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生·麥吾蘭
摘 要:近年來,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如果要用幾個詞來形容一下這些年的話,那就肯定是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由此可見信息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不僅僅是一些與計算機互聯網相關的領域可以推行信息化,圖書管理也可以推動信息化。本文就對互聯網時代的圖書管理信息化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以求給管理人員的管理帶來一定的啟發,給專家學者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圖書管理;信息化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行終身學習的概念。終身學習對一個人的人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讀書是實現終身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近年來,我國圖書館建設落后所造成的影響已經漸漸凸顯出來,嚴重制約了終身學習理念的貫徹落實。也給教育的發展拖了后腿。現在這個時代是信息的時代,借助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龐大的信息資源可以輕松的借助互聯網實現共享。在這種大背景下,傳統的圖書館由于其自身的不便性,也受到了巨大的排擠。圖書管理的信息化改革迫在眉睫。
一、什么是圖書管理信息化
圖書管理信息化有下面這些特征:①使用數字信息技術來儲存圖書信息;②借助于互聯網平臺來實現圖書信息的共享與傳輸;③使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來代替人進行圖書管理。簡單來說,就是信息儲存數字化、圖書管理信息化、資源共享網絡化。詳細來說,圖書管理信息化與傳統圖書管理的不同主要有下面幾點不同。
1.在圖書管理的過程中大量運用信息技術
圖書管理信息化與傳統圖書管理最大的不同就是運用了大量的信息技術,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圖書管理模式,近年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給了圖書管理信息化更多的內涵,圖書管理信息化就是將圖書管理與信息技術兩者有機結合起來,使得圖書管理的功能更加的強大,服務質量更加的優質,服務效率更加的迅速。近年來,圖書管理信息化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其他的一些國家,圖書管理信息化發展非常迅猛,在圖書管理中使用信息技術也必將成為圖書館發展的一種趨勢,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和服務理念也一定會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而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2.增加了對信息資源的利用
圖書管理信息化的發展是十分的復雜和曲折的。在開始階段,圖書管理信息化主要表現在技術層面。后來人們,光是從技術層面進行改革,并不能去除傳統圖書館的種種弊端,不能很好的將信息技術的優點發揚出來,隨之而來就產生了由信息資源所構成的數字圖書館。最后又發現單純使用信息資源的信息圖書館,也不能很好的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隨后就產生了將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兩者結合起來的新型圖書館。人們對信息技術在圖書管理中的使用理念也伴隨著這個變化過程而發生著劇烈的變化,這體現了人們對圖書管理信息化的科學探索。數字圖書館雖然有他獨特的優勢,但是脫離了實體的數字化圖書館也會產生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將數字圖書館與傳統的圖書館結合起來,可以彌補兩者各自的缺點,放大它們的優點,是圖書管理信息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3.圖書管理信息化是一種全新的圖書管理觀念
圖書管理信息化完成了圖書管理的數字化、網絡化、虛擬化。完善了圖書管理的服務設施。提高了圖書管理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改變了傳統圖書館對圖書資源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漸漸從傳統的封閉式的圖書管理向現代的開放式的圖書管理進行轉變。讓讀者可以在閱讀的時候享受到信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福利,輕松的依靠互聯網來進行圖書閱讀。不同區域的圖書資源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信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由此可見,圖書管理的信息化對提升我國的圖書管理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圖書管理信息化的優勢
1.使得圖書管理更加的高效
