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趙春霞 田翠秀 范雪蘭 侯東敏 陳振淇
(新鄉市中心醫院 感染管理科 河南 新鄉 453000)
·衛生管理·
“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模式在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系統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李紅梅 趙春霞 田翠秀 范雪蘭 侯東敏 陳振淇
(新鄉市中心醫院 感染管理科 河南 新鄉 453000)
目的探討“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模式在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系統中的應用效果,以提高醫院感染監測的工作效率,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方法2012年新鄉市中心醫院安裝感染監測信息系統并利用信息系統引入“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模式。以2011年數據為基線,分析2012—2015年新鄉市中心醫院感染發病率、漏報率、環境衛生監測合格率、多重耐藥菌消毒隔離執行合格率、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和職業暴露上報率。結果新鄉市中心醫院2012—2015年醫院感染發病率和漏報率呈逐年降低的趨勢;醫院環境衛生監測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和職業暴露上報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結論“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能夠有效地提高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的工作效率,提高醫院感染監測系統的準確性和管理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系統;計劃-實施-檢查-處理
醫院感染指住院患者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主要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患者在醫院內獲得在出院以后發生的感染[1]。醫院感染監測信息化管理是現代醫院感染管理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2]。利用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系統準確地掌握醫院內患者的病原學狀況,及早地發現醫院感染,有利于相關醫務人員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預防感染[3]。近年來,新鄉市中心醫院安裝了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系統,并在工作中實行了“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管理模式,使新鄉市中心醫院的感染監測工作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各方面指標均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具體如下。
1.1“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法“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模式已經在質量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應用效果。“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方法包括了四個方面的內容: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因此也被稱為PDCA循環管理模式。
1.1.1計劃 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是一次循環的起始點,新鄉市中心醫院在使用醫院感染監測系統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①上報的病例感染信息資料不夠完善。患者的基本信息由系統自動提供,但是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比如患者感染類型、手術治療的相關情況、使用抗菌藥物治療的情況、病原體檢查的相關資料填寫不足等;②醫院感染監測系統和微生物室的判斷可能存在差異;③在實行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模式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的問題。通過實施“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管理模式,對上述問題進行了非常有效的管理。
1.1.2實施 ①建設有效的醫院感染管理網絡系統。醫院感染監測通過使用三級網絡系統,使各醫院各個部門、科室、工作人員的溝通和聯系得到加強,擴大醫院感染管理的隊伍,讓醫院感染管理的教育、培訓、檢查和整改工作得到正常的運轉。②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教育宣傳。在醫院各部門的醫務工作者間開展相關培訓,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要建立和健全醫院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裝訂成書,發放給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每個月組織開展一次醫院感染監測相關知識的培訓,并且將培訓的相關資料上傳至醫院內部網頁上。在各個臨床科室的內部開展業務培訓,培訓的內容涵蓋了醫院感染監測的各個方面,包括如何正確操作和使用醫院感染監測系統,與醫院感染監測相關的一些規范守則、技術指南、診斷標準等。開展醫務工作人員的職業暴露處理以及環境衛生學監測等各個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訓。參加培訓的人員不僅包括了醫院內所有的臨床醫務工作者,還應當包括醫技、后勤、行政和保潔等部門的人員。③在實際工作中加強與信息科和軟件開發公司的交流和溝通,將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系統和醫院內手術麻醉系統、HIS等系統實施有效的對接,并且根據實際應用中的各種問題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有效地改進監測質量,不斷優化和升級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系統。
1.1.3檢查 ①醫院的相關質量監管和控制部門。在實際操作中,醫院質量控制部門定期對醫院臨床各個科室以及各個行政部門進行全面深入的質量控制,將工作當中發現的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系統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反饋給工作人員。②醫院感染管理的相關專職人員。在實際操作中,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每天需要對醫院感染監測系統之中上報的病例進行細致的審核,對信息填寫是否完整和準確進行嚴格的審查,如果在審查過程中發現存在相關問題,則需要和相應科室進行有效信息溝通。排除實時監測中感染疑似程度較高的患者,跟信息科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有效溝通,將各個危險因素所占分值進行相應調整。根據信息系統的預警,進行現場檢查,督促指導感染控制工作。利用監測管理系統中的手衛生用品消耗管理模塊對手衛生用品使用量進行查看,能夠對手衛生的執行情況進行客觀反映,對各個科室的手衛生執行情況進行客觀評估。如果醫務工作人員發生職業暴露,則需要及時核實暴露人員的暴露信息,及時就診并對暴露者進行跟蹤隨訪。③各個科室感染監測兼職工作人員。每天對本科室的監測病例實施危險因素評估,及時跟感染管理科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交流溝通,如果發現問題,需及時整改。
1.1.4處理 總結和分析第三階段檢查的結果,通過院內網和醫院監測信息系統將綜合檢查結果發送給各個科室和部門,每個季度對各個科室的感染情況進行一次通報。對取得成績的科室或者部門提出書面表揚,對存在問題較為嚴重的科室或部門提出批評,使之與科室獎金掛鉤。
1.1.5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包括在醫院感染監測系統中引入“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模式以來,新鄉市中心醫院的感染率、漏報率、環境衛生監測指標(包括空氣監測合格率、病房物體表面監測合格率、無菌物品合格率、消毒劑合格率、滅菌器合格率)、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和職業暴露上報率。
1.2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進行數據分析,分析2011—2015年醫院感染監測情況,并且分析感染動態變化趨勢。
2.1感染率和漏報率醫院感染率和漏報率呈下降趨勢。見表1。

