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璧玲
【編者按】今年7月25日,安徽省記協在合肥舉辦全省新聞戰線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11· 7”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會。來自全省宣傳和省直新聞單位負責人、一線新聞工作者、共建新聞學院師生代表等48人參加了研討。大家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對新聞輿論工作地位作用作出新概括,對新聞工作者職業追求作出新論述。我們一定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把思想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向”要求上來,把行動落實到習近平總書記確定的“四做”目標上來,以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為根本,以不斷提高服務群眾水平為方向,努力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本期摘登部分發言稿。
2016年1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七個中國記者節到來之際,對全國新聞工作者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四向四做”的要求。這是黨中央對做好新聞輿論工作的明確要求,寄予的殷切希望。我們必須把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作為新聞職業生涯的不懈追求,“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負重托”。
一、堅持舉旗守正,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
習總書記用五個“事關”來闡明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強調了黨媒姓黨的屬性與立場。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是媒體性質和職責使命決定的。新聞輿論工作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就必須增強“四個意識”,旗幟鮮明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擔負起做黨的政策主張傳播者的職責使命,用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在眾聲喧嘩的輿論生態中,發揮黨媒“定音鼓”的作用。近年來,安徽廣播電視臺切實把黨管媒體、黨管新聞落在實處,結合重大主題、重點工程、關鍵節點,精心設置議題,深入解讀和闡釋中央各項方針政策,為國家戰略實施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如,今年安徽廣播電視臺推出專題匯報片《勇闖領跑之路》,受到了省委負責同志的高度肯定;全國“兩會”報道受到了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充分肯定。實踐證明,新聞工作者只有成為黨的理論先行者,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才能充分發揮黨媒的橋梁紐帶作用,讓黨的方針政策宣傳真正在群眾中入腦入心并轉化成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覺行動。
二、堅持導向為先,做成風化人的引領者
記錄時代,唱響主旋律,傳播希望,凝聚正能量,是當代新聞工作者的“天職”。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面對紛亂嘈雜的聲音,主流媒體需要有正確的、統一的聲音,這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事關人民群眾的福祉。輿論導向正確可以引領社會、凝聚人心、推動發展;輿論導向錯誤則會擾亂人心、破壞發展。新聞工作者要始終堅持導向為先,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聽任那些蠱惑人心的言論肆意散布,堅持以正去邪,始終不渝地把輿論宣傳的方向引導到利黨、利國、利民的正確軌道上來。安徽廣播電視臺多年來,始終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作為媒體的生命線,將導向意識貫穿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準確把握宣傳基調和尺度,弘揚主旋律、釋放正能量,壯大主流輿論。讓每一位新聞工作者知道提倡什么、反對什么,歌頌什么、鞭撻什么,熱愛什么、憎惡什么,自覺把輿論導向引領的責任扛在肩上。今年以來,我們以迎接十九大、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為報道主線,開設《砥礪奮進的五年》等相關專欄專題95個;推出敬業奉獻的科技工作者彭壽等一批重大先進典型,進一步傳播好安徽聲音、講好安徽故事、展示好安徽形象,這對把各方思想、力量和行動引領到我省中心工作上來,自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好局面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三、堅持自我提高,做改革創新的推動者
新媒體迅速發展,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受眾接受信息的習慣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如何適應這一變化,切實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這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并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虞愛華在我臺督察調研媒體融合發展時指出:“媒體融合發展是新聞輿論戰線的‘二次創業”,這充分說明在“互聯網+”新常態下,媒體引領社會、凝聚人心、推動發展的使命任務更加艱巨,這是時代賦予媒體必須創新發展的責任使然,也是把握話語權守好輿論陣地的必然要求。作為新聞工作者必須持之以恒抓好新聞采編業務,積極轉變理念,切實提升應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適應新形勢的能力和水平,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媒體融合發展之道,搶占輿論的制高點,贏得主動權。安徽廣播電視臺面對網絡傳播新特點,順勢而為,一方面,通過開展廣播創新欄目評比、地面頻道群“五月行動”節目創新評選等打造名優新節目生產“孵化器”,創作更多有筋骨、有內涵、有溫度、有影響的節目,并積極主動地把傳統媒體優勢向新興媒體延伸。另一方面,不斷強化互聯網思維,通過打造“海豚視界”客戶端,構建融合媒體平臺指揮調度系統,積極謀劃和布局移動傳播終端,及時跟進和運用手機直播、虛擬技術、無人機拍攝等新技術,搶占移動技術發展應用的先機。
四、堅持人民至上,做心系群眾的踐行者
“勿忘人民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永恒主題。”提升宣傳報道的質量和水平,推出無愧于時代的作品,就必須靜下心來,深入基層、接地氣、強底氣,隨時隨地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關切、講有溫度的故事,才可能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根本問題。近年來,安徽廣播電視臺多措并舉扎實深入地推進“走轉改”活動常態化制度化開展。如,自2013年起,我們廣播頻率每年策劃推出《聽見》系列報道,至今共采制報道90多篇,5套頻率300多人次的記者參加。去年推出的“聽見——扶貧正攻堅”系列報道,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2016年第二季度和年度創新節目。通過“走轉改”讓新聞工作者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觀,在思想上進一步樹立群眾觀點、強化群眾立場,在采訪報道中進一步反映群眾愿望、滿足群眾需求,在報道文風上多說群眾的語言、多講群眾故事,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使我們的宣傳報道少了空泛說教,多了真情實感;少了抽象道理,多了鮮活事例,用沾著泥土、帶著露珠、冒著熱氣的優秀作品,畫出最大的同心圓。■
(作者:安徽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