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欽 龔 勛 張 翔
(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海南 海口 570301)
海口市失能老人健康狀況與需求影響因素
張 欽 龔 勛1,2張 翔3
(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海南 海口 570301)
目的了解海口市失能老人健康狀況,分析其需求影響因素。方法按照隨機抽樣方法,收集瓊山、秀英、龍華、美蘭等4個樣本區391例失能老人的有效問卷,采用楊茗編制的老年失能評估量表(EDAS)進行評估。結果輕度失能老年人244例(62.40%)、中度失能117例(29.92%)、重度失能23例(5.88%)、極重度失能7例(1.79%)。失能嚴重程度在年齡、離退休前職業、精神抑郁、居住情況等方面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而在性別、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家庭人均月收入、慢性疾病、吸煙、飲酒、運動鍛煉、陪護情況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需要建立一套符合失能老人的長期中醫藥防治體系、醫療護理體系和相應的保險制度,以保障年齡較大、獨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年人為重點,支持和鼓勵養老服務機構發展,增加養老機構的數量及床位數,增強社會機構和社區養老的保障能力,形成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等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失能老人;需求;影響因素
隨著高齡化程度日益加重,家庭空巢化日益突出,人口老齡化和失能化使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和社會養老服務體系面臨巨大壓力〔1〕。截至2015年底,我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約有4 063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8.3%〔2〕。失能老人的健康狀況和需求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鬢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 則齒發去。"并對人類衰老的原因詳細記載。本研究旨在調查失能老人健康狀況與需求影響因素,并結合中醫防老系統論述,以期為完善失能老人健康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提供參考依據。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海口市瓊山、秀英、龍華、美蘭4個區為樣本區,從23個鄉鎮、18個街道、4個農墾農場、2個省屬農場中隨機抽取100名失能老人作為調查對象,共計400名。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收回有效問卷391份(97.75%)。納入標準:海口市生活5年以上常住人口,年齡≥60周歲,身體部分或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能有效配合和回答調查問卷。男212例、女179例,年齡60~79歲,平均(63.6±4.7)歲。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71例、初中230例、高中或中專67例、大專及以上23例。離退休前職業:從事漁業106例、商業124例、農業87例、企事業單位53例、公務員12例、國防建設9例。婚姻狀況:已婚229例、離異74例、喪偶88例。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71例、2 001~4 000元230例、4 001~6 000元67例、≥6 001元23例。慢性疾病情況:患有1種慢性病185例、2種116例、≥3種90例。吸煙情況:從不吸煙168例、已戒煙≥3個月100例、經常吸煙123例。飲酒情況:從不飲酒163例、已限酒≥3個月86例、經常飲酒142例。運動鍛煉情況:基本不運動112例、30 min/d 85例、1~2 h/d 132例、≥3 h 62例。精神抑郁情況:正常218例、輕度抑郁91例、重度抑郁82例。居住情況:獨居112例、與家人合住279例。陪護情況:有專職陪護231例、兼職陪護122例、無陪護38例。
1.2調查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楊茗等〔3〕編制的老年失能評估量表(EDAS)正式版,其信度和效度經檢驗均超過0.947。量表內容包括:器官(生理)功能、精神(心理)功能、自理能力、家庭生活、交流能力、活動情況、社會和經濟情況等進行評估,共28項指標,每項得分1~7分,總分196分,得分越低提示患者功能狀態越差,≤83分為極重度失能,84~139分為重度失能,140~167分為中度失能,168~195分為輕度失能,196分為正常。所有調查問卷均由考核合格且有3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的調查員進行,確保信息收集和評估結果無誤。
1.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本次調研的老年人中,輕度失能244例,中度失能117例,重度失能23例,極重度失能7例。失能程度分級比較發現,失能嚴重程度在年齡、離退休前職業、精神抑郁、居住情況等方面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性別、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家庭人均月收入、慢性疾病、吸煙、飲酒、運動鍛煉、陪護情況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極重度失能老人主要集中在年齡75~79歲、從事農業和漁業、離異和喪偶、經常吸煙和飲酒、基本不運動、患3種及以上慢性病、重度抑郁、獨居的老年人群。

表1 不同社會人口學特征失能程度分級比較〔n(%)〕
我國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適應,具有老齡化人口基礎規模大、增長速度快、未富先老和未富先衰的特殊性和復雜性〔4〕。失能老人數量增多,伴隨著生理健康需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凸顯,且影響因素也趨多元化〔5〕。其中,年齡是失能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這與楊永學等〔6〕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受教育程度較高、家庭人均月收入高、經常參加運動鍛煉、與家人合住、有專職陪護的老年人的失能程度明顯低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家庭人均月收入較低、基本不運動、獨居和無陪護的老年人。通過對失能老人的規模及其分布進行分析,研究者發現除了養老財政支出加重、社會養老金負擔重、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等問題外,還需要建立一套符合失能老人的長期中醫藥防治體系、醫療護理體系和相應的保險制度〔7,8〕,以保障年齡較大、獨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為重點,支持和鼓勵養老服務機構發展,增加養老機構的數量及床位數,增強社會機構和社區養老的保障能力,形成了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等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9〕。同時,海南省應立足于國際旅游島戰略定位,統籌謀劃養老設施發展布局,積極推進養老服務與醫療健康服務融合發展,完善老年人日間照料、助餐配餐、康復保健及健康咨詢與心理疏導等服務體系。
1海南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海南省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EB/OL〕(2016-07-10).http://hnlaoling.minzheng.hainan.gov.cn/NewsDetail.aspx?Id=287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三部門發布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EB/OL〕(2016-10-13).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610/20161000001974.shtml.
3楊 茗,羅 理,蔣皎皎,等.老年失能評估量表的編制(二):正式量表的建立〔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4;29(3):212-7.
4全國老齡委辦公室.未來20 年是中國老年人口增加最快時期〔EB/OL〕.http://www.cncaprc.gov.cn/news/19544.jhtml,2012.
5郝曉寧,薄 濤,劉建春,等.北京市失能老人照料現狀及需求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5;34(8):59-62.
6楊永學,汪子琪,沈 靜,等.康復病房老年失能現狀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5;30(8):815-9.
7Taylor WD.Clinical practice.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J〕.N Engl J Med,2014;371(13):1228-36.
8唐 詠.高齡失能老人主要照顧者心理健康與長期照護體系的建立〔J〕.學術論壇,2012;35(9):168-73.
9杜 娟,錢晨光,徐 薇,等.北京市某城區失能老人家庭照顧者的抑郁情緒現況調查〔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4;28(7):506-9.
R195
A
1005-9202(2017)23-5935-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3.08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No.71373091);湖北省衛生計生科研基金資助(No.WJ2015Z048);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開放基金資助(No.2015YB001)
1 中安聯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3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藥衛生管理學院
張 翔(1968-),男,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醫藥衛生管理研究。
張 欽(1979-),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研究。
〔2017-03-2修回〕
(編輯 袁左鳴/徐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