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要:素質教育是以貫徹教育方針、發展人民的素質為目標。,但是人們卻對于體育對素質教育的積極作用有所忽視。通過體育同樣可以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讓學生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各項能力平衡發展的人才。
關鍵詞:高中體育;素質教育
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水平、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徑和關鍵階段,是增強學生體魄、完善素質教育發展、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但是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為了獲得更高的分數和更加優異的成績,越來越多的學生都忽視體育這門學科的重要性。這是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的,它直接導致了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逐年下降,肥胖學生比例逐年上升……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開展體育教學從而推進素質教育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來簡要論述。
一、培養學生重視體育的意識
素質教育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實現學生的全面進步而提出來的。而體育教學本身既是素質教育得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推進素質教育全面進步和提升的重要內容。所以,在整個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重視體育的意識,讓學生主動重視體育教學,從而借助體育教學的實施來推進和完善素質教育的發展。要達到這一目標首先需要改革傳統的教學理念。改革傳統的教學理念就是指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重視體育的意識。當前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有些盡管參加了體育課但是沒有積極參與其中,而僅僅是懶散的出席;有些學生甚至找理由請假不參加體育教學活動而選擇在教室內學習文化課。而這樣的一個問題就可以看出當前學生對體育這門課程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主動,不重視,不積極,這是學生體質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今后人生路上的絆腳石。所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就一定要培養學生重視體育的意識。要讓學生深刻認識到,體育對他們的身心的健康發展、健全人格的建立有重要的、無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學內容的新穎化
當前體育教學內容最突出的問題是,小學、高中、中專、大學的教學內容沒有真正地構成有機的整體。各層次的教材內容缺乏傳遞性與發展性,是一種低層次的重復,處于陳舊與停滯狀態,缺乏時代性,而又脫離生活實際。盡管要進行素質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但現實是學校體育教學沿襲運動技術教學為主的傳統。競技性的內容在規范了學校體育教學的同時也因為規則嚴密、技術要求高,而使體育教學嚴肅有余,活潑不足,天性好動的高中生感到枯燥無味,望而卻步,進而生厭,使學生熱情下降,主動鍛煉的學生有減無增,影響了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也影響了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盡管競技運動的這些內容本身是很好的素材,但不是高中體育教學的現成教材,需要對其進行教材化。因為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廣大的普通學生,我們的目標是一種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培養運動員;我們進行的是學校體育,而不是競技教育。所以在教學內容上除加強理論知識的解剖與分析講解外,在運動內容上則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簡化規則,降低難度,增加適合于高中生心理特點的趣味性因素。如有的學校推行的籃球“三人半比賽”、足球的“三人或五人比賽”等內容,簡化了規則,簡化了活動形式,教學效果很好。
三、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發展
人文精神的培養發展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高中體育的教育發展必須將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作為體育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教師對學生的基本情況要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在教學過程之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體育教學的教學內容比較固定,所以教師就必須要在有限的范圍內輾轉挪移盡可能地用教學內容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發展。首先需要教師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做到教育效果最大化。
四、重視學生“參與”,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自覺自愿地進行體育活動的興趣、能力和習慣,培養學生學習、參與體育的興趣,讓學生在“參與”中掌握學習、鍛煉的方法。
首先,要激發學生“參與怕勺興趣。濃厚的興趣能夠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保持最佳狀態。它是促使學生自覺探索的一種動力,是成功的誘因。對學生來說,具體的情節和生動的形式是誘發他們上課興趣的引線,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置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中,主動地獲取知識。開展的活動應輕松、有趣味,具有游戲的性質,適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以體驗運動樂趣為主,寓教于趣,以趣激志。還可以有效地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電腦錄像等電教媒體,將技術動作分解、減速,進行動作分析、演示,化抽象為具體,激發興趣,突破時空制約,引導學生充分地觀察和思考,培養學生“參與”欲望。
其次,要充分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創造條件,讓學生從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感性認識中體驗到更多的樂趣,從而喚起學生的積極情感,體育教學的內容才能在學生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自覺愉快地被接受,才能被轉化為腦思考、口表達,誘發學生進行新的思考與嘗試,掌握新的功能。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學習自發性和自主性,并給予學生以享受運動樂趣的機會,讓學生在享受運作樂趣的過程中,真正體味運動的意義。
最后,引導“參與”的方法。注意“參與”并不是放任自由,教師應在學生運作思維受阻時,給予恰當點撥;在動作練習發生偏差時,給予適時指引。創設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生動活潑地發展。
五、挖掘教學內容的深層次內容
以體育促進學生素質的進一步發展,就要求教師不得不進一步挖掘教學內容的深層次內容。體育不僅僅是幫助鍛煉學生的身體,同時更加重要的是要幫助培養學生的心理發展,達到促進學生全方面共同發展的目的。比如通過長跑鍛煉培養學生的堅韌不拔的性格,通過拔河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通過單杠、雙杠等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身體協調性以達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這些都是常規的體育教學內容,但是教師可以通過深層次內容的挖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素質。
總而言之,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是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對于教育的要求,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教師要緊跟要求,不斷調整教學策略,真正做到實事求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