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偉正 李娜
如意宋漢字字庫設計報告
于偉正 李娜
如意宋漢字字庫是在傳統宋體字的基礎上,結合傳統文化元素以及現代計算機技術開發研制的一套字庫字體。如意宋體字庫的創新點在于第一次提出“和體格”的字體構成規則,結合如意宋字體筆畫的改良與設計的視覺構造原理展開詳盡論述。本篇報告詳細敘述了如意宋體字庫設計的產生過程,重點介紹如意宋正方形輪廓的確立、如意宋筆畫設計以及間架結構等構成規則以及對如意宋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本報告所涉及的字庫主要是指漢字中文字庫,不包括英文設計。
如意宋;漢字設計;字庫
字庫是外文字體、中文字體以及相關字符的電子文字字體集合庫。目前市場所見的字庫主要有方正字庫、漢儀字庫、華文字庫等;以方正字庫為例,該字庫現有中文字庫255款,民族文字體84款,有66款包括21003個漢字的GBK字庫,15款包含27533個漢字的GB18030-2000字庫、5款包含70244個漢字的超大字庫。由此可見,字庫字體具有字體規模大、涵蓋范圍廣、嚴格統一的制作規范以及國家標準的限定等特點。字庫字體強調字體的規范性和統一性,字體的分類也更加細化和多元化,比如適應網媒時代的方正悠黑,粉絲經濟下的偶像字體如漢儀字庫的井柏然字體、TFBOY字體。如意宋體字庫也是在字庫行業細分化和風格化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字庫字體設計,傳統老宋體、如意紋飾、字體間架結構都折射漢字獨有的文化韻味和傳統哲學。
本篇設計報告詳細地記敘了如意宋字庫的產生的過程,包括漢字設計、字庫形成以及應用價值探討。其中,字體設計部分包含了字體的基本構成規則、筆畫設定、間架結構三個部分,應用價值探討主要從如意宋體字庫的應用角度對如意宋體字庫的使用價值做部分探討。
九宮格、田字格和米字格的發明創造對方形字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田字格是把握漢字橫與豎的關系;米字格是在設計中掌握偏旁部首的方向和點、撇、捺、提的斜度與方向。
和體格法則是在九宮格的基礎上,把每一個自然格按橫向、縱向再一次等分為三份,如果需要再一次進行分割。(圖1)相對于田字格確認設計字體時橫劃與豎劃(主筆)的關系;米字格把握點、撇、捺(副筆)的方向;九宮格掌握字(筆劃的寬、細度)的比例關系。和體格兼具了田字格、米字格以及九宮格的特點,更加細化了漢字構架的相對應的比例關系,就像平面構成中的網格結構,按比例分割的結構決定了基本型在構圖中彼此關系。(圖1)
字體的外部輪廓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繁多筆劃被擠出內框以及在文本編排時字體間距的設立。字距,是指兩個字體之間的距離,通過調整字體之間的大小可以產生不同的閱讀節奏,從而對人們閱讀文本的速度和舒適度產生很大影響。如意宋采用正方形輪廓,可以較好地調整兩字之間隔空白與字號大小和字體的粗度。作為文本的使用,字號大,字距可大;字號小,字距可小;筆劃粗,字距可大;筆劃細,字距可小。(圖2)

圖1 如意宋“和體格”網格結構
如意宋體這款字體概念的提出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將傳統元素——如意紋融入字體設計,即改宋體的鈍角為如意,賦予字體吉祥如意的寓意。二是,以傳統宋體字為基礎而設計,但是在筆畫設置上又有所不同——意在改變傳統宋體筆畫過于柔軟的缺陷,賦予文字不同的性格特征——既秀麗又端莊。這些都將在“如意宋”字體設計中體現出來。如意宋設計上以傳統宋為基本參照物,用對比參照的方法勾勒如意宋的基本特征。(圖3)
從視覺上習慣上,豎的物體會顯得高大、活躍、多變,而橫的物體會顯得穩重。如意宋的橫細豎粗的處理和設計,正好調整了靜與動的關系。如意宋體橫劃左邊是由直線圍合,右邊的鈍角是由不同大小的同心圓圍合而成的如意鈍角,水平橫畫與鈍角的交角為45度。在設計上為了達到視覺上的統一,所有橫劃和橫折豎、橫折撇、橫折豎彎鉤等的鈍角均為45度。如意宋體在橫豎筆畫的比例上設置為1∶2,這樣的比例并不缺少韻律感,更重要的是,解決了橫太細所帶來的識別問題,也使得字體更加端莊。

