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力
摘要:依法治國基本國策成為黨與國家理政治國關鍵手段,為了能夠更好構建富強民主文明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那么就需要認識到黨校法律教育重要作用,轉變傳統黨校教育方式,提升黨校法律教育有效性。
關鍵詞:法制;法治教育;對策
隨著我國黨校教育的深入開展,領導干部的素質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具備了一定的法律素養。黨的十九大明確要求領導干部要有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提出了建設法治強國的目標。隨著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提出,領導干部對法治有了更加本質的認識,要求領導干部在執政理念和方式及行為準則上更加貼近依法治國的要求。現階段,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需要運用法律武器去解決問題、深化改革、推進發展等。隨著時代發展,黨校法治教育不能照搬以往的培訓方式和內容,應該要有所創新和突破。
一、法治教育要以培養領導
干部的法治信仰為前提領導干部在形成法治思維和法律方式之前一定要先形成法律理念,因為理念對思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社會主義條件下的法律理念是指在依法治國前提下的與此相關的觀念、信念、價值觀的總和,它對立法、守法、用法起著指導和調節的作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公民和領導干部,培養其法律理念是進行依法治國的基本目標;實現這個目標的前提是要形成強大的法律信仰,要使公民從內心對法律的效力和解決問題的效果產生信仰,尊重法律,切實地將法律當作法治國家的靈魂和支撐。法律信仰是形成法律思維和法律方式的重要前提,是領導干部重要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是形成法治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石。
近些年來,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果,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政治與經濟健康的發展,但是各級政府干部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時候與人民的期待和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還存在著差距。極少數領導干部經常無視法律的存在,利用非法律手段參與政治和經濟事務的管理,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領導干部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效力和功能價值。
因此,法治教育作為一項重要教學內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領導干部形成法律信仰,能夠是領導干部通過法治思維充分發揮其執政作用。在黨校法治教育中要幫助領導干部樹立起以人為本、以法為尊的價值觀念,在追求公平正義的基礎之上能夠自覺運用以憲法為主要內容的法律體系當作行為規范,能夠運用法律頭腦和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前進,自覺擁護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權威,做遵守法律的領頭人。
二、法治教育要以培養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為基礎
領導干部法律思維形成的標志是指能夠自覺地遵守法律法規,能夠善于運用法律的手段維護國家的尊嚴、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能夠將法律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的標準。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只有將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結合起來,才能夠不斷地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之上,深刻把握執政規律,在執政能力能夠做到高級自覺性。
同時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結合的強弱直接影響黨的國家的長治久安。
在黨校的法治教育中,法治思維具有一定的特征:首先,法治思維具有一定的規則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眾人的意志和社會認可的行為規范。規則性思維強調了普遍性要優于特殊性,同樣的法治思維要求運用法律規則來處理事務,要求眾人服從明確的行為規范和行為底線。其次,法治思維要求執行者具有權利義務思維,要求執行者要站在權利和義務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法治思維是一種程序性思維,要求處理事務的過程中要符合公開透明的規則和程序,以保證在程序規則上能夠最大程度的維護公平正義。
領導干部通過黨校法治教育的培訓,能夠做到在實際工作中有效地運用法律武器和進一步培養法律思維的能力。對于廣大領導干部來說通過黨校的法治教育學校首先要做到依法行政,自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擁護法律制度的權威,保證做到公平正義。另外,領導干部要以實際行動維護法律和行為規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堅決守法護法,不搞特權和專制。
最后,領導干部要帶頭普法學法,努力弘揚我國的法治建設。
三、黨校法治教育要以培養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為內容
法治教育要明確將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結合起來作為提高領導干部法制性的平臺,黨校的法治教育在擴展其廣度的同時還有賦予法治教育的內涵,從而進行深度地法治推廣。黨校法治教育要以培養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為內容,一是注重黨校法治教育的總體設計,注重教學內容、方式方法的科學性和系統性,確定工作制度保障,形成法治教育的常態化,同時要形成失效理念,避免培訓的形式化和過程化。二是優化黨校法治教育的內容,注重其時代性的提高,著重介紹當前的相關法治領域的發展趨勢,擴充領導干部的發散式思維。三是進行教育模式的創新,針對領導干部的工作內容和工作層次的不同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內容,要注重導向型、參與型和滲透型課程的設計。四是強化黨校法治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發揮黨校專制法學教師的作用,加大教師的政治意識和發展意識的培養,加強與高校的合作,不斷充實教師隊伍,同時可以建設專門的法律顧問團,發揮將其作為領導干部助手的作用。
法律教育并不只是法理研究,教育工作具有片面性,黨校學生學習法律最終目的在于能夠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為自身工作提供指導,在教材選擇方面需要堅持靈活性。例如,在《行政強制法》講解過程中,特別是行政強制分類講解,首先需要明確行政強制包含措施與執行兩方面內容,之后再分析二者之間的差別與聯系,諸如,發生時間差異,效力實現差異等等,促使學生能夠認識到,不同行政行為的程序存在著差異性,那么就需要明確劃分,這樣才能夠采取有效實施程序,這也是該法律的存在意義,保障能夠實現依法行政,禁止出現違法行政。通過靈活的教材選擇與講解能夠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這樣也能夠使得日常的執法活動中自覺的遵守相關程序,為實際工作提供有效指導。
總之,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不斷加強,進一步提高領導干部的法律素養是必然性的要求。
目前來看,國家法治化進程與法治改革逐漸深化,面臨著嚴峻的國際形勢與國內發展形式,在攻克困難時需要保持從容淡定態度,注重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弘揚工作,重視法治思維培養,堅持執政興國理念,有效推動依法治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