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亞蓉++陳金平
摘要:隨著每年全國高考人數的不斷下滑,高等職業院校生源危機已經凸顯。生源減少在一定時期內將不斷制約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為高職院校帶來巨大的生存危機。甘肅省高職院校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本文從生源減少實際狀況著眼,針對甘肅職業教育院校的特點,為當前甘肅省職業教育院校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對策,以解決生源制約發展的實際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 生源減少 存在的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3-0001-03
甘肅處于西部欠發達地區,高職教育發展相對遲緩。甘肅省職業院校整體建設的根本就是適應生源新變化、調整招生中存在的問題、改革專業教學及促進管理手段,在開拓就業等方面提供有應用價值的方法思路。力爭探索出有效擴大生源的方法,維持并發展現有規模,再探究內涵式發展的中長期發展策略。
一、生源減少的情況下甘肅省高職存在的問題
(一)單獨招生存在的問題
受近幾年大學擴招的影響,高職院校生源減少,招生數量得不到保障。在這種情形下,2007教育部根據文件逐步允許高等職業院校單獨招生。但是政策是逐步推行的,先是在一批國家示范性院校進行,而后擴權到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再到各省級示范性院校。甘肅省是2010年第四批國家允許單獨招生的省份,當年只有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和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兩所可以單獨招生,而且招生人數較少。2013年,全國單獨招生院校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其中涵蓋了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100所、國家骨干高職院校100所、各省級示范高職院校也在允許單獨招生的范圍。到今年為止,單獨招生的方式已成為甘肅省高職院校生源的主要來源。在單獨招生背景下,制約甘肅省高職院校發展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下面將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分三個方面分別介紹如下:
1.部分高中(中職)學生及學生家長對單獨招生的理解存在誤區
一方面,甘肅省相關政策出臺時間比較晚,對單獨招生宣傳的工作安排時間緊促,許多家長和學生混淆了單獨招生的概念。另一方面,部分高中包括中等職業學校對單獨招生有戒備拒絕的心理。因此,高職院校進入高中及中職招生宣傳時,學校怕干擾學生思想,動搖備戰高考的決心而不予配合。還有些家長對單獨招生報考條件招生對象不太了解,因此理解就有誤區,造成了錯過報名志愿的填報時間也就不能參加考試。也有些家長想讓孩子上更好的本科學校,拿更高的文憑,所以有少數孩子在網上填報單獨招生報考志愿后,家長阻止考生參加單獨招生考試。
2.單獨招生的生源質量有待提高
甘肅省單獨招生錄取工作是在普通高考之前,考生被錄取后,不能參加當年的高考和錄取。所以學習成績好的考生必然首選是參加普通高考,上本科院校。而成績不好,沒把握上本科院校的考生才會選擇參加單獨考試,對于大量處于中等學習水平的考生而言,是一個兩難的選擇,這不利于甘肅省高職院校選拔高素質人才的要求。在將近七八年對單獨招生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很明顯地發現,單獨招生考入的學生知識層次相差很大,尤其在外語課和基礎課程的知識儲備上是很欠缺的。這就導致高職課程的教學必須補其缺漏,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辛苦。中職生也是參差不齊,有些教學條件好的中職院校對專業課系統學過,也有實訓環節;而一些條件較差的中職院校,高中幾乎沒有學到多少專業知識,實訓就更沒有條件了,所以上了高職院校后大部分學生學習仍然很費勁。
(二)教育教學及管理存在的問題
1.學生長期形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有待改善
由于單獨招生的生源結構問題,這部分學生長期以來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動不好靜,自控能力差。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自律意識差,學習意志力更是沒有,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目光短淺,急功近利,有的學生處于“無理想,無目的”的狀態;不關心班集體,不參加集體活動,團隊意識差;遲到、曠課、上課不帶教材、不記筆記、不認真聽講的現象仍然存在。
2.部分學生對專業學習的動力不足
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方法不正確,學習動力不足,認為自己上高職院校,低人一等,開始混日子。有的學生總是覺得自己所學專業沒有發展前途,認為在學校學的知識將來對就業工作用處不大。因而,輕視學習,回避學習,不愿意學習而逃課。有的學生缺乏準確的職業定位,不重視知識學習技能訓練。有的學生沒有學習興趣,臨時抱佛腳,得過且過,考試作弊、“掛科”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少數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不去上課,甚至在校外包夜上網,浪費學業。有的學生過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個性意識強,但缺乏踏實肯學的精神,浮躁氣息甚是囂張。吃喝玩樂消磨時光,談情說愛尋找樂趣,沉迷游戲回不到現實,把專業知識的學習拋于腦后,浪費了大好的青春時光。
3.提前就業面試和頂崗實習對教育教學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高職院校的用人單位來校招聘越來越提前,學生就業推薦和面試活動對正常的教學秩序有一定的沖擊;在就業過程中,就業相對好的專業,部分學生反倒學習積極性不高,認為學得一般,也有單位要,也可能選上理想的工作;就業難度大的專業,部分學生也不認真學習,認為學得再好,也找不到好的就業單位。已簽約的學生,認為已找到了工作,沒必要再下苦功了,未簽約的學生,以找工作為理由,放松了自己的學習。男同學認為自己學得一般,也能找到工作,女同學認為,自己學得再好,用人單位也不要。
4.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有待改進
