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福蘭
摘 要:近年來,教育體制改革正不斷提上日程,很多院校都積極響應教育體制改革政策,尤其是一些高職院校,更是加強對其的重視程度。由于在高職院校應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各有不同,學習水平與其他一些高校學生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從而使得學生們對應用數學課程的重視程度逐漸下降。因此,針對這樣的情況,高職院校的老師們應該對應用數學課程加以更新與變革,讓學生能夠盡快的投入到學習中。本文就高職院校應用數學教學改革進行了簡單的論述,并提出了一些個人觀點,希望能對高職院校應用數學課程的順利開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職院校;數學;改革;探析
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源范圍廣,有的學生屬于高考注冊生,有的學生屬于高考統招生,還有的學生屬于中職對口招生,所以這些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態度各不相同,特別是在數學課程這種需要較強邏輯能力的課程上,更能明顯的體現出來。這種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嚴重影響學生們的數學成績,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數學課程的進度和老師的教學質量。因此,加強對高職院校應用數學的教學改革,成為了老師們必須要考慮的事情。而如何通過改革來提升學生們的數學成績,也成為了各高職院校老師們要面對的問題。
1 高職院校應用數學教學的現狀
1.1 應用數學教學在學生方面
首先,高職院校的學生數學基礎良莠不齊,有的學生,在中學時代因學習數學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數學基礎差,以致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排斥心理,更甚至厭惡數學課程,覺得數學枯燥難學,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沒有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而有的原本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由于沒有分層區別,缺少必要的引導,從而導致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積極性的惡性循環。其次,很多學生對學習數學的重視度不夠。許多學生只是把數學課程當做一門可有可無的公共基礎課,主觀上缺乏對數學課程的重視,認為只要考試過關,拿到相應的學分就可以了,學習沒有主動性。其三,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待更正加強。對于數學鏈條式的知識結構學習,更需要積極克服困難的毅力來堅持學習,所以在懶散的學習習慣下數學的學習就會顯得困難重重。
1.2 應用數學教學在教師方面
首先,教師“注入式”的教學理念需要改變。有些數學老師多年養成的保守思想制約了先進教學理念的執行,缺乏對教材內容重組、改造、拓展的能力與意識。例如有的老師認為“尊師重教歷來古訓,教師尊嚴是必須得到保障的,不容學生挑戰”“課堂是教師一言堂”“教學實質上是教師對學生的控制”等保守、落后的教育教學觀念是造成數學教師剛性執行教學方案、壓抑學生、制約課堂生成效果最重要的原因。其次,教師教學設計存在問題。有些教師沒有明確高職教育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打造出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普遍注重數學的系統性、邏輯性,過分依賴教科書,照搬書上的例題,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及專業要求,多以局部設計為主,缺少整體視角,因此往往“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1.3 應用數學教學在其他方面
高職應用數學現狀也存在一些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高職應用數學課程課時安排不足。由于對高職數學的重要地位認識不足,對于學時的安排并不能使數學課程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得到足夠保障,為了在有限的課時里完成教學量,雖然簡單化了教材內容,但是每個模塊的連貫性也被破壞與隔離,破壞了數學課程的邏輯連貫。有的學校使用的教材完全是本科段的簡化版,與專業課相脫離,使學生體會不到數學的博大精深與無窮的實用奧秘,也影響了高職應用數學在高職教育中功能的發揮。還存在有的學校數學教師人手缺乏,一個老師跨專業教授多個專業學生的課程,也會造成老師統一教學而缺乏針對性的現象。
2 高職院校應用數學教學改革措施
2.1 注重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
因為數學課程需要進行大量公式的推算和習題的講解,所以很多高職院校數學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會占用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進行講解,而這種授課方式會存在一些影響學生學習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會逐漸習慣這種上課方式,以老師的講解為主,而自我思考能力方面的重視程度會逐漸下降。二是,大部分的時間由老師占據,學生們進行習題研究的時間就會縮減,所以學生對習題和相關公式的理解程度就會降低,從而影響學生有效的吸收數學知識。
所以,為了能有效提升數學課堂的質量,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數學教師應該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而老師在課堂中則要多多扮演組織者和引導者,不要占用太多的時間進行無味的講解。另外,老師還要不斷挖掘學生們自我思考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對存在的問題有所判斷和分析,選擇妥善的方法進行知識的整理,這樣學生的數學成績才能有所提高,應用數學課堂質量也能有所提升。
2.2 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
除了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們還要提高對自己的要求。為了能更有效的適應教學體制的改革,老師們要在平時多加學習數學知識,與其他數學教師進行教學經驗交流。另外,高職院校還要經常組織一些培訓課程,讓數學教師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水平。這樣老師們才能更有信心的投入到應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如此,要想將課堂的四十五分鐘發揮出最大的價值,數學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因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只有了解一個班級的學風和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讓學生更快的融入課堂學習中。最后,老師還要深刻認識帶應用數學對學生日后發展的重要性,同時還要對高職數學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并在一定基礎上對常用的數學教學軟件有所了解,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可靠的教學服務。
2.3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是對于學習興趣的提高,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例如,對模具專業的學生可以用為什么可以用數學建模解決模具的大小問題,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給出用數學統計帳表的問題,對于經濟專業的學生可以給出計算最大利潤的問題等等,引起學生對數學的認同感,明確數學和實際聯系緊密,實效有用的認知,從而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動機就會被激發。
結束語
經過長時間的課程實踐與經驗積累,很多高職院校教師在進行應用數學課程講解的時候,都能根據課堂和學生們的需要,對教學方案和授課方式進行改革,并在原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增添了很多創新性的內容,以此來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但是一些高職院校數學教師仍然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很好的掌握應用數學教學的技巧,或是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課程講解。因此,這些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積累經驗,借鑒優秀教師的授課方式和技巧,對傳統老套的教學方案進行更新變革,這樣才能提升應用數學的課堂效率和質量,為學生們創造更優質的學習條件。
參考文獻
[1]司玉琴.淺析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改革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17(10).
[2]尹煜城.數學教學改革的困境及對策[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3(07).
[3]朱燕麟.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4(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