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松
(宜陽縣人民醫院 骨科 河南 洛陽 471600)
椎旁神經阻滯聯合整脊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
陳萬松
(宜陽縣人民醫院 骨科 河南 洛陽 471600)
目的探討椎旁神經阻滯(PVB)聯合整脊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LDH)的效果。方法選取宜陽縣人民醫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5例LDH患者,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38例)和對照組(37例)。給予對照組PVB治療,給予觀察組PVB+整脊手法治療,比較兩組療效和治療前后VAS評分及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2.11%)高于對照組(70.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VAS、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VB聯合整脊手法治療LDH效果顯著,可減輕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質量。
椎旁神經阻滯;整脊手法;腰椎間盤突出癥;生活質量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腰椎間盤髓核、纖維環或軟骨板病變引發的臨床常見病。近年來LDH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患病人群趨向年輕化,成為亟待解決的醫學問題[1]。椎旁神經阻滯(paravertebral bloek,PVB)是一種軀體麻醉法,可減輕LDH患者疼痛程度。研究表明,中醫牽引推拿有利于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疼痛,與現代按摩手法結合可提高臨床療效[2]。因此,本研究選取75例LDH患者分組探討PVB聯合整脊手法治療LDH的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宜陽縣人民醫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5例LDH患者,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38例)和對照組(37例)。對照組男18例,女19例;年齡30~58歲,平均(44.73±8.81)歲;病程2~7 a,平均(4.44±2.03)a。觀察組男18例,女20例;年齡31~57歲,平均(43.66±9.12)歲;病程1.5~6 a,平均(3.62±1.87)a。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經CT掃描發現腰椎間盤膨出、突出、椎間孔變小、神經根受壓;知情本研究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患者;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異常者;先天性腰椎畸形者。
1.3治療方法給予對照組PVB治療。患者側臥位使患側朝上,雙髖膝屈曲。于L4棘突旁開2.5 cm左右選穿刺點,消毒鋪巾,皮膚作皮丘,后將7號長針(10 cm)垂直于皮膚緩慢刺入,觸及橫突后于針桿距皮膚約2 cm處標記,右拇指、食指卡住此位,避免穿刺進入腹腔。后稍許退針,針尖傾斜30°左右,沿尾側方向滑過橫突,再進針1 cm左右,感覺到刺破橫突間韌帶與橫突間肌時落空感,連接注射器回抽,確認無血或腦脊液后固定穿刺針,緩慢注入2%利多卡因針5 ml,曲安奈德針20 mg,維生素B12注射液0.5 mg,0.9%氯化鈉溶液12 ml的混合液。注射后觀察30 min,以確認患者有無異常狀況出現。1周/次,1個月為1個療程。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整脊手法治療,患者俯臥位,術者按摩推拿腰背肌肉3 min,一助手扶其腋下,另一助手抬高其下肢使腰部后伸,術者快速以掌心按壓腰部3次。握其腳踝行對抗牽引,拋起抖動腰部3次。患者仰臥位,屈膝、屈髖按壓,后左右旋轉,分別拔伸彈腿3次。行屈膝屈髖按壓,屈髖位抬腿伸膝5次。囑患者側臥位,向反方向拉伸患者肩部、髂部5次,向反方向拉伸腳踝、腰部5次,1次/周,1個月為1個療程。
1.4觀察指標①治療后,對比兩組療效。顯效:疼痛消失,CT掃描腰椎間盤膨出明顯減小;有效:疼痛減輕,CT掃描腰椎間盤膨出有所減小;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②采用VAS量表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得分越高疼痛感越強;采取SF-36量表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總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2.1臨床療效治療1月后,觀察組顯效20例,有效15例,無效3例;對照組顯效18例,有效8例,無效11例。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2.11%(35/38)]高于對照組[70.27%(26/3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87,P<0.05)。
2.2VAS、SF-36評分治療前,兩組VAS、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VAS、SF-36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b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cP<0.05。
LDH誘發因素多樣,包括坐姿不正、負重、受寒受潮等,易反復發作,主要表現為腰部疼痛、下肢單側或雙側疼痛、麻木等癥狀,需采取有效方式減輕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質量,提高臨床療效[3]。
PVB于患者椎旁注射藥物,使藥液快速擴散到達病變位置,改善患處血液微循環,減輕充血腫脹程度,減輕神經壓迫,緩解疼痛麻木癥狀。王振濤等[4]研究指出,PVB治療LDH見效迅速,可于10 min左右大面積消退疼痛感,且創傷輕微,可于30 min內下地行走,恢復較快。傳統方法治療該病多使用單一牽引手法,忽略人體解剖結構,降低治療效果。整脊手法在傳統基礎上結合中醫推拿,是一套系統性較強、符合人體解剖學的按摩方式。《備急千金要方》中介紹壓膝抱頭肩牽引手法,《永類鈴方》介紹“兜頸坐嬰法”,《世醫得效方》亦講解懸吊過伸法,皆可與現代按摩方法相結合,通過分筋彈拔疏通督脈,使氣血暢通[5]。本研究給予患者整脊手法,通過按壓、旋轉、拔伸等手法疏通患處血脈,減輕神經壓迫,同時通過牽引纖維環、椎間隙等使髓核周圍產生壓力變化,有利于關節突復位,使關節恢復正常。亦可調節腰部神經通道,解除滑膜嵌頓減輕疼痛感。此外,該手法通過俯臥旋轉腰部、下肢,滑利關節,復位骨錯縫,減輕肌肉痙攣,解除神經壓迫。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PVB聯合整脊手法治療LDH,效果確切顯著,可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PVB聯合整脊手法治療LDH效果顯著,可降低疼痛感,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1] 張萌,商立民,王宏.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個體化治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5):1427-1430.
[2] 趙志恒,張仁倩,王劍歌,等.整脊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進展[J].天津中醫藥,2015,32(6):380-384.
[3] 陳永智,楊曉峰,孔力.肘部重力按摩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癥(緩解期)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3):824-825.
[4] 王振濤,韓玉龍,李彥平.椎旁神經阻滯復合臭氧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療效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5,14(12):1037-1039.
[5] 宋紅梅,謝娜,張坤木,等.整脊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5-7.
R 681.5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47
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