教師在學校的學風建設中處于重要作用,教師應做到言傳身教。教師自己首先要善于學習新知識,努力鉆研業務,研究所教領域,把知識領悟深透。而有些高職學院的教師認為現在學生基礎差,講課沒有必要花費太多心思。沒有做到教書育人相結合。對學生違紀視而不見,課堂教學方法沒有創新,教學態度消極怠慢。有些教師上課時只管自己講課,而不顧及學生是否在聽課,是否真正學到知識和技能;有的教師還認為教師既管理又管學,會束縛學生個性的發展;部分學生認為少數教師授課時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學不到新知識,以致有一部分學生不愿意上課,就是到教室也不愿意聽課,睡覺玩手機。教師的教學態度不端正,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有效課堂”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endprint
(三)就業存在的問題
1.高職畢業生對自己認識不清,就業期望過高,與工作機會擦肩而過
大部分高職畢業生在入學到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這一時間段,還不能正視自己所在高職學校的定位和就業趨向,還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當就業機會來臨時,還謀劃等待更好的工作,常常與就業機會失之交臂。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大學期間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對自身的認知不夠,找工作過程中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從而錯過了很多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是對社會就業形勢沒有明確的認知,盡管社會在不斷地宣傳就業形勢,社會的勞動用工結構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有些學生仍有國有情結,進入國有體制還是他們的目標。
2.專業設置與企業對人才崗位需求之間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近幾年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情況比較好,就業率相對較高。但是據調查,一大部分畢業生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不對口。學用分離的現狀依然很突出。例如,對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幾個專業的畢業生信息進行查訪分析,發現商務英語、應用英語專業的學生就業專業對口率比較低。而經濟管理類專業中如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就業專業對口率就高一些,能達到80%左右;而同樣是經管類的工商管理專業和會計電算化專業對口就業率較低,不到70%。畢業生職業素質與崗位要求仍存在較大差距。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利用寒暑假,通過派出教師走訪調研用人單位,同時調查石化學院畢業生企業滿意度情況,發現畢業生的職業素質與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職業素質的欠缺會很大程度影響到畢業生的就業質量,也進而波及學校的就業途徑。
二、甘肅省高職院校生源減少情況下的發展對策研究
(一)招生存在的問題的對策
1.在生源地加強招生宣傳,抓好“源頭”工作
加強生源基地建設,構建合理的招生網絡;加強招生報考政策和先進性的宣傳,特別是清楚地介紹宣傳單獨招生政策,讓廣大考生和家長了解單獨招生的內涵意義。給他們解釋清楚單獨招生的特點和優點,并介紹本高職院校專業的優勢,人才培養的特點,專業技能培養情況,招生情況以及當今社會的就業優勢等。讓考生家長明確參加單獨招生考試與普通高考并不沖突,它與本科院校自主招生,自考、成人高考政策和類型的不同。只有讓考生和家長了解政策,理清內涵,才能使廣大考生和家長正確地認識單獨招生,愿意參加單獨考試。明確高職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種類型,不是低層次的教育,進而擯棄高職的單獨招生是專門給差生提供上大學的綠色通道的想法,才能保障生源。招生宣傳不是短期的工作,而是要貫穿全年始終。
2.完善考試制度和錄取原則
注重考生的綜合素質測試是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考試考核內容應該凸顯的點,一般采用筆試和面試的形式。其筆試內容也要與高考題不同。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對事物的分析判斷能力、理解協調能力等應該作為高職單獨招生考試重點考核的內容。所以考核的重點是考生的綜合素質而不僅僅是書本文化知識。這就對各個單獨招生學校的命題質量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命題小組成員要有豐富的經驗,命題思路要明確,難易把握適當,知識覆蓋面要全,總之綜合素質考試要突出高職的辦學特色。對于中職畢業生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單獨招生考試模式。成績中文化課比重較少,專業技術基礎、技能測試、實踐操作較多。面試以綜合能力考核為主,面試主要考核學生與其所報考專業的相關能力,如語言溝通交流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但這種考核應該制定比較完善而嚴格的考核標準。
(二)教育教學及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
(1)高度重視,提高認識,形成合力。
一是教學部門是學院實施學風建設的職能部門,要加強教學安排,以有效課堂為抓手,加強教學內容的督查。對“考試作弊”等不誠信行為“零容忍”,力爭做到讓作弊、抄襲等嚴重失信行為無存在空間。要不斷完善監考機制,嚴肅考場紀律,杜絕考試作弊行為;以考風促教風,以考風促學風,對于違反考試紀律和考試作弊的學生嚴肅處理并及時通報。制定相應的制度,對多門考試課程不及格者要實行嚴格的重修,注重學風建設工作實效。
二是各教學單位要對學風建設的實施負總責。樹立全新的職業教育人才觀、質量觀、教學觀。專業計劃修訂及時、合理、科學,課程設置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課程體系全面精練。在教學中啟發學生注意引導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的創造積極性,教會他們學習知識的方法和能力。精講多練,抓住重點、難點,探索規律。加強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圍繞學生思想建設、技能競賽、就業工作和課外活動開展工作,合理安排活動次數,減少對教學的影響,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確定培養方向。大一新生,主要是引導其適應大學生活,養成良好的獨立生活的習慣,督促其制定大學生涯規劃;對于大二學生,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習基礎的課程,如英語、計算機操作和專業學習及實踐環節;對于大三學生,重點是做好就業指導,頂崗實習環境調適,頂崗實習安全教育,專業知識的學習應用,畢業設計,創業指導工作。