近年來信息技術發展非常的迅速,從電商、線上交友平臺等可以看出,現在人們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在漸漸的線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圖書管理模式已經與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不能在當今的情境下很好的完成圖書管理的任務。在圖書管理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讓讀者通過互聯網訪問圖書館,足不出戶就可以讀到自己想讀的書籍,查閱到自己想找的資料。除此之外,在圖書管理中使用信息技術,還可以讓擴充原有的圖書館的館藏信息庫,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建設一個比以前信息容量更大的信息庫,極大的增加館藏容量。能夠同時提供信息查找、館藏書籍檢索、資源分享、個性推薦等多樣化的服務。在圖書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技術,可以讓圖書館脫離紙質文獻的枷鎖,實現大面積的文獻共享。在圖書管理中使用信息技術,還可以方便管理者統計讀者的個人喜好,閱讀傾向等,以便向各種不同層次的讀者提供個性化的圖書推薦,提高圖書管理的效率和服務質量。
2.增加館藏容量,簡化借閱流程
現代信息圖書館中含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借助于互聯網平臺的快捷,各個地區的圖書館可以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充實自己的庫藏容量。傳統的圖書館提供大量的紙質書籍文獻。但是由于紙質非常容易受到破壞,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來進行館藏資源的保養。隨著時間的推移,館藏質量會不斷下降,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而信息資源可以進行隨時的調用查看,而且不需要工作人員進行長時間的包養。可以大大減少圖書館的運營維護成本。在圖書管理中使用信息資源破除了物理空間的限制,將圖書館的館藏從線下的書架轉移到了近乎于無限大的互聯網平臺中。借助于互聯網平臺,讀者可以隨時隨地連接互聯網來享受到圖書館的服務,真正使圖書館能夠成為了一個無處不在的服務者。讀者訪問圖書館不再受到空間時間的限制,十分的方便。不同的圖書館之間還可以借助于互聯網進行館藏文獻的共享,實現信息資源的貢獻,也讓讀者可以查詢到更多的文獻信息。
三、我國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
圖書管理信息化在國外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在國內也有了不錯的發展。目前非常多的高校圖書館已經開始施行信息化管理。我國在進行圖書管理信息化的建設時,大部分是借助于教育網來實現的,向師生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內容,方便了他們的閱讀。但是就目前來說,仍然存在一些不小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
1.圖書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在進行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時候,需要圖書館的管理人員進行數據庫的管理、信息檢索的操作,這就需要圖書管理人員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知識。當前我國很多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年齡普遍偏大,絕大部分都是從別的崗位上退下來擔任圖書管理員,基本不具備業務能力或者業務能力極差,根本不能滿足圖書管理信息化對管理員提出的能力要求。而且我國當前圖書管理人員的老齡化非常的嚴重,圖書管理的效率非常低。
2.管理人員的圖書管理意識嚴重滯后
目前我國很多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對于圖書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覺得圖書管理是一項誰都能做的工作,因而缺乏了對圖書管理知識的學習,造成圖書管理的理念嚴重的滯后,根本不能理解圖書管理信息化的含義,導致我國很多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程度非常低。很多高校也忽視了對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與國外的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相比制度非常的落后,嚴重的制約了圖書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3.信息資源的共享難度很大
信息化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最大的區別就是對信息資源的使用。可以說,信息資源是信息化圖書館的靈魂,但是反觀目前我國文獻信息化的狀況則十分的令人堪憂。由于現在的技術還不是十分的發達,傳統的紙質資料轉化為電子信息資料的過程十分的漫長,還需要非常大的一段時間才能夠完成這一轉化過程。除此之外,我國不同地域的圖書館所使用的電子管理渠道也不盡相同,這就給圖書資源的共享帶來了巨大的困難。這樣以來,信息化圖書管理的信息共享這一優勢也無法發揮出來。
4.讀者獲取信息的能力比較差
想要完成圖書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單單依靠圖書管理人員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讀者的配合。讀者需要切切實實的使用這些新的技術、新的管理模式、新的運營模式,圖書管理信息化才能成功。我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受到讀者文化程度的影響很大,如果讀者不會使用互聯網技術來進行借閱,信息化建設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由此可見,讀者獲取信息的能力與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程度的不匹配也是影響我國圖書館信息建設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四、推進圖書管理信息化的方法
