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傾城
談論前女友時,他在說什么
○ 葉傾城

前段時間有則不起眼的新聞,一位紀錄片小導演被女友剝了皮,巨細靡遺地細述了他的“劣跡”——打引號,是因為我既不知真假,也不關心真假。
萬言控訴中,有一段是這樣的:“你還會把前幾任及現任女友所作所為潛移默化灌輸給你的目標女性(如:你的所有開銷都為你支付、事業上給你投資及幫助、給你辦理信用卡、出門給你訂頭等艙、每年要出國度假旅行、要給你獨立空間不要控制你……),所有這一切其實就是在給你的目標女性開條件!”
我立刻轉給一位好友看。她看完,喟然長嘆:一個半生的不解之謎突然解開了。
她聰明、美貌、事業成功。對愛情,認真過也受過傷,這些年不那么上心了,仍在零零碎碎遇到各種男人,情話聽得爛熟,玫瑰收得手軟。而有一種男人,她一直無法理解——
初初相識,沒什么話講,他們愛說說前女友,框架都是一模一樣的。介紹也罷,同學同事也罷,總是前女友先動了心,主動向他示好。交往過程中,她們個個像仙女下凡,主動承擔開銷,逢年過節給他送禮物,卻從不要禮物,頂多只要一朵玫瑰或一顆棒棒糖。他創業,她們甘當后勤。他讀研,她們就是做盡家務的田螺姑娘。
這么好的姑娘,怎么分了呢?
那一定是造化弄人,有時,他出國,有時,姑娘出國,有時候他被父母逼婚,也有時被逼迫的是姑娘……
她說:最開始她是信的,故事雖老套,但也入情入理。但一個二個三四個,全是這套路。明明不是一個年代,有些在山南有些在水北,有些是少年初情有些是久別重逢。
到此刻,她恍然大悟:“他們在按照想要的模板,塑造著身邊人?!?/p>
好比古代,給女孩們講《烈女傳》:前輩女性如此做,你也應該如此;不必怕難,她們做得到,你也做得到;不必問收獲,至少能博個美名。教化之功,貴在潛移默化。就像循循善誘的父母師長,給女孩們講“別人家的孩子”,前頭有人,值得追趕。
男女交往也是同理,許多人內心深處,有一個模糊而明亮的形象,是一生摯愛,是神仙姐姐,是可望不可及。每次遇到有可能的人,都想把對方變成這個形象。
這是有意識的說謊嗎?不見得。他們很可能是誠實的,因為他們述說的,是自己的夢?!读凝S志異》里,書生會一生向人訴說艷遇,很自然地藏起不愉快的細節,只說那最美好的,PS過的回憶。
這種述說,還有一個功效:你知道我要什么了吧?她曾這樣證明了自己的愛,你呢?她在我生命中曾是獨一無二,你想要這位置嗎?要贏取呀。
也有反向訴說,說被背叛被欺騙被傷害,說得對方淚水漣漣,說得對方下定決心,不再給你這樣的傷害——但你可能會傷害對方。
經歷太多的可怕處,大概就在于:再也沒有真正的無意識了。功利與計較已經浸在血液里,像膽固醇一樣水洗不凈,所有的脫口而出、無心之語,其實都有背后的清醒計算。
說到這,女友沉默了一會兒,我以為她要痛罵男人無義,結果她說:“這是個不錯的策略,我以后也要跟追求者說:前男友送了我一顆5克拉的粉紅鉆;再一個前男友把房產證寫了我名字;還有一個前男友沒錢,但天天給我做早飯??傊?,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他們都為了我成為更好的人,而共襄過盛舉。”
我說:“你這人,學好十年功,學壞分分鐘呀?!?/p>
她笑道:“故事里的好女人都是前女友,也許,就是因為她們太‘好’,才一往無‘前’了?!?/p>
(編輯 趙瑩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