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國際煤炭暨能化裝備技術博覽會是國內煤炭及能化裝備制造業一年一度的盛會,本屆煤博會搭建了一個能源化工產業轉型發展的交流、對話、合作平臺。盛會開啟,國內外嘉賓及專家齊聚榆林,圍繞高端能化、循環經濟、生態保護和綠色低碳的發展史,探索資源型城市的轉型之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化學工程專家金涌:
引導企業把資金投向既適合本地又具市場前景的項目
金涌與榆林能化產業的發展頗有淵源。
2013年初,由華電煤業集團投資,華電煤業和清華大學共同合作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萬噸級流化床甲醇制芳烴工業試驗項目,在榆橫煤化學工業園區獲得成功,填補了國際國內空白,開辟了芳烴生產的新途徑.這項技術的研發帶頭人,正是金涌院士。
芳烴這個詞對大多數人來說或許很陌生,但這種化工原料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近15年來,我國對二甲苯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高達20%。如今,中國有約65%的紡織原料、80%的飲料包裝瓶來源于對二甲苯,而二甲苯正是芳烴的品種之一。
芳烴下游產業是我國的優勢產業之一,產業鏈長、品種豐富且技術成熟,但中國每年有約1000萬噸芳烴的缺口需要從國外進口。沒有充足的原材料支撐,就沒有堅實的基礎,很多時候,我們所做的努力都為別人做了“嫁衣”。在這種情況下,經過長期不懈的研究,金涌帶領他的團隊,在煤制甲醇工業化生產已經大規模推廣的基礎上,完成了甲醇制芳烴的全套工藝流程研發。“目前,我們正在就全國第一個百萬噸級甲醇制芳烴項目與延長集團進行最后磋商,有望于短時間內達成一致并開工建設。”金涌說。
作為化工領域的頂級專家,特別是選擇了榆林作為自己的研究成果孵化基地,金涌對榆林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未來的發展方向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金涌認為,目前榆林能化基地建設已經做到了較大體量,今后一個時期發展方向應該要由大變強。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在正確認識自身稟賦和發展態勢的前提下,理性分析、認真研判,做出科學決策。二是要堅持技術引領,但也要避免“裝進籃子都是菜”的錯誤做法,要引導企業把資金投向既適合本地,又具有市場前景的項目。
金涌建議,在今后一個時期,榆林能化基地在煤化工產業大踏步前進的同時,可以重點關注和發展一些石油化工技術和項目。因為石油化工產業的產品譜系更加豐富,具有更加廣闊的市場潛力。同時,隨著技術發展,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之間的壁壘已經被打破,完全具備了將煤化工產品當作石油化工原料的條件,這對資源富集、煤炭資源尤其豐富的榆林來說,是一個有利條件。要主動了解客戶的需求和期望,從“我有什么”向“你要什么”轉變,真正用市場經濟的思維方式去感知市場、開拓市場。
民生證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管清友:
發揮煤炭轉化引導基金作用,切實服務榆林經濟轉型
管清友是多家重要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和多個地方政府的金融顧問、咨詢專家。在本屆煤博會上,他就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等進行了分析。
管清友認為,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穩中向好,韌性增強。十九大后經濟進入新時代,宏觀經濟管理上會呈現新特點。現在的榆林開始下決心向中下游或深加工方向發展,開發化工產品,這就要求提高資源配置效益。長遠發展必須要求有核心技術支撐,不僅要強調質量,還要注重效益和動力轉化。當前金融形勢是慢收縮,財政或持平,貨幣政策由偏緊向中性靠攏,寬松難以出現。未來5年,在金融改革領域會形成大監管態勢,會形成對金融創新的謹慎態度。
管清友說,隨著地方政府債與PPP羽翼漸豐,城投公司在地方政府融資體系中的重要性將顯著降低。因此,地方政府未來的融資方式包括地方政府債、平臺類債務、PPP、多種專項債券。
在發揮煤炭轉化引導基金作用,切實服務榆林經濟轉型升級方面,管清友建議,要通過設立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源參與,建立一批重點投資現代煤化工、高端能源化工、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領域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推動一批重點能源化工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落地,激活榆林市民間投資環境,優化政府科技投入模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顯著增強榆林城市發展綜合實力。
管清友認為,榆林整體產業業態發展水平比較低,金融業規模較小,還沒有一家城市金融銀行,券商、保險等還未成熟,不能像搞實體一樣進行參股。但榆林在金融業人才、資源的引進上還可以做大量的工作,比如利用建立機制,打造榆林金融服務一條街等。管清友表示,期待榆林煤炭轉化引導基金能在產業高端化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王鵬:
