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蓮
摘要:在農村中小學,由于地方經濟的發展相對滯后、領導者的支教意識等諸多因素,教育經費難于落實,導致師生的體育活動場地狹小、體育器材廖廖無幾,農村人少地多學校體育活動場地卻狹窄伶仃,許多學校沒有一塊象樣的體育場地,體育器材更是少得可憐,遠遠達不到省級標準。器材和場地是上好體育實踐課的重要的硬件設施。在農村中小學,這卻是一種奢望。體育是學校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一項重要教育內容,鍛煉時間和鍛煉強度均達不到達標要求,情況令人擔憂,應該引起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的重視。利用農村優勢開發自制戶外體育活動器具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事。
關鍵詞:農村;體育器材;體育課;自制教具
事實證明,學生在課外參加的各種體育活動和游戲所占的時間,遠遠超過了上體育課的時間,而且課外體育活動,兒童的自主性強,靈活多樣,非常有興趣,有時在課外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超過了上體育課。體育課在小學是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之一,是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處于中心地位。但是,少年兒童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旺盛時期,在體育課之外,還需要在校外、社會上和家庭中參加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游戲、娛樂等,以滿足他們身心發展和社會交往的需要。因此,要改變一種觀點,課外體育活動不僅僅是體育課的延伸、補充,而且有它自己獨特的規律和特點,是小學教育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比體育課堂教學更能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
一、自制體育器材的意義
農村地區的中小學體育教學設施極不完備,嚴重制約了小學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有的農村學生根本不知道“三大球兩小球”,更何況單杠、雙杠等。由于設備不完備,使有些體育項目的教學無法開展。由于學生的人數較多,場地器材極為有限,為了使學生能更好的上好每一堂課,能真正體會到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體育教師們本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的創業精神,通過啟發鼓勵來激發學生自主的進行自制體育器材的興趣,一方面來補充體育課上器材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際動手能力。利用農村優勢開發自制戶外體育活動器具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事。
二、自制體育器材的要點
1、安全性:體育與健康課的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那么在自制運動器材時,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制體育器材的安全性,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制作體育器材或指導學生自己制作體育器材,并在運動中注重安全教育,如小學生自己制作的小沙袋,它的重量必須符合要求,過重在運動很易造成學生的傷害。還可以把沙袋制作成背心式的,便于攜帶運動。
2、經濟性:教師或學生自制的體育器材,應教育盡量利用的是廢舊物品,但也有的學生為了自制器材的美觀或為贏得老師同學的好評,花費較多的錢物來購置器材的材料,這就違背了自制器材的初衷,會造成學生的攀比,自制器材的開銷增大。如某教師的體育課上要利用 “鐵環”,鼓勵學生自制“鐵環”,結果發現有學生的“鐵環”是用不銹鋼焊接做成的,其他學生對這鐵環羨慕不已,這種結果可想而知了。所以,教師在鼓勵學生自制器材時,必須說明是廢舊物品的在利用,以減少學生家庭的經濟開支。不能有攀比的機會,老師要把好關。
3、科學性:自制體育器材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很好的幫助,并且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那么我們在制作體育器材時要注意制作的科學性。首先,要注意制作的體育器材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性別特點;第二,要符合學校的運動場地和一些運動項目特點;第三,學生在自制器材時,教師要科學地指導學生的制作過程,加大自制器材的實用性。
4、環保性:制作的體育器材,基本上都是利用廢舊物品來制作的,這本來就是廢舊物品的再利用,是對環保做貢獻。但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后這些自制體育器材處理,如利用廢舊報紙、廢舊塑料袋、易拉罐等制作的體育器材,課后沒有及時收集處理,學生可能就會到處亂扔,以至對校園、社區環境造成再次污染。所以自制教材使用完畢,不能再用的一定要及時清理到垃圾堆,禁止隨地亂扔,亂放。
5、多用性:自制器材的多用性就是自制器材不是為單一的運動而制作的,用一次就沒用,而是可以在多種運動活動中使用。如學生自制的“鐵環”,利用它的體育活動有“推鐵環”、“移動籃筐”、“小沙包投準”等,廢報紙團可以用在投遠、投準或作為足球踢等,在鼓勵學生自制器材的同時,可以鼓勵學生去思考自制器材的多用方法。最大限度的進行利用。
三、體育場地器材的合理設計
體育教學場地如果設計得趣味性強,針對教師來說就是意味著教學成功了一半。如果您現在看到的是:幾個由小木箱堆積而成的堡壘,里面放了很多壘球,8--10米處有幾塊投擲靶樹立著,而另一塊則是由體操棒、體操墊、跨欄架、跳繩組成的綜合訓練的場地。這樣的場地、器材的設計從開始排隊的那一刻起,學生就已經忍不住內心的喜悅,開始想象課的內容,迫切想嘗試練習了。學生的運動參與意識油然而生。又例在教學中教師把器材隨意散點放在操場上,用搶占陣地、尋寶、回家等游戲方式讓學生得到它,既完成了器材的發放又使學生感到好玩覺得刺激。所以體育器材在場地的合理設計也很重要。
四、總結
在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同學們自制器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和學校實際,自編開發一些科學實用的鍛煉項目,形成校本課程供學生學習鍛煉。而且也可以不定期的進行自制器材的評比活動,讓學生真正的感到自己的器材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和接受,使其獲得成功的喜悅,并能進一步的激發和鼓勵學生更加的投入進去,而且無形中也吸引了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從而能更好的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學生的創新和實踐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