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占紅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區醫院 急診科 河南 洛陽 471000)
常規用藥聯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重癥哮喘并發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
師占紅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區醫院 急診科 河南 洛陽 471000)
目的探究常規用藥聯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重癥哮喘并發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區醫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重癥哮喘并發呼吸衰竭患者9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例。對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常規用藥基礎上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動脈血氣指標[二氧化碳分壓(PaCO2)、血氧分壓(PaO2)、血氧飽和度(SpO2)]及不良反應。結果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aCO2、PaO2和SpO2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常規用藥聯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重癥哮喘并發呼吸衰竭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動脈血氣分析指標,不良反應較少。
無創正壓通氣;重癥哮喘;呼吸衰竭
隨著環境惡化,重癥哮喘并發呼吸衰竭成為急診常見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臨床常規采用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硫酸鎂、β2腎上腺受體激動劑以及支氣管擴張藥物治療,但部分患者治療效果不佳[1]。本研究旨在探討常規用藥聯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重癥哮喘并發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區醫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重癥哮喘并發呼吸衰竭患者90例,均符合重癥哮喘并發呼吸衰竭診斷標準[2],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女18例,男27例,年齡26~41歲,平均(34.76±7.69)歲。觀察組女21例,男24例,年齡31~43歲,平均(37.45±6.2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 送診后立即給予吸氧、平喘、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β2腎上腺受體激動劑、支氣管擴張藥物等常規治療,并進行心電監護。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BIPAP呼吸機進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并根據患病情況選擇呼吸面罩,治療模式設置S/T模式,吸氣壓力(IPAP)調整為5~20 cm H2O,呼氣壓力(EPAP)調整為2~6 cm H2O,頻率18~20次/min,氧流量3~5 L/min。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參數,3 h/次,3次/d,并進行心電監護。兩組均治療2周。
1.3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顯效:治療后生命體征恢復平穩、肺部啰音消失、動脈血氣指標恢復、臨床癥狀消失、呼吸順暢;有效:生命體征平穩、肺部啰音明顯減少、動脈血氣指標明顯好轉、呼吸趨于正常;無效:癥狀未得到改善或加重。②統計治療前后兩組PaCO2、PaO2、SpO2水平。

2.1臨床療效觀察組顯效15例、有效24例、無效6例;對照組顯效12例、有效19例、無效14例。觀察組治療有效率(86.67%)高于對照組(68.8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14,P<0.05)。
2.2動脈血氣分析治療后觀察組PaCO2、PaO2和SpO2水平較對照組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P<0.05)。見表1。

表1 兩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b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cP<0.05。
2.3不良反應觀察組出現2例胸悶、1例心率失常、2例口舌干燥;對照組出現4例胸悶、3例心率失常、6例口舌干燥,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1.11%)低于對照組(28.8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44,P=0.035)。
哮喘是一種常見呼吸道疾病,近年來治療哮喘藥物品種多樣化,但哮喘及重癥哮喘導致呼吸衰竭患病率依然有不斷攀升趨勢。本研究采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重癥哮喘并發呼吸衰竭無需進行氣管插管,避免給患者增加不適感。吸氣時呼吸機隨著吸氣程度和頻率提供呼吸正壓以減輕氣道阻力、減少吸氣做功、降低氧耗,由此改善呼吸衰竭[3]。呼氣時呼吸機根據呼氣程度和頻率提供正壓以減少呼氣末正壓,防止氣道萎陷。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aCO2、PaO2和SpO2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常規用藥聯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重癥哮喘并發呼吸衰竭效果顯著,能顯著改善動脈血氣指標。本研究結果亦顯示,治療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常規用藥聯合無創正壓治療重癥哮喘并發呼吸衰竭能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綜上所述,常規用藥聯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重癥哮喘并發呼吸衰竭臨床效果顯著,能明顯改善動脈血氣指標,且安全性高。
[1] 何忠建,耿平.無創正壓通氣在急診治療重癥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4):81.
[2] 鄧桂勝,羅勇.無創正壓通氣聯合納洛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發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J].海軍醫學雜志,2016,37(1):30-31.
[3] 楊國華.無創正壓通氣用于急診治療重癥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4):95-96.
R 459.7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83
201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