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商丘市立醫院 河南 商丘 476100)
全面護理干預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醫行為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劉靜
(商丘市立醫院 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觀察分析全面護理干預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醫行為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商丘市立醫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按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全面護理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遵醫行為評分(包括遵醫囑服藥、良好生活行為、健身習慣和自我監測病情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遵醫囑服藥、良好生活行為、健身習慣和自我監測病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93.33%比7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面護理干預應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增強其遵醫意識,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全面護理;乙型肝炎;肝硬化;遵醫行為;護理滿意度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疾病初期多無明顯特異性表現,隨著病情惡化,出現肝功能損害,并慢慢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疾病晚期可出現多種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2]。 臨床治療該病主要通過藥物治療、飲食調節、控制并發癥、基礎護理等延緩疾病進展,降低死亡率[3]。全面護理干預是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全方面、多維度進行護理干預,注重培養患者遵醫意識,提高其依從性,對臨床治療效果有積極影響[4]。本研究旨在觀察分析全面護理干預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醫行為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商丘市立醫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按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2~71歲,平均(53.56±6.17)歲。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5~69歲,平均(52.43±5.7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商丘市立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督促患者遵醫囑服藥,關注其并發癥情況,進行疾病知識宣教,提前告知肝硬化患者病情發展過程,做好出院宣教工作。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全面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耐心與患者溝通,提供專業化服務,重視其不良情緒并進行針對性干預,鼓勵患者積極參與治療。②聯合家屬開展護理:及時告知病情,說明藥理作用,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做好住院期間安全工作,保證其休息時間,及時更換床單,保持身體清潔,做好早晚護理工作,囑咐家屬肝硬化患者的飲食原則等注意事項,協助患者取舒適臥位,注意夜間巡視,降低患者墜床風險。③嚴密監測:每天記錄患者尿量變化,遵醫囑檢查大便標本,警惕消化道出血,及時觀察患者病情,監測生命體征,查看皮膚是否存在出血點。④出院指導:囑患者保持良好作息,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等,積極做好隨訪工作,通過家訪、電話、互聯網等平臺進行交流,詢問患者服藥遵從性,并及時做好健康指導。
1.3評價指標記錄兩組患者的遵醫行為評分和護理滿意度。遵醫行為評分: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遵醫行為越好。其中包括遵醫囑服藥、良好生活行為、健身習慣和自我監測病情。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十分制,<6分為不滿意,6~8分為滿意,>8分為非常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遵醫行為評分觀察組患者遵醫囑服藥、良好生活行為、健身習慣和自我監測病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遵醫行為評分比較分)
2.2護理滿意度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高傳染性疾病,發病率逐年遞增,病死率高[5]。針對該病,臨床提倡積極藥物治療,控制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對該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日常飲食習慣差、經濟壓力和心理負擔重、對治療效果期望值較低等致使遵醫意識不強、影響疾病的有效治療[6]。乙型肝炎肝硬化是一種病情反復發作、治療時間長、治療后病情不可逆轉的長期持續性疾病,臨床護理應提高患者對疾病和病情發展的認識,增強其遵醫行為,輔助臨床有效治療[7]。全面護理干預是對優質護理理念的創新,其本質是健康管理和人性化服務管理,對臨床治療有良性影響。采用全面護理干預要針對患者本身采取心理服務,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細節,做好家屬溝通工作,以及出院后的定期隨訪工作,增強醫患間的信任感,加強患者遵醫意識和滿意度,提高其自身護理意識,改善治療效果[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遵醫囑服藥、良好生活行為、健身習慣和自我監測病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該結果表明全面護理干預應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緩和醫患關系、加強患者遵醫行為,臨床應用價值高。
綜上所述,全面護理干預應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增強其遵醫意識,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徐春霞,鄭文莉,李媛媛,等.綜合性優質護理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25):4913-4915,4925.
[2] 許萌.住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發生抑郁的危險因素及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4):715-717.
[3] 王喜霞.循證護理模式對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術后康復及并發癥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7):1321-1322.
[4] 陳彩琴,楊倚天.微生態制劑對預防肝硬化自發性腹膜炎再發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5,27(4):440-442.
[5] 安世慧,李能云,耿進,等.個性化護理應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7,23(9):147-148.
[6] 王瀅,夏旭,任思穎,等.基于微信平臺延續性護理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15):1139-1142.
[7] 包曉春,張麗華,錢湘云,等.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抑郁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8):722-725.
[8] 賈偉娜.延伸護理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醫行為及病情的影響[J].臨床研究,2016,24(9):109-110.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116
2017-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