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新
摘要:中國自古以來一直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是一個人修身養性、持家立業、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在大力提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今天,講文明,講禮儀,講禮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須具備的社會公德。幼兒禮儀教育可以促進社會的進步,還對幼兒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禮儀教育從娃娃開始。
關鍵詞:淺談;幼兒教育;禮儀教學
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未來,是家長的希望,是社會未來人口的組成部分,幼兒素質的提高與發展關系到千萬家庭的利益,也影響著社會未來人口的整體素質和社會競爭力,因此,幼兒的教育問題備受社會關注與重視。禮儀是一個人修身養性持家立業治國平天下的基礎。禮儀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越來越多地重視。
一、將禮儀教育融入幼兒一日生活中
由于幼兒園的日常活動內容較多,幼兒每天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這些活動間接地影響著孩子的性格養成。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日常生活對幼兒的禮儀教育。幼兒教師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例如飯前飯后,入廁后洗手;自己的個人物品要歸放整齊,小手帕,小水杯用完了放回原處,玩具擺放整齊;睡覺的時候不要大聲喧嘩,吃飯的時候不要東張西望。早上到幼兒園的時候,要對老師說:“早上好”,傍晚離開幼兒園的時候要說:“再見”;要自己走著離開幼兒園,不讓家長抱著等等。這些小習慣看著微不足道,可是如果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了這些習慣,孩子會帶著這些好習慣長大,直到步入社會,都會是深受裨益的。
二、組織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營造良好的禮儀學習環境
在幼兒教育中實施禮儀教育,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大對禮儀教育的宣傳力度,要積極組織和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禮儀學習環境,將禮儀教育貫穿于整個幼兒教育中。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學校廣播開設禮儀教育的專題內容。每天的廣播中都可以播放一則與禮儀相關的小故事,然后介紹相應的文明禮儀內容,讓學生耳濡目染。還可以每日教學生一句有關文明禮儀的名言警句,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禮儀教育的魅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創辦以文明禮儀、從小培養為話題的專項活動,通過教師的愛心和教師自身的行為來影響幼兒,使其能夠明白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從而規范幼兒的舉止行為,使他們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懂禮貌、講文明的好孩子。為了顯出禮儀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教師也可以每周開展一次禮儀文明活動,由教師帶領學生開展禮儀文明活動,以此為話題開辦班會,讓學生就文明禮儀來進行交流,說出自己的感受,以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三、家園共育
因為習慣是逐漸形成的,只有堅持一貫的要求,不斷地在神經系統中逐漸形成深刻的印記,才能成為定型,一旦形成良好的習慣,可使幼兒終身受益。幼兒的品德教育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及各項活動是實施幼兒園德育的主要途徑,滲透是幼兒園德育實施過程的主要特點,即滲透在幼兒游戲、學習、勞動、娛樂和日?;顒拥恼麄€過程之中,滲透在幼兒與同伴以及與成年人的各種交往關系之中。而家庭給孩子的影響是一點一滴的細節影響,我們古人提倡“教子以德”,許多教育家更是強調家庭中要重視禮儀教育。幼兒的模仿性較強,他們是在模仿中學習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對象,在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時,如果在家庭中沒有以同樣的禮儀規范來要求幼兒,那么就會出現教育斷層。如果家長的禮儀不當的話,則大大影響了幼兒園的教育,有可能使幼兒出現反復現象,所以要培養幼兒的禮儀,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禮儀教育連貫起來,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四、在實踐中鞏固禮儀知識
在幼兒禮儀教育中,我們發現,禮儀教育并不是單純的知識教育,因為它具有鮮明的操作性和實踐性。如果把禮儀規范只當作一般知識傳授,“光說不練”,則不利于孩子真正地去掌握禮儀知識。只有經過實際的訓練,禮儀教育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因此要提供時間和活動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體會禮儀行為的意義,鞏固禮儀知識,內化禮儀品質。因此,幼兒教師要有準備地去組織一系列的活動,帶孩子們走出幼兒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比如說:去超市購物、去電影院看電影、去公園游玩等等,讓幼兒將學到的禮儀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并在實踐中體會做講文明、懂禮儀孩子的樂趣和重要性,鞏固禮儀知識。
總結: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類文明程度越來越高,人們對禮儀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在各個學校中教師都開始引入禮儀教育,幼兒教育中也不例外。禮儀教育有利于提升人們的修養,提高人們的人格魅力,使其變得懂禮貌、優雅而豁達,在與人交談之時,能夠展現出一種令人贊賞的氣質。在幼兒教育中實施禮儀教育,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能夠教會幼兒與人合作,尊重他人,學會與人相處之道。對于幼兒來說,其年齡比較小,在智力上也并未完全發育,禮儀教育則能為其日后的學習和成長提供扎實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