榆林發展新能源應建立長遠規劃,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近幾年,電力體制改革一直是很多有識之士關注的焦點,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中國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鵬,就是堅定的改革派。
說起電力體制改革的必要性,王鵬表示,電力上網和銷售都由相關部門進行定價的現有體制是典型的計劃經濟產物,和目前市場經濟體制不相適應。王鵬以榆林舉例說,依托豐富的煤炭資源,榆林火力發電發展很快,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但在現有制度下,榆林本地企業,甚至是發電企業自身用電,都要承擔上網電價與銷售電價之間的差價,這明顯不合理。電力體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達成能夠客觀反映真實供需關系、商品真實價值、合理配置資源、提高發電企業和電網運行效率的機制和體系。
王鵬認為,在電力體制改革方面,榆林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嘗試在區域微電網建設等方面做一些積極探索。比如,利用境內發電企業多的優勢,試行電力在局部、封閉區域內流通等更趨近于市場化的電力流通模式。
近幾年,榆林以光伏和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呈現出迅猛的發展態勢,在分析榆林新能源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今后發展方向時,王鵬指出,在快速增長之后,榆林需要更加理智的判斷和更加完善的體系。榆林發展新能源的資源稟賦很好,應當建立起科學的長遠規劃,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此外,必須要下大力氣做好通道建設,避免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出現過的“新能源發電企業發出的電上不了網”或“新能源發電企業不敢滿負荷運轉”等現象。endprint
西安石油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寶岐:
榆林煤高端化、精細化發展
要通過工藝、產品、鏈群升級來實現
馬寶岐是西安石油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榆林煤化工產業促進中心首席科學家、陜西煤業化工集團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專家。五十多年,馬寶岐主要從事化工工藝技術研究、設計和施工。作為榆林市政府的專家顧問,他對榆林煤化工產業非常熟悉。
馬寶岐表示,目前,我國煤化工產業發展主要存在環保、水資源、經濟效益這幾方面的問題,主產煤區均面臨水資源匱乏的突出難題。在經濟效益方面,現代煤化工項目投資強度大、固定成本高,成本波動小。
馬寶岐說,要從思維、管理、技術、產業等幾方面推進煤化工產業的創新驅動。當前,榆林科技創新正從“跟跑型”向“領跑型”轉變,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革命帶來的重大歷史性機遇,必須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瞄準關鍵領域持續發力,進一步加快榆林煤化工基地高端化進程。在新的歷史機遇、戰略機遇、時代機遇下,榆林煤化工產業除了通過產業內升級,鞏固現有產業優勢,仍迫切需要形成新的增長點。而戰略新興產業作為一種低碳、節能的集約型產業,具有市場巨大、短期內技術能夠突破的明顯優點,將是發展的新契機,能帶動區域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
馬寶岐認為,榆林發展煤化工產業雖然有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但制約因素也很多,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環境承載力、運輸能力以及人才制約。榆林市水資源緊缺,可用土地資源有限,大規模發展煤化產業環境壓力較大。同時,榆林煤化工產品多為基礎化工原料,這些產品的主要消費地區在東南地區,在當前運輸條件下,產品運輸保障面臨巨大壓力。隨著榆林煤化工項目的逐步投產,專業技術人才將極度缺乏。
馬寶岐建議,促進榆林市煤化工產業向高端化、精細化發展,重點要通過工藝升級、產品升級、鏈群升級來實現。所謂高端化,就是產業從相對“低端”向相對以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智力密集性為特征的“高端”不斷攀升的可持續發展過程。先進性、控制性、相對性、全球性是產業高端化的主要特征。榆林具有發展高端化工產品的豐富資源和巨大潛力,應以榆林煤化基地現有的產品、中間產物、副產物以及“三廢”為原料,以市場為導向,開發和生產高端煤化產品。
馬寶岐指出,榆林要推動煤炭生產和消費革命,發展現代能源體系下的煤炭產業,走以煤熱解為龍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之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