圖2 如意宋字型輪廓構架

圖3 傳統如意造型、如意宋體橫劃結筆鈍角
在確定好筆劃的形狀、角度以及橫劃、豎劃比例關系后,可以進行如意宋體26個漢字中提取30個基本筆畫的工作,即在整套字庫中要廣泛使用的類型筆劃。如意宋體更多地將基本筆劃運用直線和弧線,點的起筆和收筆處是運用直線相切而構成,一方面可以使如意宋體視覺上更加挺立,另一方面也和如意筆畫的柔軟形成相互依襯的對比關系。
在每個具體筆畫的設計中,考慮到具體筆畫的比例關系和視覺關系,會做一些細微的調整。比如在橫劃的設計中,如意宋體橫劃的右端是由數條圓弧線圍合而成的如意鈍角,左邊是由三條直線組合而成,線性感更強,符合字庫字體的設計要求。在豎劃設計上,如意宋體的豎劃上端是由一條圓弧線和五條直線圍合成;如意宋體改變了傳統宋體字豎劃上端突出的圓角而變為直線角,這樣如意宋體的豎劃在視覺上更加挺立。
萬字始于點,在筆畫點的設計上,應考慮到上點和下點的設計。如意宋體的點是由兩條圓弧線和兩條直線圍合成,點的上端和下端分別用直線進行切割,上端和下端的寬度比例是1∶2。如意宋體保留了傳統宋體字下點的基本特征,只是把傳統宋體“點”尖銳的部分改變為直線相切。是由三條圓弧線和五條直線圍合成,“挑”劃上端和“點”劃下端的比例是1∶2。
其它筆畫的設計上,基本遵循如意宋體筆畫設計的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基本原則。在某些具體筆畫設計上,比如平撇的設計上,如意宋體的平撇是由兩條圓弧線和四條直線相切組成,平撇的左端和右端切面的比例是1∶3。如意宋改變較大的地方是“撇”的圓突設置為同豎的圓突一樣大小,這樣文字更加統一。在回鉤筆畫的設計上,如意宋體回鉤左端和如意宋體的橫劃相同,右端的回鉤是由九條圓弧線組合而成的如意鉤。在設計回鉤的部分時考慮到細節的處理,橫劃與回鉤起筆的寬度與回購的寬度是相同的,例如“宋”、“買”、“賣”、“霞”、“轄”等字,如意宋體改變較大的地方是把“回鉤”的寬度設置為同橫劃的相同的寬度1∶1,這樣文字更加統一。
從上所述,如意宋體最大的特點是改變冗余的弧線,把重心筆劃的橫劃、豎劃用較多的直線表現,點、鉤、撇、捺、提等的筆劃起筆和收筆處運用直線相切,在結構上字懷開放,增大內白,使文字方正,體現漢字獨有的結構和空間韻味。

所謂間架結構是指筆畫的排列穿插組成文字的形勢和規律。如意宋所秉持的設計原則是:上緊下松,左收右放,內緊外松,中宮適中。如意宋體的設計主要從布白、結構角度著手對字體的間架結構以及不同結構的字體進行設計。在結構劃分上,根據漢字的基本結構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其中,合體字又細分為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
布白本是書法術語,指安排字的點畫間架和布置字、行之間空白關系的方法。字的點畫與空白均有繁簡、短長,結體也有大小、疏密、欹正。書寫時必須因字生勢,靈活多變。布白得當,既能使字和字之間產生錯落參差而又呼應協調的藝術效果。
在漢字字體設計之中打破傳統結體方式,采用大字面設計,字懷開放,增大內白,使文字方正,布白勻稱。由于字體中宮放開,字體的實用性也隨之增強,通過放開中宮,使得字符的字面增大,繼而提高文字的可讀性。采用獨創的手法對筆劃進行特殊處理后減少交錯筆處的黑度。(圖4)
獨體字是以筆畫為直接單位構成的漢字,它是一個“囫圇”的整體,切分不開。以漢字“永”為例,永字是獨體字,包含漢字基本八個筆劃,“點”劃頂住田字格的上端,豎彎鉤(左)頂住田字格的下端,橫折撇頂住田字格的左端,捺則頂住田字格的右端。方正標宋體豎劃、撇、捺等筆劃較粗筆劃和筆劃之間比較擁擠,但是結構嚴謹,而如意宋體的筆畫比較細,如果設計組合不好字體會顯得松散。這時,應適當的加粗豎筆劃,以保持字體的黑度。
合體字,顧名思義,是由多個結構單元構成的字。合體字從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包圍結構來展示如意宋的設計規則。每個結構都應區別對待,因勢利導。

