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凌霄 編輯/春 苗 設計/侯 宇 供稿/萌芽研究所


萌芽研究所BUD,香港大學媽媽創辦的母嬰原創自媒體(公眾號:myyjs_bud)。提倡科學育兒,關注0~6歲寶寶的中西文化教育、生活養育和同齡準媽媽備孕、孕期健康。
你家寶寶多大的時候開始喜歡照鏡子?想不想知道寶寶照鏡子的時候都想些什么呢?如何通過照鏡子和寶寶玩親子游戲呢?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哦!
很多細心的家長都會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寶寶從5個月左右大的時候,開始特別喜歡照鏡子,看到鏡子的時候都會特別地激動。當家長抱著寶寶站在鏡子前的時候,他都會非常開心,不僅手舞足蹈,還咿咿呀呀地發出開心的聲音!
你知道這個現象背后的意義嗎?現在很多早教中心都已經把這個現象發展為一個特定的親子游戲了,其背后的理論就是認為寶寶照鏡子是在認識自己,這是一種以感官體驗建立與周圍事物聯系的訓練方法。
What to expect網站上有一篇文章寫寶寶照鏡子的問題,說最能引起新生兒注意的東西,不是玩具,也不是幾何形狀,而是人臉。所以當他照鏡子的時候,就會被鏡子里的自己吸引。當然,一開始他對于人臉是不挑剔的,也不能分辨出鏡子里的人臉就是自己。但是隨著寶寶逐漸地成長,整個照鏡子的過程就成了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教授雷靂之前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講過一個心理學的試驗,說“嬰兒熟睡時,在他們鼻子上抹上胭脂,醒來后讓他們照鏡子,結果發現,15個月左右的孩子會看著鏡子,摸自己抹了胭脂的鼻子。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孩子就能區分自己和他人了——因為他們知道那個紅點是自己鼻子上的”。
也就是說,從最開始的時候,寶寶的視線會隨著自己在鏡中的移動而移動;等寶寶再大些,他會伸手去觸摸對面鏡子中的人,看著鏡中的自己做出一些舉動和反應,也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寶寶激動的表現:咿咿呀呀的聲音,或者開心地笑起來。寶寶對鏡中人像的反應,實際上就是對他人、對周圍環境信任感和安全感的體現。
所以What to expect網站上《寶貝為何喜歡照鏡子》一文,更多地鼓勵父母利用在嬰兒較小的時候就喜歡照鏡子這一點,讓孩子開始自我發現之旅。據了解,一些早教中心的照鏡子游戲也是在寶寶0~6個月這個階段就開始的。
那么,我們在家里要怎么做這個游戲呢?有一個早教中心親子課堂發布的名為Mirror time的游戲可以供您參考,適合0~6歲的寶貝:
1、器材準備:軟墊子 1塊(最好大一些),圓鏡子 1塊(最好大一點的),小玩具多個(色彩艷麗一些)。
2、親子游戲:將軟墊子鋪在地上,把鏡子和小玩具也放在墊子上,然后讓寶寶舒服地趴在墊子上的鏡子前,此時寶寶會很自然地被漂亮的小玩具和鏡子里的自己的樣子吸引。在好奇心驅動下,寶寶往往會非常專注地盯著鏡子里自己的樣子看啊看,如果看累了,他會自己爬過去拿玩具玩,如此反復;如果寶寶還不會爬,也應堅持做這樣的小游戲,能夠促進寶寶爬行。
3、注意:家長一定要在旁邊觀察寶寶的反應,并且多用言語鼓勵寶寶看鏡子和拿玩具,還可以利用鏡子的反射和寶寶做鬼臉、對話。建議大家從寶寶2個月左右大的時候開始做這個親子游戲,每周安排至少2次這樣的訓練。玩具最好能經常換一換,增加寶寶的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