想要繼續推進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可以通過下面這些方法來實現:
1.開發新型的圖書管理系統
當前,我國不同區域的圖書館之間的資源共享和資源交流非常的困難,這主要是由于圖書管理系統眾多,每一個都有每一個的特點,不同的管理系統之間不能進行資源共享。所以,開發出科學合理,使用廣泛的圖書管理系統是解決圖書館之間資源共享問題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真正實現圖書資源共享仍然有非常長的路要走,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那么圖書管理人員就應該開發出一套適合當地特色的圖書管理系統,將讀者——圖書館——出版商三者聯系起來,出版商能夠了解讀者的需求,多多出版一些讀者閱讀需求高的書籍,讀者也能及時的了解出版商的出版信息,及時的查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信息。
2.更新圖書管理制度
良好的圖書管理制度是做好圖書管理信息化的基礎。只有確定了一套科學的、完善的、合理的管理制度,才可以讓圖書管理者在進行管理工作時有跡可循,有法可依。制度的缺失會給圖書管理工作帶來非常大的困難。比如傳統圖書館中經常發生的圖書丟失、圖書損壞等現象。在開展圖書管理信息化之后,雖然圖書損壞的問題基本已不再發生,但是會有其他的問題產生。圖書管理人員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時候,可以參考銀行或者網絡支付平臺的信用認證制度,對每一名讀者進行信用認證。如果發生借閱不還或者書籍損壞的現象,可以進行信用扣分,信用記錄等方式,在以后進行借閱的時候,圖書管理人員可以拒絕向信用較差的讀者提供服務,或者是對他們能夠借閱的書籍進行限制。制定這些嚴格的管理規范,目的不是為了對讀者進行懲罰,而是要養成讀者的良好借閱習慣。長期下去,就可以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圖書借閱風氣,減少不良借閱習慣的發生。
3.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
圖書管理的信息化也意味著圖書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信息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就意味著要增加對互聯網信息設備的使用。管理人員要使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搭建網上的服務平臺,隨時隨地的滿足讀者的借閱需求和查詢需求。同時,圖書館管理人員還可以通過互聯網信息平臺實現與讀者之間的溝通交流,讓管理人員能夠更好的了解讀者的需求,讀者也可以更快更便捷的了解到圖書館推出的種種活動,享受圖書管理信息化帶來的紅利。
4.加強對圖書管理人員的知識技能培訓
想要實現圖書管理信息化,首先就要讓管理人員“信息化”。要徹底的轉變圖書管理人員心中的傳統圖書管理理念。要讓他們知道圖書管理信息化的真正含義,從而在實際工作中踐行信息化。同時,對于一些本身管理素質較差,缺乏圖書管理知識技能的管理者,要加強對知識的學習。還要組織統一的集合培訓,增加他們的專業知識技巧。提高他們對計算機的運用能力,讓他們可以利用計算機來幫助自己完成工作。除了管理知識培訓之外,管理部門還要組織管理人員進行知識學習,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以便在讀者來訪時向讀者提供準確的、有價值的建議,幫助他們挑選對自己有用的書籍。
五、結語
圖書管理信息化是時代的需要,也是人們的需要。當前我國的圖書館建設嚴重滯后,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信息化改革是刻不容緩的。圖書館在進行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時候,應該依據自己的特色進行開展,絕對不能忽略了自身的特性盲目開展。開展信息化建設也不是面子工作,而是要切切實實的為讀者的借閱服務提供便利,只要始終為讀者著想,我國的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就一定可以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管怡瑾.論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媒資管理[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5(7):81-83.
[2]毛元青,劉梅玲.“互聯網+”時代的管理會計信息化探討——第十四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學術年會主要觀點綜述[J].會計研究,2015(11):90-92.
[3]李卓.把握“互聯網+”時代脈搏共啟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新篇章——“管理會計之中國實踐?走進信息化行業”研討會召開[J].財務與會計,2015(15):76-77.
[4]楊思瞳,羅麗娜.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體育場館資源的信息化分類與編碼[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27(6):569-571.
[5]經淵,陳雅.“互聯網+”時代的圖書采訪——一場自救的變革[J].現代情報,2016,36(10):113-117.
[6]李軍.用媒體信息平臺思路建設現代圖書館[J].新聞戰線,2015(5):189-190.
[7]王珂,王剛.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危機管理系統的模型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16,39(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