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曙光,李朝暉
·臨床醫學·
·短篇論著·
老年冠心病合并腎功能不全行心臟介入治療的臨床價值
劉曙光,李朝暉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老年冠心病;腎功能不全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入住威海口腔醫院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58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齡61~82歲,平均年齡(64.21±3.18)歲,病程3~8年;所有患者均明確診斷為冠心病,并經腎功能等相關檢查確診為老年冠心病合并腎功能不全,腎小球濾過率為30~60 ml/min;短期內使用具有腎毒性藥物的患者、嚴重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均予排除。所有患者均知情告知本次試驗事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年齡、性別及病程等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首先在冠脈造影術前12 h起給予患者水化補液治療[2],采取靜脈滴注的治療方式,以1 ml/(kg·h)的速度滴注0.9%氯化鈉注射液,冠脈造影術后24 h結束靜脈滴注,具有左心功能障礙的患者應減半給藥量;冠脈造影術4 d后行PCI,選用碘克沙醇造影劑,冠脈支架置入術使用2.5 ml/kg造影劑,經皮冠狀動脈球囊血管成形術使用2.2 ml/kg造影劑。PCI術中應用普通肝素50 IU/kg。
1.3 觀察指標 造影劑腎病定義為血管內注射碘造影劑后3 d內,在排除其它病因的前提下,腎功能發生損害,血清肌酐水平升高0.5 g/L(44.2 μmol/L)或比基礎值升高25%。檢測指標包括血清肌酐水平及腎小球濾過率;觀察患者PCI前及PCI后48、72 h腎功能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運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腎小球濾過率、血肌酐水平比較 58例患者PCI后無1例發生造影劑腎病;PCI前的腎小球濾過率、血肌酐水平與PCI后48 h及72 h的腎小球濾過率、血肌酐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者PCI前后腎小球濾過率、血肌酐水平比較(x±s,n=58)
注:PCI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2.2 隨訪調查 患者PCI后經過半年以上的隨訪調查結果顯示,9例(15.5%)患者發生心絞痛,24例(41.4%)患者發生心肌梗死。
冠狀動脈管腔明顯狹窄,粥樣斑塊破裂后極易形成血栓,同時粥樣斑塊使得冠狀動脈發生過度痙攣致使管腔內張力增大,導致心肌供氧減少,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清除,從而產生心絞痛等各種不適癥狀[3],誘發急性冠脈事件。近年來PCI也用于治療老年冠心病合并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但因患者高齡、病情相對復雜、對造影劑的選擇有更高要求,并且既往相關研究不足,制約著PCI的推廣應用。本研究旨在分析PCI應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及安全性,研究中選用了合理種類、合理劑量的造影劑進行PCI,無1例患者發生造影劑腎病,且PCI后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血肌酐水平與PCI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調查結果顯示,老年冠心病伴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肌梗死及心絞痛的發生率較高[4],也提示對于此類患者應高度重視急性冠脈事件的發生。總之,老年冠心病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選用PCI治療的臨床療效確切,耐受性好且不易造成腎功能進一步損傷,值得在臨床上推薦應用。
[1] 李怡,呂豪,張英. 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介入治療安全性及療效分析[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3, 23(20): 89-93.
[2] 苗冬梅,曹瑞華,劉源,等. 老年人慢性腎功能不全對冠心病預后的影響[J].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10, 9(2): 127-130. DOI:10.3969/j.issn.1671-5403.2010.02.009.
[3] 宋麗娟,陳琴. 老年冠心病合并腎功能不全行冠脈心臟介入治療的臨床價值及可行性研究[J].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14): 76-77.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050.
[4] 馮鼎. 老年冠心病合并腎功能不全的臨床特點分析[J]. 中國醫療前沿, 2013(19): 25-25. DOI:10.3969/j.issn.1673-5552.2013.19.0012.
R54
B
10.3969/j.issn.1009-0754.2017.06.028
264200 山東 威海,威海口腔醫院(劉曙光);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內科(李朝暉)
冠心病是老年人中常見的一種心臟病,并呈逐年上升的態勢[1]。近年來有報道顯示,人體腎功能是否損傷與心血管疾病發生概率相關聯,腎功能不全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應盡量避免使用可能損害腎臟的藥物。腎功能不全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球嚴重破壞,使人體在排泄代謝廢物和調節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方面出現紊亂的臨床綜合征[2]。近年來,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是治療冠心病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的優選方案,但其所使用的造影劑可能會對腎功能造成進一步損壞,尤其是對老年患者,故筆者分析PCI應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2017-03-06)
(本文編輯:甘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