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芮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 護理部 河南 鄭州 450052)
護理風險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張芮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 護理部 河南 鄭州 450052)
目的探究護理風險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收治的產婦50例,根據隨機數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25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接受護理風險管理,比較兩組應用效果。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產婦護理滿意度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產婦在服務質量、基礎護理、消毒隔離及病區管理等護理質量評分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婦產科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產婦的護理滿意度,使產婦接受更好的護理質量,有效預防風險事件發生,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護理風險管理;婦產科;應用效果
產婦在接受護理過程中均會發生不安全事件,影響治療效果[1]。護理風險包括護理事故、護理差錯、護理缺陷、護理意外等類型,風險管理則是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目的在于保障醫療安全,降低護理事故發生率,減少損失。為降低風險發生率,本研究選擇50例產婦,分組實施常規護理與護理風險管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在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產婦50例,根據隨機數表法將所有產婦分為兩組,每組25例。觀察組中年齡24~35歲,平均(28.75±3.24)歲;剖宮產12例,順產13例。對照組中年齡25~36歲,平均(28.97±3.45)歲。納入標準:產婦腎、臟、心等器官無嚴重疾?。划a婦及其家屬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接受護理風險管理,具體內容如下。①加強護理風險評估:由資深護士、護士長及護工成立一個風險管理小組,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對各種突發事件制定相應的護理緊急預案,組織小組成員定期對護理中潛在或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有效的識別,分析其原因及對產婦可造成的后果;日常護理過程中,通過與產婦聊天詢問其對護理工作意見,詳細記錄并將其納入績效考核。②定期對護理人員知識技能培訓,加強護理人員對知識技能的掌握,能夠熟練應對各種緊急事件的處理,定期開設講座,加強護理人員的法律知識,發放《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提高其風險意識,同時學會維護自身權益。③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對護理人員溝通交流能力進行培養,使其有良好的護理態度,耐心和產婦溝通,及時為其解決困難,用積極的語言鼓勵產婦。對其進行適當的健康知識教育,為產婦營造良好的休息環境,對其進行針對性護理,嚴格規范風險預案操作,遵循醫院規章制度。
1.3觀察指標向產婦發放鄭州市婦幼保健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產婦實施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其中滿意:>85分;相對滿意:65~85分;不滿意:<65分,共計100分,滿意率及相對滿意率之和為護理總滿意度。從服務質量、基礎護理、消毒隔離及病區管理等4個方面對兩組護理質量進行評估,每項總分30分,分數越高,護理質量越好。從意外事件及護理錯誤兩項對風險事件的發生率進行比較。

2.1風險事件發生率對照組發生意外事件5例,占20%,護理錯誤4例,占16%,總風險事件發生率為36%;觀察組發生意外事件1例,占8%,護理錯誤1例,占8%,總風險事件發生率為16%,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產婦護理滿意度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比較(n,%)
2.3護理質量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產婦在服務質量、基礎護理、消毒隔離及病區管理等護理質量評分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各項護理質量指標比較分)
護理風險管理是指對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和處理,增加醫護人員的應對能力,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2]。由于產科是對新生兒和產婦進行護理,其工作難度難于其他科室,因此在產科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具有較大意義[3]。
本研究結果表明,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可提高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分析原因在于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建立健全的管理機制,是加強風險管理的重要措施[4]。由護士長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對所有護士進行明確分工,使其明確自身的責任,主動實施風險管理措施,有效預防風險事件的發生。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加強其護理基礎,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流程和步驟,避免風險事件發生時出現常見的錯誤。對護理人員定期進行法律知識培訓,要求所有護理人員熟讀《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提高護理人員法律知識,對自身權益進行有效的維護,同時加強其對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意識,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效率[5]。改善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提高語言溝通技巧,是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的重要措施。與患者耐心的交流,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況,找到其根本原因并為其解決問題,用親切、積極的語言詢問產婦護理意見,詳細做好記錄,及時改正,贏取產婦的信任,向患者講解產后健康相關知識,提高產婦的護理配合度,減少護患糾紛事件的發生[6]。
綜上所述,在婦產科對產婦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產婦的護理滿意度,使產婦接受良好的護理質量,有效預防風險事件發生,減少護患糾紛事件的發生,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1] 劉敏.責任制護理小組管理模式在婦產科中的應用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2):385-385.
[2] 李翠,張俊偉,李秀.護理干預在預防婦產科產婦圍術期感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6):74-75.
[3] 賈承英,崔彥敏,張青.早期護理干預在胎膜早破新生兒黃疸治療中的應用及療效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7):2726-2728.
[4] 杭小紅,張麗華.強化住院期間綜合護理干預提高母乳喂養率[J].中國婦幼衛生,2017,8(1):62-64.
[5] 黃日花,黃雪梅,黃遠霞.循證護理在降低剖宮產術后硬膜外鎮痛泵脫管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臨床護理,2017,9(1):48-50.
[6] 簡偉麗.婦產科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對患者滿意度及護理風險事件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1):1548-1549.
R 473.7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97
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