三是學生管理部門是職業院校實施學風建設的職能部門,要始終堅持“關注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的原則,齊抓共管,使學生能真正認識到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增強學生的責任感。根據年紀特點,實施差異化的教育措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成長成才服務。落實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干部的工作職責,強化過程管理的監測、考核;認真組織開展圍繞學風建設、學生教育和管理的各項專題教育活動,擴大教育覆蓋面,做到計劃、人員、效果“三落實”;要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開展和使用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強化其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勵作用。
四是院校機關各部門一定要從院校生存與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加強學風建設的重要性,盡心盡責地投身于院校學風建設之中,發揮管理育人作用,維護院校的和諧穩定,為院校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 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學風建設奠定良好基礎。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著力解決學生在學習信念、學習動力、學習壓力和學習環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學風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各個學校可以本土的優秀校友、成功成才的人物事跡作為典范,激發每一個在校學生的學習信念,幫助他們確立奮斗的人生理想。各個高職院校要通過專題講座,以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學習觀和成才觀為導向,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信心。各黨總支要根據院校黨委的總體部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形成踏實的工作作風。各班班委會、團支部要認真組織班團學習活動,圍繞學習、成才開展討論,統一思想。endprint
(3)以教風推動學風,發揮教師在學風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學風能體現一所學校的治學精神、治學態度、治學原則。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加強教師培養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教風是學風建設的先導,學風建設與教風建設相結合,以優良教風帶動優良學風的養成。課堂是學風建設的主要陣地,廣大教師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加強自身師德修養,為人師表,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從有效課堂做起,以高尚的師德和教風推動學風建設。
(4)不斷深化教學改革,為學風建設提供動力支持。一是各教學部門要按照統一部署,制訂本部門學風建設方案并組織實施。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改革課堂教學的形式和手段,比如順應智能手機介入課堂教學的云班課教學,很好地實現捕捉、利用學生的興趣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要增強憂患意識,以“有效課堂”為抓手,持續增強內涵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三)就業存在問題的對策
(1)加強高職學生的就業指導,盡早幫助學生認知自我,準確定位自己;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激發學生就業的動力。
要把學生的職業規劃、就業指導貫穿于整個學校教育的各個階段,通過多種途徑建立起就業指導體系。開設就業指導課、就業指導網站,開展就業指導講座、個別咨詢輔導等有針對性地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另一方面,對于有創業意向的學生,積極實施創業引領,鼓勵學生自主創業。通過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形式,大學生挑戰杯等賽事,鼓勵學生創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還可以利用高職院校的校外實訓基地,作為創業試點,讓學生建立創業團隊,摸索融資、管理以及風險承擔等運營模式。
(2)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培養高質量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開展有利于就業的校企合作聯合培養模式,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
了解用人單位需求,按照企業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開設相關的課程,培養學生文化專業素質,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在招生計劃制訂時要考慮畢業生就業率高低,就業率高的專業就多招生,就業不好的專業就少招生,甚至不招生。 做好畢業生的追蹤走訪,及時了解長期合作的用人單位的用人動向,力求與其建立長效的用人合作機制,穩定保持畢業生就業率。學校要適時拓展新的就業渠道,擴大學生的就業面。
參考文獻:
[1]翁菊梅.高等職業教育生源不足的原因分析與應對策略[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02(2).
[2]彭移風,宋學鋒.高職院校生源危機的現狀——成因與對策研究[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8(2).
[3]游小娟.湖南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現狀與對策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2011.
[4]吳地花,唐高華.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高校招生與就業問題透視[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7(9).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