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慶
(信陽市中心醫院 河南 信陽 464000)
優質護理干預對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高天慶
(信陽市中心醫院 河南 信陽 464000)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對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信陽市中心醫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13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9例。所有患者均遵照醫囑行抗病毒、抗炎保肝及抗纖維化等常規對癥治療,對照組患者進行臨床基礎護理、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等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干預6個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的ESCA與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ESCA與SF-36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質量。
肝硬化;優質護理干預;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質量
肝硬化是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進行性肝病,是由于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作用造成的彌漫性肝損傷,當后期患者的肝硬化達到一定程度,超出肝功能代償能力范圍,則會引發門靜脈高壓、肝功能衰竭,出現肝性腦病、消化道出血、繼發感染、腹水、肝功能亢進、癌變等嚴重并發癥,增加治療及護理難度[1]。由于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的病情會反復發作,遷延周期較長,且無特效治療方案,加之患者缺乏疾病知識水平,自我護理能力較低,易影響后期病情的轉歸[2]。本研究旨在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對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信陽市中心醫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13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9例。對照組中男48例,女21例;年齡42~79歲,平均(61.92±7.37)歲;Child-Pugh分級:B級49例,C級20例;病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55例,酒精性肝硬化9例,其他5例。觀察組中男47例,女22例;年齡43~79歲,平均(62.13±8.41)歲;Child-Pugh分級:B級48例,C級21例;病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52例,酒精性肝硬化11例,其他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Child-Pugh分級、病因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所有患者均遵照醫囑行抗病毒、抗炎保肝及抗纖維化等常規對癥治療,對照組患者進行臨床基礎護理、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等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認知行為:入院時,護理人員發放疾病知識手冊,詳細講解肝硬化發病機制、失代償期的病情遷延、治療護理方法、并發癥及防治措施等,提高患者疾病知識水平;根據患者飲食的個體差異及實際病情發展階段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和活動方案,發放肝硬化失代償期健康手冊,講解并指導藥物的正確用法和用量,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②并發癥防治:保持病房衛生、適宜的溫度及濕度,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出現異常時應第一時間采取處理措施,保證患者皮膚的干燥清潔和定時翻身,在護理過程中的檢查操作要嚴格遵守無菌原則。③心理護理:在護理和交流的過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情緒變化,根據患者心理特征進行有目的的心理疏導。④院外指導:建立患者的個人健康檔案,對其進行為期6個月,每月1次的電話隨訪,跟蹤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提醒定期返院復查。
1.3評價指標在干預前及干預后6個月患者到院復查時,分別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量量表(ESCA)和簡明健康調查表(SF-36)評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質量[3],ESCA總分172分,SF-36評分包括8個項目,單項評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強、生活質量越好。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ESCA與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ESCA與SF-36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ESCA、SF-36評分比較分)
肝硬化具有病程長、病情復雜,失代償期臨床癥狀嚴重等特點,且該病缺乏臨床治療特效藥物,患者不科學的服藥、飲食、生活以及風險規避意識不足均會影響疾病的發展及預后,因此,提高患者的日常自我管理能力是及其重要的[4]。
優質護理的目的在于通過認知干預和行為干預,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疾病知識與護理技能專業支持,旨在提高患者疾病認知水平,幫助患者增強危險因素的防御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識能力,促進其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從而促進病情轉歸,提高生活質量[5-6]。本研究對138例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進行分組護理,為對照組提供常規護理,為觀察組提供優質護理干預,在干預的過程中把如何提高患者的風險規避及自我護理的意識及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通過系統的肝硬化失代償期疾病知識健康教育以及風險規避方法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和自我防范具體方向內容,在治療期間嚴格把控每項操作及流程的安全性及科學性,最大程度降低治療風險,并在出院后對患者的危險因素預防及健康行為進行調查指導,幫助患者進一步提高預后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患者的ESCA與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ESCA與SF-36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提示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病情的轉歸,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1] 張行芬,鄧勤智,周文紅,等.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三年療效和安全性觀察[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7,10(2):119-124.
[2] 翟永貞,岳陽陽,丁德平,等.血清前白蛋白聯合終末期肝病模型評分評估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預后的臨床價值[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7,25(7):533-535.
[3] 林棟羚,董輝,楊丹,等.優質護理對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心理狀況、自護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北川醫學院學報,2016,31(6):910-913.
[4] 周敏,李佳昕,張銘光.認知-心理-社會支持護理干預對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狀況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0):48-50.
[5] 王晶,安麗.優質護理對改善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3):350-352.
[6] 古延麗.路徑式健康教育結合心理護理在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z1):37-39.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108
2017-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