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萬余張“醫學圖” 搭起醫患溝通新橋梁

好人365
在聶繼光辦公桌上的一份舊病歷上,畫著各種簡易解剖圖譜。這些圖譜分別畫的是腸道的結構、闌尾的位置、肝膽的構成等。從醫以來,為了讓溝通更有效,每次接診病人時,聶繼光邊聽患者描述癥狀,邊畫解剖圖譜,再借著手繪解剖圖給患者分析病因。42年來,聶繼光共手繪了1萬多張圖,省去了專業詞匯、檢查數據,他用患者聽得懂的通俗語言和看得懂的草圖,搭建起了醫患溝通的橋梁。2017年7月,聶繼光榮登“中國好人榜”。
在湖北省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胃腸專科門診,一位醫生一邊畫圖,一邊向患者講解著胰腺炎如何治療。患者一邊看圖,一邊點頭:“這樣一說我就明白了,也放心了,希望以后看病都能遇到像你一樣的好醫生!”
患者口中的好醫生,名叫聶繼光,是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肝膽胃腸科的一名醫生。從1975年參加工作至今,為了給患者講解清楚病情,他已經為患者手繪了42年的“醫學圖”,粗略估算超過了萬張。
聶繼光說:“溝通是醫患間信任的基礎,有了信任,患者才會認可你的治療方案。”
前不久,一個11歲的小姑娘在媽媽帶領下來到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看病。聶醫生一邊詢問病情,一邊翻出放在手邊的手繪肝膽解剖圖。“小姑娘,你覺得這里痛是得了肝內膽管結石,它就在圖上的這個位置?!甭櫪^光指著圖對患者和家屬講解,“現在肝內膽管結石的發病率很高,主要是因為很多年輕人不按時吃早飯,導致膽汁循環減慢,油性成分下降,發生沉淀,形成結石。”聽著聶繼光的分析,小姑娘連連點頭。隨后,聶繼光又叮囑小姑娘的媽媽,說道: “孩子的病情現在還不要緊,按時吃藥,按時吃飯,尤其要吃好早餐,多蹦多跳,慢慢地結石可能會自然排出?!被颊叩膵寢屨f: “聶醫生的這種工作方式很獨特,畫的圖很形象,我們一聽就懂。”
“40年前,我第一次畫草圖就是為了講解病情?!甭櫪^光回憶道。原來,剛開始上班時,聶醫生遇到了一位從鄉下過來的老太太,因為患有膽囊息肉并有結石,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他跟患者講解了好幾遍膽囊息肉的形成過程和治療方法,老太太都沒聽明白。聶繼光靈機一動,拿起筆在患者的病歷上繪制了一個膽囊的示意圖,告訴老太太,哪里是膽囊,結石在什么位置,膽囊表面的潰破地方炎癥匯集,容易形成息肉等等,老太太一目了然,立即明白了醫生的治療方案。
從那時起,聶繼光每次給病患和家屬講病情和治療方案,都是通過手繪草圖的方式進行講解。
“CT圖看不明白,但一邊畫一邊解釋,我們全聽懂了,也放心了。聶醫生,請您馬上安排手術吧!”2017年3月14日,來自隨州的龔先生正找聶醫生釋疑。
在聶繼光的辦公桌上有一份舊病歷,上面畫著各種簡易解剖圖譜。這些圖譜分別畫的是腸道的結構、闌尾的位置、肝膽的構成等內容。
聶繼光說,“我第一次畫草圖,就是跟手術病人做術前溝通的時候?!甭櫪^光回憶道。從1975年開始行醫,他就有畫草圖的習慣,多的時候每天五六張,少則兩三張?!八阆聛?,這些年畫的草圖不低于一萬張?!?/p>
“來看病的患者有老有少,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你說的話,他不一定能完全聽懂,你講醫學術語,他就更不懂了?!甭櫪^光說, “畫圖”講解病情,正是幫助他與患者溝通的 “獨門秘笈”。純粹和患者講心胸外科手術醫學用語,行不通,而且易產生理解偏差,還耽誤治病。而畫圖可以讓患者直觀了解病情,效果很好, “一個醫生再專業,他講的情況患者聽不懂,也達不到效果啊。”
據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護士長王玲介紹,普外科收治的大多是病情重、情況緊急的患者,因此,醫生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患者的病情、治療方案和手術內容講清楚,溝通上有很大的難度。聶繼光總是隨身攜帶紙筆,患者聽不懂時他就現場畫圖給患者講解,普外科的很多年輕醫生也跟著“聶叔”學會了這一招。
“繪圖講解,表達了對患者知情權的尊重,‘病情草圖’是打開醫患死結的鑰匙?!甭櫪^光說,他來門診的時間不長,之前一直是外科手術醫生。做手術前需要跟患者做術前溝通,必須征得患者本人和家屬的同意,手術才能順利進行。盡管聶繼光開始在門診部坐診,但手繪草圖的習慣,依舊保持。
王大爺,今年77歲,因為擔心自己得了癌癥,專門找聶醫生進行診斷。王大爺說:“我之前一直覺得肝疼,總擔心自己得了癌癥,做了一系列檢查,醫生都跟我說沒問題,可我又看不懂B超圖,最后還是聶醫生畫圖把情況給我講清楚了,我這才放心?!笔∪チ藢I詞匯、檢查數據,聶醫生用患者聽得懂的通俗語言和看得懂的草圖,搭建起了醫患溝通的橋梁。
“醫生有義務讓病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療方案,不能用專業術語來敷衍他們?!甭櫪^光說,每位患者和家屬就診時都會很擔心,耐心介紹治療方案,可以緩解他們的焦慮,也有利于他們配合醫生治療。
編輯點評:
醫生,是一個崇高而又責任重大的職業,醫生救人小到門診,大到手術,都能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而且他們知道一個小錯就能釀成大禍。而本文中的主人公聶繼光作為千千萬萬中的一名醫生,他不僅是簡簡單單,卻用筆作畫為患者排憂解難。他42年堅持不懈至今仍發揮余熱。醫者德為先,一張草圖,看似簡單,背后卻蘊含著醫者仁心和滿滿的人文關懷。他用行動告訴我們,只要用心,醫患之間并沒有鴻溝。
四十二年來,一支筆一張紙便是他最好的伙伴;四十二年來,一萬多張圖紙便是他勤勤懇懇的見證。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草圖醫生”聶繼光每次接診病人時,邊聽患者描述癥狀,邊畫解剖圖譜,用患者聽得懂的通俗語言和看得懂的草圖,搭建起了醫患溝通的新橋梁。患者依賴醫生祛除病痛之苦,醫生施以仁術救人危難之中。醫生一舉一動能溫患者心,給患者更多勇氣和信心,讓他們從每一個細節里體會到醫生的溫度與醫學的溫暖。一支筆,一張紙,一顆想患者之所想的心,一份對醫療事業不斷探索的執著,造就了這位平凡中見偉大的醫者。
(賈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