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國
問題319: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是全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建設健康中國,對于全面提升中華民族健康素質、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人生天地間,長路有險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健康的需求有了新的更高期盼。健康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人民健康夢的目標,當前還面臨著多重因素交織疊加的復雜局面。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3億,2030年將達3.7億,人口老齡化不僅帶來贍養問題,而且帶來醫療、照護、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問題。我國高血壓患者超過2.5億,糖尿病患者超過9700萬,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85%左右。同時,還面臨著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嚴峻形勢,食品藥品安全、飲水安全、職業安全隱患猶存,體育運動和預防疾病缺乏指導,這些都嚴重影響著健康中國建設。
盡管全國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接近80億,比新醫改初期2009年的49億人次增加了63%,然而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還存在不少短板,供給服務質量偏低、資源總量不足、資源配置不合理、人員結構不平衡、基層服務能力薄弱、老少邊窮地區發展滯后,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標準偏低,藥品流通秩序不規范。部分群眾對醫學的局限性、復雜性、風險性認識不足,存在著健康管理意識不強、看病預期過高等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健康公式顯示,100%健康等于60%生活方式、17%環境、15%遺傳和8%衛生服務。我國每年有100多萬人因吸煙導致相關疾病而死亡,經濟損失超過3500億元。2016年,全國報告的傳染病種類有45種,病例數超過690萬。慢性病防控形勢非常嚴峻,心血管病、腫瘤、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負擔已占總疾病負擔的70%以上。血吸蟲病、瘧疾、艾滋病、結核病等傳染病以及地方病,還沒有根本遏制。我國農村不少地方的垃圾和污水沒有得到處理,一些城市城鄉結合部臟、亂、差現象比較突出,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建設健康中國“三步走”的目標,即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到2030年,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
請你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健康中國建設,是造福于13億多人口的偉大事業。就你的理解,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當前應該著重做好哪些工作?
2.某市政府邀請你參加該市組織的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座談會,并請你作指導。你打算談哪些內容?
【答題要點及思路提示】第1問,作答不能局限于案例材料,案例材料只是一個思路提示,要發揮自己想象,答出自己的理解。健康中國建設有哪些重點工作要做,要一項一項點到,答概要性內容,不能過細過深闡述,也不要答論述、解釋說明、舉措等內容。作答要注意三點:一是要全,把自己能想到的工作內容都答上,力爭不落內容。二是要實際,所答工作能夠實施,符合我國實際,能夠對健康中國有利。三要立足當前,是當前需要著重開展的工作。主要作答內容有:(1)加強全民的預防保健工作。開展健康教育,普及全民健康知識與技能。實施國民營養計劃,開展減油、減鹽、減糖,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行動,推進公共場所控煙。加強重大疾病防治,管控好職業病、傳染病、地方病。加強老年常見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導和綜合干預。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加大低收入群體醫療和康復的救助力度。加強農村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推進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加強全民健身行動,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方法,健全全民體育健身服務體系,發展群眾健身休閑項目,推進全民健身生活化。(2)加快推進醫改。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把更多的人才技術引向基層、財力物力投向基層、優惠政策傾斜基層。建立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療共同體、區域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等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改革公立醫院,發展民營醫院,強化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改革全民醫保制度,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醫保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推進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嚴把藥品供應保障、理順藥品價格、加強全程監管三道關。對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實施政府主導、第三方參與、自我管理完善和社會監督為補充的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3)加強醫療衛生保健人才隊伍建設。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培養城鄉醫療科技和健康保健人才,推進健康人力資源建設。(4)加快推動中醫藥健康發展。建設好中醫醫療服務體系,發揮中醫在預防、治療和康復中的獨特作用,促進中西醫合作。(5)加快發展健康產業。推動健康領域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互聯網+健康行動”,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長壯大。
第2問,情景模擬試題,要圍繞地方政府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內容進行作答。指導性建議,就是指導要怎樣做或者是不要怎樣做,但對于試題來講,應該以正面指導為主,答怎么樣做為好。此題又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設計很寬泛,既沒有作答模擬身份要求,又沒有作答內容要求,給應試者很大的發揮空間。作答時,只要圍繞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答出具有指導性、啟發性、借鑒性意見就可以。指導如何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有許多種答法,但所答的意見必須要形成一個體系、一個工作閉環。一份較好答案內容如下:(1)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必須堅持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這一根本。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堅持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堅持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2)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必須樹立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這一目標。以預防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3)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必須抓好推動落實這一關鍵。抓緊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堅持問題導向,抓緊補齊短板。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推動健康事業與健康產業有機銜接、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