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
摘要:高等教育源源不斷地向社會各界輸送高素質人才,使國家獲得全面發展的強勁動力。但目前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很多學生都沒有成功掌握必備的專業知識與就業技能,弱化大學生整體競爭力,影響著高校的校風與名譽等,把畢業即失業變成社會問題。因此,高校教師必須有效指導大學生就業。
關鍵詞:高校教師;大學生;就業指導
在興趣愛好、個人秉性、專業素養以及行業發展前景等因素的影響下,大學生的就業現狀并不樂觀。不管大學生是選擇就業還是創業,就業指導都有顯著作用,高校教師給予大學生有效的就業指導,能幫助大學生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與就業政策,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進行就業定位。下面就基于高校教師指導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性,探討幾點有效的做法,促使教師提高就業指導水平,讓大學生就業。
1高校教師指導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性
就業可謂民生之本,目前很多高校都把畢業生的就業率和招生數量以及年終考核等掛鉤,畢業生就業好壞不僅對高校的生存的發展有直接影響,還和每一名教師的利益息息相關[1]。所以有效指導大學生就業既是高校教師的歷史責任,也是教師應盡的義務。尤其是教師身處高校學生工作的第一線,大多直接承擔著指導學生就業的職責,所以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為他們提供有效的就業指導,幫助他們正確樹立就業觀念,這是高校教師的重要任務。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在做好教學工作、完成科研任務的同時關注大學生的就業指導,為學生的成才與順利就業貢獻巨大的力量。
2高校教師有效指導大學生就業的策略建議
2.1科學布局不同階段指導工作重點
大學生所處學習階段不同,對于就業指導的要求也不同,需要教師對不同學年的就業指導工作重點做出科學的布局。
一是在入學階段,這是大學生從高中進入大學是轉變階段,是思想與學習等狀態變化最快、受外界影響最大的階段,需要教師在該階段落實新生教育工作。如加強對新生的思想教育、校風教育,促使學生積極轉變學習理念,樹立良好學習態度,做好職業規劃。
二是在一年級階段,教師應將學生指導工作的重點放在學習和紀律上,填補緊張學習與父母管教的空缺,指導學生慢慢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如很多新生熱衷于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包括體育比賽、各種晚會、運動會以及歌詠比賽等,這容易讓學生產生在大學可以多活動、少學習的錯誤認識,且活動浪費很多時間,學生難以穩定學習心態,忽視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極易使學生在進入二三年級后迷失方向,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嘗試把活動重心轉移到二三年級。
三是高年級階段,大學生在一年級接受磨練,基本適應大學生活,課程壓力也比一年級小,此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學習工作。如教師要指導大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專業的學術講座,激發出他們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興趣、動力;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參加科研活動,為今后讀研或就業奠定堅實基礎;根據本專業學生的考研與就業情況,邀請專家教授為學生做報告,講解本專業的發展方向和考研的前景,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知識,向更高層次奮斗,提高綜合能力與競爭水平。
四是畢業階段,教師要針對畢業班學生的就業或讀研等情況,采取不同的工作模式。如對于選擇直接就業的學生,教師要重點指導他們提升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滿足崗位工作要求;對于準備讀研的學生,教師可提前培養他們的專業知識、學術素養,讓他們盡早進入科研狀態,銜接好本科階段和研究生階段。
2.2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實踐性
注重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實踐過程是確保就業指導工作質量、提高大學生就業率的重要環節。理論知識始終要與客觀實踐高度結合,在指導大學生就業的工作中,教師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思想教育影響大學生就業。大學生因缺乏實踐活動,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氛圍低沉。如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的工作模式導致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群體之間等缺乏互動、反饋,教師不清楚學生的真實狀況,無法根據實際需求開展就業指導工作,學生也只能停留在被動層面,急需改進。
如一方面,高校教師要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對大學生開展就業教育指導工作,因為開展實踐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的支持,教師必須全面考慮學校客觀情況,爭取學校對就業指導工作的經費支持、資源支持。另一方面,教師應組織大學生們大膽走出校門,深入社會的方方面面,到工廠、農村或機關單位里進行考察、學習,增廣見聞。只有指導學生接觸真實的社會形態,才能讓學生逐漸將專業理論知識融會貫通,體驗各種各樣的生活面貌,正確樹立起價值觀、人生觀與擇業觀[2]。教師平時還要注意收集、整理一些優秀畢業生的勵志故事,或邀請從學校畢業的社會精英現身說法,通過榜樣示范培養大學生形成自我教育意識,從而提高對就業的認識,提高競爭力。
2.3就業指導工作必須適應時代發展
隨著當今時代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更新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日益普及,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新興媒體沖擊著傳統媒體,給高校教師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帶來新發展,教師務必要改進就業指導工作,適應時代發展。如教師要利用互聯網+思維更新就業指導理念,因為網絡和智能手機已經是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深刻影響著學生的學習、人際交往等。面對大學生生活方式的改變,高校教師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摒棄過去生硬的說教指導思維,培養自己的數據素養,挖掘學生信息,掌握學生關注點,清楚學生的就業意向、就業動態。
教師還要升級就業指導要求,學會利用便利的互聯網,基于學校的網絡平臺促進各個工作系統之間的協同,實現學生就業畢業事務一站式辦理[3]。如在畢業季,教師要以讓學生獲得便利為宗旨,利用好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為大學生們提供自主的、移動的離校手續一站式辦理平臺,將各個辦理離校手續的部門串聯起來,改變過去學生辦離校手續還要在校園里跑上跑下、來回穿梭于各個部門的情況,指導學生在網絡上提交離校手續,再到一站式服務的現場快速辦理離校手續,避免學生來回不停奔波。對于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高校教師還應及時改變整合信息資源的方式,構建畢業生就業與工作的數據庫平臺,實時了解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同時通過微信就業服務平臺及時向畢業生推送各企業的招聘信息,增強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如教師應利用大數據充分挖掘畢業生的個性特征以及他們對工作的需求,為他們推動個性化的就業信息,提高畢業生簡歷和用人單位信息之間的匹配度,保證畢業生就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師尤其要重視詳細登記畢業生們的就業意向,通過微信公眾號推動個性化的就業信息,或利用微信、微博等新興媒介及時發布畢業生相關就業信息,拓寬他們就業的渠道,優化大學生就業指導。
3結語
大學生就業順利與否、充分與否,這對學生個人、家庭甚至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都至關重要,涉及人民與國家的根本利益。在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形勢下,高校教師要充分發揮出自己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本著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堅持探索、不懈努力,全心全意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讓他們順利就業、充分就業,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實現社會價值,從而穩健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
參考文獻:
[1]巫曉霞.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探討[J].中國培訓,2016(06):123.
[2]鞠娟.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6(34):191-192.
[3]薛泉祥.移動互聯時代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5(33):74-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