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湯葳 編輯/一帆
哮喘專病門診,連接哮喘患者和專病醫師的橋梁
文/湯葳 編輯/一帆
哮喘是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進行長期預防性治療,以控制反復急性發作和防止演變成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臟病。因此,目前的各大醫院呼吸科往往會組織在哮喘診治方面擅長的專科醫師開設哮喘專病門診,以更好地幫助患者管理好這項慢性疾病。
在哮喘專病門診就診中,醫生會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先對患者的當前哮喘控制情況進行評估,將患者分為疾病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根據控制的水平對患者的每日用藥制定調整方案(疾病控制已經超過3~6個月的可酌情減少預防性用藥的種類和劑量;部分控制的患者可部分上調或者維持原長期治療方案的用藥種類和劑量從而達到疾病完全控制;未控制的患者則必須立即給予調整治療方案,制訂家庭預防性治療計劃,以免患者出現哮喘急性加重,并更為密切地隨訪)。所以,哮喘專病門診在哮喘管理中的作用非常巨大,患者該如何更好更巧妙的與專病門診醫師配合,更快并持久的維持自身疾病的控制呢?
貫徹執行正確治療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病情。建議患者可以記錄哮喘日記,逐日或每周2~3次,記錄自己哮喘癥狀變化的情況、用藥情況及遇到的各種問題,如有可能用峰速儀(即簡易肺功能儀)測定并記錄逐日最大呼氣流速(PEF)變化,每個月與醫生聯系一次,以便醫生了解病情演變,并據此每3~6個月重新作病情評估,以調整長期預防治療方案。
哮喘長期預防治療的目標是:①慢性哮喘癥狀減輕或消失;②哮喘急性發作次數減少及癥狀減輕;③無哮喘急診就醫的情況發生;④按需使用速效支氣管擴張劑;⑤恢復正常活動能力,包括運動;⑥PEF值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晝夜變化率<20%;⑦未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如果經一段時期治療未能達到上述目標,應隨時與醫生聯系,共同探討,查找原因。治療無效的原因可能包括:①診斷不正確,喘息癥狀是由其他疾病引起;②病情嚴重度判斷不正確,未能采用與病情相適應的計劃治療方案;③未能堅持執行長期計劃治療方案或未能掌握用藥方法;④發生并發癥,如氣胸、繼發下呼吸道感染等。
哮喘長期治療過程中,可能有各種因素觸(誘)發哮喘急性發作,可根據原訂計劃治療方案,自己初步判斷發作嚴重程度及吸入速效支氣管擴張劑(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并及時與醫生聯系或到醫院就診,取得指導和進一步治療。
某些哮喘專病門診還進行哮喘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比如對過敏性哮喘患者采用特異性免疫治療(即脫敏治療),對難治性哮喘患者采用內鏡治療(即支氣管熱成型術),哮喘患者還有機會參與更多哮喘新藥的臨床觀察(如目前國際上哮喘的最新抗體治療),以達到更個體化的哮喘控制的目標,改善預后。

湯葳
女,醫學博士。現為上海瑞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全國變態反應學會委員、上海醫學會肺科學會委員、上海醫學會變態反應學會委員兼學會秘書、上海哮喘聯盟秘書。作為瑞金醫院首批特色專病門診之一——哮喘特色專病門診的主要負責醫生,主要專業特長為支氣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氣道疾病的診治,以及變應性哮喘的綜合性診治。
專家門診時間:周一下午、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