭陰性菌與革蘭陽性菌耐藥率分析革蘭陰性菌中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對阿米卡星、氨曲南、氨芐西林耐藥率較高,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對氨芐西林耐藥率較高,銅綠假單胞菌對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氨芐西林耐藥率較高,而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較低;革蘭陽性菌中溶血葡萄球菌對青霉素G、苯唑西林耐藥率較高,屎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紅霉素耐藥率較高,而溶血葡萄球菌、屎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替考拉寧、利奈唑胺、萬古霉素耐藥率較低。見表2、表3。

表2 革蘭陰性菌耐藥率分析[n(%)]

表3 革蘭陽性菌耐藥率分析[n(%)]
EICU患者因病情重、免疫功能較低,且患者常存在多次住院情況,接受有創診療及使用糖皮質激素、廣譜抗菌藥物較多,導致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與普通住院患者相比存在泛耐藥菌、多重耐藥菌檢出率較高等特點。本研究結果顯示,1 079例標本中共檢測出110株病原菌,其中主要為革蘭陰性菌(61.82%)、革蘭陽性菌(30.91%),且革蘭陰性菌主要為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革蘭陽性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屎腸球菌等,表明EICU感染病原菌分布類型較多,所用治療藥物應可覆蓋上述菌種。
另由本研究結果可知,革蘭陰性菌中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較低,革蘭陽性菌中溶血葡萄球菌、屎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替考拉寧、利奈唑胺、萬古霉素耐藥率較低。這提示可將亞胺培南、替考拉寧、利奈唑胺、萬古霉素作為治療上述病菌感染的一線治療藥物。革蘭陰性菌中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對阿米卡星、氨曲南、氨芐西林耐藥率較高,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對氨芐西林耐藥率較高,銅綠假單胞菌對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氨芐西林耐藥率較高;革蘭陽性菌中溶血葡萄球菌對青霉素G、苯唑西林耐藥率較高,屎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紅霉素耐藥率較高,表明革蘭陰性菌與革蘭陽性菌對抗菌藥物普遍存在嚴重多重耐藥情況。分析其原因與藥物主動外排泵基因過度表達、青霉素結合蛋白改變、膜孔蛋白缺失、產生抗菌藥物水解酶等有關[4]。
綜上,EICU醫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為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革蘭陰性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屎腸球菌等革蘭陽性菌,且存在嚴重多重耐藥情況,應增強病原菌與其耐藥性的監測,合理選用抗菌藥物,以減少耐藥菌株產生,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
[1] 胡業佳,姜海明,崔勇,等.某醫院EICU患者標本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藥性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4,31(12):1319-1321.
[2] 柯海容,鄧海燕,謝春媚.EICU患者醫院感染病原菌調查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6):3983-3984.
[3] 劉新明,侯紅艷,田磊,等.重癥監護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5,21(1):34-37.
[4] 汪一帆,艾芬,李維,等.EICU感染患者病原菌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7):1498-1500.
R 446.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11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