圖4 如意宋間架結構示例
左右結構的字體構成規則總體呈現左收右放的格局。不同的左右大小采用不同的方式。左右均分結構,就是把田字格以中心線分割為左右,在字體結構上,字體的主筆豎劃、橫劃安排在田字格的左右,副筆撇、捺、點則可以收放不必受約束。比如麟字是典型的左右均分結構,筆畫繁多,整個字顯得很黑。像這一類字,豎劃不能等寬,要外粗里細,簡粗繁細,左輕右重,主筆粗副筆細,橫劃上細下粗。筆劃越粗越不好處理,因此選擇將部分豎劃變細,如左邊“鹿”字中的豎筆減細為豎劃的四分之三.但“廣”字的部分粗度保持不變;右邊部分的豎劃保持粗度不變。綜合來看即:主筆粗,副筆細 ;外邊的豎劃粗,里邊的細。
左小右大的結構,在設計時可以把田字格均分三份,取其中三分之一。右大者,右不妨獨豐,以右部為主的字,右部可豐滿些,不必過于拘謹。如掖、涵、潺表現得尤為明顯。“掖”字在分配好比例關系后,設計的重點在于“夜”字部分的布局,點和橫劃的位置確定好后,兩個撇斜度有變化,橫折撇的弧度與捺的交叉正好在田字格下端的三分之一處。
左中右結構字體的設計要把握好字體的重心,雖然是左中右三個部分,但是在設計時要在思想上理解左側成為偏旁部首,而右側理解成為除了部首之外的獨立的字,這樣就成了左小右大結構字體。如漢字“瓣”字的設計,設計的難度在于中間“瓜”字,這個字豎劃、豎撇筆劃多,左側的“辛”字作為整個字的部首,站田字格的三分之一,剩下的空間留給右側的字,“瓜、辛”字豎撇、豎、捺的筆畫壓縮變窄。
上下結構又可以分為上小下大結構、上大下小結構、上下均分結構、上中下結構等。所有漢字的部件組合都可以歸類到上述的某一形體結構。上小下大結構的字體應任其下闊,不應拘謹。像罰、茫、霸、焉都可以看出很明顯上緊下松的規律。上大下小結構既是上下結構,又是上大下小的字。上大下小的結構應上面大下面小,如熏和軎,上面占很大部分,并不顯得突兀。上下均分結構是指字體的結構上下比例基本相等,上下均分的字體,要根據其結構微調比例,或大一點,或小一點,靈活應變。上中下結構的字,頭尾伸縮間要停勻,保持字形端正。
包圍結構分為全包圍結構和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的字外框不能寫的太滿,框內四周要適當留空,這樣設計字的比例才比較一致。全包圍字設計的難點是準確地把握外框收放的尺度,把字設計得勻稱。比如 “圖”字是全包圍結構字體,設計這一類字體由“田字格”繼而分割為“九宮格”再一次進行分割,就有了“圖”字的上下左右空間,里邊的字體在“九宮格”中左右對稱。半包圍結構的字,應秉持的是內緊外松的設計原則,布白均勻。

圖5 如意宋字庫設計應用
面對龐大的漢字體系,字庫字體必須有一套完整嚴謹的數據體系。通過專業的字庫設計比如Fontlab studio、Fontforge等可以形成字庫字體的規范,特別是可以通過編碼程序嚴格規范。Fontlab等軟件的優勢是支持直接導入AI或者EPS矢量格式,通過對字體的修改設定更加統一的規范,設定編碼程序,直接生成Opentype 字體。(圖5)
如意宋體是作為一款應用字庫來設計的,它具有識別性強、字型端莊秀麗、和諧優美、便于編排等優點。筆畫上改變了橫豎的粗度對比,使其更容易識別;如意紋的運用恰到好處,既美觀又不影響識別。在設計應用上,如意宋具有比較典型性應用,適合具有文化意蘊和傳統元素的題材,如:婚慶禮品包裝設計、生日禮品包裝設計、民俗網站設計等。如意宋的設計豐富了當下細分的字庫種類,從文化創意的角度,如意宋也拓寬了傳統文化在設計思路和策略上的轉化。字庫作為一種普遍性的設計應用,構架了傳統文化設計與市場應用之間的橋梁。
1.廖潔連.中國字體設計人[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2.Viction Workshop.漢字:漢字設計與應用[M].宋厚鵬譯.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
3.陳嶸.漢儀新人文宋字體設計的方法、過程與展望[J].裝飾,2016
4.李海平.漢字字體設計的春天——從方正悠黑引起的爭議談起[J].裝飾,2016
于偉正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應用設計學院教授
李 娜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應用設計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