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雷 編輯/公子
命運多舛的頸部淋巴結疾病
文/沈雷 編輯/公子
淋巴結是哺乳動物特有的器官,同時也是機體重要的免疫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產生免疫應答反應的場所。主要功能是濾過淋巴液,產生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參與免疫反應。正常人體淺表淋巴結很小,直徑多在0.5厘米以內,表面光滑、柔軟,與周圍組織無粘連,亦無壓痛。淋巴結的突然腫大提示了人體的健康情況異常,猶如戰場上的狼煙,長城上的烽火。


▲ 上圖是患者甲狀腺癌頻繁淋巴結轉移,屬于難治性甲狀腺癌。紅色圈內便是轉移腫大的淋巴結,范圍涉及頸部頦下,頜下,頸側區,胸骨旁及腋下。
頸淋巴結炎分為急性頸淋巴結炎和慢性頸淋巴結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齲齒、咽炎、口腔炎、外耳道炎等炎癥引起。淋巴細胞為了殺滅細菌產生淋巴因子和抗體,導致淋巴結內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反應性增生,使得淋巴結腫大,稱為淋巴結反應性增生。若化膿性細菌通過淋巴引流途徑擴散,蔓延到所屬引流區域的淋巴結,造成淋巴結感染。病原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為主,少數為銅綠假單胞菌和大腸埃希菌。在人體抵抗力下降時容易發生本病。慢性淋巴結炎常由急性淋巴結炎治療不徹底、原發灶未解除或機體抵抗力差演變而來。若長期營養不良、貧血或其他慢性疾病致抵抗力明顯下降,那么感染細菌后易發生淋巴結炎。
患有淋巴結炎之前往往疲勞乏力,當繼發淋巴結炎嚴重后更可能伴有畏寒、發熱、食欲減退、精神不振、全身不適等癥狀,嬰幼兒甚至出現蜂窩織炎表現,炎癥重。原發感染病灶同時帶來不適,例如咽痛、吞咽疼痛、喉痛、咳嗽、牙痛等。常見的扁桃體炎和齲齒可導致頜下淋巴結炎;頭皮感染引起枕后、耳前、耳后淋巴結炎;門齒、舌下感染引起頦下淋巴結炎。頸部體檢可以發現一側或雙側頸部淋巴結腫大,可有壓痛,質中,表面光滑,可活動。腫大淋巴結數目及大小不一,多為蠶豆到拇指大小。急性淋巴結炎局部常有紅腫、發熱、疼痛。慢性淋巴結炎急性發作時癥狀同急性淋巴結炎。經抗感染治療后淋巴結縮小,但仍可摸到,可活動,無壓痛。

▲ 上圖是切除的腫大淋巴結,術后病理明確淋巴瘤。腫大的淋巴結失去了正常的形態,表面質地脆,結構失常。

▲ 上圖是切除的轉移淋巴結,因為數次術后頸部粘連炎癥,轉移淋巴結廣泛存在,肺部轉移。只能盡可能地切除之后行碘131內放射治療。

▲ 上圖是患者頸部發現腫塊1年多卻未重視。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已經壓迫了同側的頸內靜脈,手術行全甲狀腺切除,同時頸側區淋巴結清掃。
化驗血常規可以發現白細胞計數的中性粒細胞增高。頸部B超檢查有助于了解淋巴結的部位、大小、數目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治療主要針對原發感染病灶,抗感染、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腫脹淋巴結炎癥局限形成膿腫,及時切開引流。
除炎癥導致的淋巴結良性腫大,對于惡性情況還要注意原發的淋巴瘤和淋巴結繼發性惡性腫瘤轉移。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主要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全身各組織器官均可受累。伴發熱、盜汗、消瘦、瘙癢等全身癥狀。可分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NHL發病率遠高于HL,根據NHL的自然病程,可以歸為三大臨床類型,即高度侵襲性、侵襲性和惰性淋巴瘤。根據不同的淋巴細胞起源,可以分為B細胞、T細胞和NK細胞淋巴瘤。局部表現包括淺表及深部淋巴結腫大,多為無痛性、表面光滑、活動,捫之質韌、飽滿、均勻,早期活動,孤立或散在于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晚期則互相融合,與皮膚粘連,不活動,或形成潰瘍。所以,若是淋巴結腫大前或同時出現發熱、瘙癢、盜汗及消瘦等全身癥狀需要警惕淋巴瘤的可能。若是明顯懷疑或不能除外該疾病時,就需要外科醫生行頸部腫大淋巴結切除活檢。通過病理科醫生給出明確診斷、免疫分型。
甲狀腺病專科最多的惡性腫瘤手術便是甲狀腺癌,該疾病的特點便是早期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手術時機早,往往淋巴結轉移僅僅毫米級或是顯微鏡下才能明確。但仍然還是會遇到很多淋巴結轉移病灶腫大、粘連明顯的情況。
之前我院血液科收治了一位13歲男孩,長期高熱伴消瘦。抗生素輪番上陣都無效,血液學檢查,骨髓穿刺無法明確診斷,影像學檢查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尤其以右側鎖骨上第五組淋巴結明顯,同時伴有觸痛。我直接局麻切除一枚腫大淋巴結送病理科化驗。病理結果揭曉:組織細胞性壞死性淋巴結炎,又稱菊池病,是一種非腫瘤性淋巴結增大性疾病。本病在日本報告很多,最早也是由日本的兩位醫生提出,約占頸部淋巴結活檢的3%~9%。患者多見于青春期,常見年齡在10歲~30歲。誤診率極高,上個世紀該疾病誤診率幾乎100%。明確診斷后,該男孩使用激素和球蛋白治療,體溫兩天后恢復正常,隨訪1年未見復發。
頸部淋巴結腫大是臨床常見的病癥,也是病理科最常檢查、診斷的病變之一。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十分復雜,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可見于多種疾病,有良性,也有惡性,故還需要重視淋巴結腫大的原因,擇善法、謀佳策對待之。

▲ 上圖為菊池病淋巴結。

沈雷
上海市東方醫院甲狀腺病專科主治醫師,醫學碩士。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2011年參加工作,專注于甲乳疾病的治療。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參編甲狀腺腫瘤外科著作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