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清
摘要:預制語塊有助于產出流利、地道、得體、準確的語言,能有效改善語言石化現象。文章闡述了語言石化的定義和類型,分析了大學英語寫作語言石化的成因,并據此提出了預制語塊改善大學英語寫作語言石化的策略,以期有助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
關鍵詞:預制語塊 語言石化 大學英語寫作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3-0006-02
一、預制語塊和語言石化
預制語塊(Prefabricated Chunks )又稱詞塊。 Altenberg和Granger 發現大約70%的自然話語是由預制語塊構成。 Wray將詞塊定義為“一串預制的連貫或者不連貫的詞或其它意義單位,它以整體形式存儲在記憶中,使用時無需語法生成和分析,可直接整體提取使用”。Cowie(1998)認為,在語言習得中,學習者可以把預制語塊存儲在頭腦中。因此,在大學英語寫作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對預制語塊進行整體提取、選擇和組合。當不同的預制語塊組合串聯在一塊的時候,學生不僅產出了意義連貫的語篇,還能豐富語篇結構和表達方式。
然而,在大學英語寫作過程中,雖然大學生有著長達至少十年的英語學習經歷,且有關大學英語寫作的各類工具書能給學生提供各種建議,但學生寫作水平仍舊差強人意。許多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后,在文章題材選取、結構框架的把握上有很大改善,但文章依舊青澀拗口,還存留有許多漢語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表達模式,這說明學生的寫作語言仍舊沒有達到以英語為母語的熟練程度(proficiency), 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語言石化(fossilization)。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語言學家Selinker就提出了語言石化這一概念。他在《中介語》中指出,在二語習得的過程中,通常會出現語言石化的現象,因為學習者通常會保留母語的語言系統和語言規則在與目的語相關的中介語中,而且,這種現象不會隨著學習者年齡、性別的差異和生活經歷、受教育程度的變化而有所改觀。也就是說,二語習得者在習得的過程中,出現了語言水平停滯不前的現象,不管習得者怎么努力,他們的詞匯擴展、語法使用、語篇形成和推進等語言系統結構,都無法像本族語使用者那樣能不斷提升,達到熟練、地道地使用第二語言的目的。
?倓 二、語言石化的分類
從語言石化的性質來看,語言石化可分為永久性石化(permanent fossilization)以及暫時性石化(temporary fossilization)。在二語習得過程中,許多非專業習得者的語言石化現象是屬于暫時性石化。嚴格來說,這還只是屬于語言石化的前兆階段,因為這種語言石化現象還有不確定性,因此,也被稱為穩定化(stablization)。由此可見,處于這一階段的二語習得者,如果能有機會接觸真實、自然、優質的目的語語言環境,其語言水平可以達到新的較高層次,二語水平還有可能提高。
此外,根據語言石化主體的差異,語言石化也可分為群體石化(group fossilization)和個體石化(individual fossilization)。群體石化就是指方言英語,如印度英語的衍生過程。隨著科技和傳媒的發展,被石化后的語言具有了快速的傳播能力,且能被廣大社會階層接受、使用,具有了普遍性和正常性。個體石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錯誤石化(error fossilization)。所謂錯誤石化就是指反復出現同一類語言使用錯誤,即使這一類錯誤被糾正、清除過多次。 比如,在肯定句中,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變形的問題。(2)語言能力石化。就是指習得者在詞匯擴展、語法使用、語篇形成和推進等語言系統結構習得能力上的障礙。
三、大學英語寫作語言石化的成因
大學英語寫作中的語言石化現象產生的原因可以歸納為:
(一)語言遷移
語言遷移所導致的語言石化就是指母語在二語習得過程中的干擾。遷移分正遷移和負遷移。當母語的語言規則轉移成為目的語語言規則學習的干擾時便產生了語言負遷移。在大學英語寫作中的語言負遷移體現在詞語、表達方式和句子結構等方面。具體體現在詞語上出現拼寫、大小寫錯誤;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混淆;對詞義理解失誤等。在表達方式上出現謂語動詞與賓語、動詞與介詞的搭配錯誤, 或者出現語法正確但表達不地道的情況等;在句子結構上則體現為時態或語法成分顛倒等錯誤。如:“
My uncles house is larger than his uncles.”,這種中式英語雖然在語法上完全正確,說話者的意思也得以完整表達,但卻不是地道的英語。這類母語干擾在初學者中尤為常見。
(二)訓練遷移
訓練遷移一方面是指二語教師的某些不地道或不合適的二語運用和講授,使學習者對二語的語言點及語法規則理解不正確,且這些誤解產生于學習者的語言習慣形成時期,往往根深蒂固,影響力長久。比如,教師在寫作引導中,總是以We開始一段敘述,那么,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思維定式就是以We開啟一個段落。另一方面,語言材料,甚至有些教材的語言材料使用不當也可以產生訓練遷移。受此影響,學生的書面語言看起來不像本族語那么地道而像“外語”就不足為奇了。
(三)學習策略
在大學英語寫作過程中,不同的寫作策略也會導致語言石化現象的產生,這類語言石化現象最明顯的特征體現在句子結構上。這就是為什么語法學習要貫穿二語學習的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思維模式的不同,寫作時就反映在不同的語篇結構上。英語是直線式的語言,它要求有點有據,邏輯性很強。而中文是螺旋式的語言,不主張直接提出證明主題的論證。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學生雖然語法上沒有太多問題,但寫出來的東西卻始終不盡如人意的原因。中國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僅影響到英語寫作的句式結構,而且影響到句與句、觀點與觀點之間的銜接,體現為它們之間缺乏連貫,信息成跳躍式,缺乏邏輯關系,進而在寫作中會出現大量的簡單句和意義指代模糊的復合句。endprint
(四)交際策略