表1 醫院2011—2015年感染率和漏報率變化趨勢(%)
2.2環境衛生監測合格率空氣合格率、物表合格率、無菌物品合格率、消毒水合格率、滅菌器合格率均呈現上升趨勢。見表2。

表2 醫院2011—2015年環境衛生監測合格率變化趨勢(%)
2.3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和職業暴露上報率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和職業暴露上報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見表3。

表3 2011—2015年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和職業暴露上報率變化情況(%)
醫院感染的對象包括住院患者、醫院工作人員、門急診就診患者、探視者和患者家屬等。醫院感染的發生因素包括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4-5]。主觀因素包括: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認識不足;不能嚴格地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和消毒隔離制度;醫院規章制度不全,致使感染源傳播。客觀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醫療活動中侵入性操作引起的感染,如動靜脈插管、泌尿系插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吸入裝置、介入手術、監控儀器探頭等。在診治疾病的同時,容易將外界的微生物導入體內,損傷機體的防御屏障,導致菌群移位,使病原體容易侵入機體。②為治療需要,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大量使用或接受化療、放療后,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而成為易感者。③大量抗生素的開發和普及治療,使患者體內正常菌群失調,耐藥菌株增加。
根據我國現行的《醫院感染管理規范》中的規定和要求,對醫院感染監測管理質量進行綜合評估的指標應該包括醫院感染發病率、漏報率、空氣合格率、物表合格率、無菌物合格率、高壓鍋合格率等指標[6-7]。這些監測指標從人為和自然兩方面全面地反映了醫院感染監測的管理質量[8]。
除了監測系統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外,控制醫院感染還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如何正確使用監測系統。“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模式應用在醫院感染監測系統中,能夠使工作人員降低工作中犯錯誤的概率,不斷地從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并且制定解決措施的方案,能夠使醫院感染監測更加及時、高效[9]。
本研究結果顯示,新鄉市中心醫院2011—2015年醫院感染率和漏報率呈逐年降低的趨勢;醫院環境衛生監測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和職業暴露上報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說明“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能夠有效地提高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的工作效率,能夠提高醫院感染監測系統的準確性和管理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1] Singh S,Chakravarthy M,Rosenthal VD,et al.Surgical site infection rates in 6 cities of India: fin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Consortium (INICC)[J].Int Health,2015,7(5):354-359.
[2] Davoudi A R,Najafi N,Hoseini SM,et al.Frequency of bacterial agents isolated from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eaching hospitals of Mazandar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in 2012[J].Caspian J Intern Med,2014,5(4):227-231.
[3] 徐敏,聶紹發,劉愛萍,等.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前瞻性監測與預防[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3):24-25.
[4] Chusri S,Silpapojakul K,McNeil E,et al.Impact of antibiotic exposure on occurrence of nosocomial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fection: A case control study[J].J Infect Chemother,2015,21(2):90-95.
[5] 王芳云,張建風,廖夏蜀,等.感染監測在口腔門診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8):68-69.
[6] 劉治清,曾淑容,王丹,等.口腔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感染控制的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8):64-65.
[7] 陳翠敏,趙先柱,府偉靈.某大型綜合性醫院2006-2010年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監測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9):1789-1791.
[8] 張權義,楊土保,李素平.TOPSIS法與密切值法對湖南省某醫院醫院感染監測的綜合評價[J].實用預防醫學,2011,18(4):621-623.
[9] 趙麗香,徐凌忠,趙方,等.“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在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系統中的應用[J].預防醫學論壇,2014,20(2):157-159.
李紅梅,E-mail:memglingping@163.com。
R 19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24
20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