大學英語寫作中的交際策略要注意信息接受者的個體差異,這與口語中的交際策略一致,它們都受到語法和句法規則的制約。二語習得中,常用的交際策略有回避(avoidance)和替代(replacement)。在寫作中,用從句來代替單詞,用單個動詞來代替動詞詞組,用簡單句來代替復合句等是寫作中交際策略的表現。如果學生在寫作中經常使用這些策略,其學習動力就會減弱甚至衰退,單一的語言表達不會產生交際障礙,但卻使語言失去了多樣性,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語言就缺乏真實性和生動性,進而產生語言石化。
四、預制語塊改善大學英語寫作語言石化的策略
(一)強化預制語塊的輸入
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學生高質量語言輸出應基于充分的、高質量的語言輸入,只有這樣,才可以減少輸入語言的錯誤,提高中介語的質量,才能有利于目的語的使用。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導向上,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識別、學習、記憶語言材料中的預制語塊,比如常見的短語搭配、句型結構、段落銜接甚至慣用導語等,幫助學生建立起不再背誦記憶單個獨立單詞的學習習慣,而改為將預制語塊作為基本的記憶單位。同時,教師還應利用清晰明確的實例向學生闡述英漢語言使用時的思維差異,減少漢語母語對學生寫作思維負遷移的影響,及早使學生形成以英語為目的語的語言認知體系。因此,在寫作實踐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及時運用所掌握的預制語塊來表達自己的思維,來推動文章篇章結構的發展,這樣有利于學生養成本族語使用者的語言思維習慣和語言認知系統,有助于防范和改善語言的石化現象。
(二)實施交際法與結構法相融合的語塊教學模式
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交際法與結構法各有利弊。交際法的重點在于運用各種虛擬語言環境促使學生使用所習得的語言,以實現流利的語言輸出的效果,但其弊端在于錯誤率較高,而結構法與此相對,它強調語言使用時的準確性,強調語法規則在語言實踐中的規范作用,但又忽略了語言與具體語境的匹配程度,因此,雖然學生書面表達準確率得到了提升,但又產生了欠缺流利性和地道性的負面效果。而強調預制語塊的教學模式是將語法規則和語言應用結合起來,在寫作中不去過多地分析語法規則在實際語境的具體使用情況,而是從關注預制語塊的使用情況著手,在掌握預制語塊在具體語境中的適用性的同時,了解和掌握語法結構,這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既能自覺地將預制語塊內化成英語語言的知識體系,又能實現語法規則的正確使用,使學生的語言知識與技能體系準確化、條理化和系統化,從而提高寫作語言的流利性和準確性,
(三)重視預制語塊的內化與運用,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寫作障礙
總體來說,大學生英語寫作障礙包含知識障礙和情緒障礙。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有策略地識別和記憶預制語塊,強調預制語塊的積累和應用,在實際寫作中掌握預制語塊的各種結構,從而減少母語負遷移的影響,使預制語塊內化過程的速度高于語言石化形成的速度,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學生克服寫作過程中語言知識的障礙。另一方面,教師應意識到,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寫作是一系列語言獲得和加工的過程,這一過程會涉及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因此,大學英語寫作教學要將學生情緒管理納入英語語言知識的構建中來。教師應多做正面積極的提示和輔導,在學生出現語言錯誤的時候,給出正確示范,不要過多地解構錯誤用法,否則將會適得其反,因為反復指出和糾正錯誤用法實際是在強化這種錯誤,會促使錯誤石化的出現,進而產生寫作焦慮的情緒,形成抵觸心理,不利于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因此,教師要注重預制語塊在寫作中的示范效應,減輕學生的寫作焦慮,提高學生對寫作的熱情和信心,激發他們的寫作潛能,提高寫作語言輸出質量。
由此看來,具有語法、語義、語境功能的預制語塊是緩解大學英語寫作中的語言石化現象的關鍵。預制語塊可以緩解學生從認知的基本層次提取寫作語言而引起的輸出不當的錯誤,符合二語習得者的心理需求。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強化預制語塊輸入有助于學生緩解寫作時的心理焦慮,清除知識障礙,克服母語負遷移的影響,有效緩解和防范語言石化現象,進而產出準確、地道、流暢的書面語言,提高寫作質量。
參考文獻:
[1]Altenberg, B. Phraseology: Theory, Anaysis and Applications [C].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Cowie, A. Vocabulary and Language Teaching [C]. Landon: Longman, 1988.
[3]Slinker,L. 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72 (10).
[4]Wray, A. Formulaic sequenc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principle and Practice[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0(21).
[5]陳廖娜.試論二語習得中的語言石化[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6).
[6]方麗霞.基于語塊理論的語言石化現象教學探索[J].宿州學院學報,2013(5).
[7]馮濤.預制語塊改善詞匯石化的效應優勢[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2(4).
[8]付蓓.中國學生英語寫作中石化現象的認知分析[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9(1).
責任編輯:孫 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