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超
(太原學院,太原 030032)
反奢靡之風的對策探討
孟超
(太原學院,太原 030032)
奢侈浪費、盲目攀比、揮霍無度、及時享樂的奢靡之風正在社會中盛行,奢靡之風的危害是不可忽視的。只有認真研究防范奢靡之風的對策,才能減少它對黨、對國家的侵蝕,實現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
奢靡之風;艱苦奮斗;對策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也明確提出反對“四風”,告誡全黨全國要反對“奢靡之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四風”現象得到很大遏制,但是社會上的奢侈浪費、揮霍無度、及時享樂的奢靡之風依然不在少數。當只有認真研究防范奢靡之風的對策,才能減少它對黨、對國家的侵蝕,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
奢靡之風蔓延是病態的社會形態,容易消磨人的斗志、造成社會不公、引發社會沖突。因此,制定約束奢靡行為的大政方針和黨紀國法刻不容緩。
1.加強黨紀國法建設,加大對奢靡行為的處罰力度。中央紀委十八屆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痹邳h紀層面,健全黨的紀律和監察制度,把民主生活制度落到實處,尤其要做好黨員領導干部權力尋租的檢查監督工作,并隨著經濟與社會發展,根據新出現的違法亂紀行為不斷豐富黨的紀律和監察的規定,讓每名黨員不敢觸犯“反奢靡之風”的紅線。在國法層面,不僅要結合保護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以及保護糧食的法規制度上出重拳,完善資源與環境保護法,使全體公民不敢以經濟發展或奢侈消費之名浪費國家資源、浪費糧食;而且要結合經濟發展和消費制定相關法規。
2.通過制定政策,約束奢靡行為。首先,黨和國家必須立場堅定地反對奢靡行為,大力營造艱苦奮斗的環境和氛圍。關鍵是要在黨員領導干部中強化韜光養晦、艱苦奮斗的意識,在各級政府部門中進行以艱苦奮斗為標準的量化評比,在人民群眾中弘揚艱苦奮斗的生活理念。其次,加強審計力度,遏制公款消費。在黨員領導干部中定期進行財產公示并利用網絡和新聞媒體對全社會進行公布,引入外部審計對黨政軍領導干部和國企經理等管理人員進行任期審計;在政府和國企實行外部審計并對社會進行公示,讓人民予以監督;定期對高檔消費場所進行檢查監督,通過制定政策定期對其進行賬務清查,杜絕公款消費。最后,將銀行征信中心的適用范圍擴大,利用個人信用征信系統約束奢靡行為。
黨員干部若只是注重追求物質需求,講排場、擺闊氣,紙醉金迷,自我滿足,有所謂的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必然會削弱奮斗的意志,導致動力不足。甚至,棄黨性原則,不作為或胡作非為滿足個人巨額花銷,濫用職權,產生權錢交易,突破道德防線,游走法律邊緣。奢靡之風不禁,危害心靈,勢必摧毀其意志。
1.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人心正,則行正,而正心即修心。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性,使人不愿奢靡,是從根本根治奢靡之風的手段。反對奢靡之風,保持黨員干部的政治本色、加強黨性修養應為關鍵,這是全體黨員旗幟鮮明提倡艱苦奮斗、反對奢侈浪費的必要舉措。黨性修養是黨員本質的改造,指黨員干部能夠積極地用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權力觀、事業觀來改造自己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質與知識技能等,以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并把以人為本作為基本觀點等。通過黨性修養,黨員干部應從思想上繼承優良傳統和中華美德,使自己成為真正的無產階級優秀的共產黨員。
2.糾正黨員干部在思想觀念上的誤區。大力提倡勤儉節約,不盲目攀比。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異化,美丑不分,黑白倒置,歪曲了社會主義榮辱觀。有些黨員干部不顧自身收入水平的高低,盲目跟風,追求高端產品、高端服務的奢侈消費。有些人甚至認為“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對于我們這一代衣食無憂的人來說早已過時,無須再繼承和發揚,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應加強對黨員干部艱苦奮斗與勤儉節約的意識教育,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美好品德,對待奢靡、享樂、拜金等錯誤的思想應該嚴厲制止,遠離當前滋長蔓延的奢靡之風,用艱苦奮斗來驅散奢靡之風。
3.消除自滿情緒,增強憂患意識。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我國56個民族,13億多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共同奮斗創造了今日國家富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幸福生活。共同創造美好家園,需要我們堅守共同的理想信念,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努力奮斗。但是,有些黨員干部在中途掉隊,思想意識方面開始出現滑坡。在非戰爭年代,不能經受糖衣炮彈的洗禮。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得過且過,不思進取,毫無憂患意識;不注重身心健康消費,奢華浪費,驕傲自滿,好逸惡勞。官員為了提高自己所謂的威望,不講求實事求是,不能夠踏踏實實辦事,而是通過高消費、大排場、鋪張浪費突出自己的政績。這種只顧滿足物質需求而忽略精神需求來實現自我價值、驕傲自滿、缺乏憂患意識的思想,使奢靡之風蔓延。
中央紀委采取多種方式多種渠道接受群眾對于黨員干部“四風”問題的投訴舉報。建立網站、手機客戶端等方式已被大眾普遍認可。通過中紀委監察網站和手機客戶端設立舉報平臺,可運用文字、圖片、視頻隨時反映身邊的“四風”問題,使群眾參加監督更加方便有效快捷。政府利用新聞、網絡和街頭巷尾的標語搭臺倡導艱苦奮斗,體現了黨和國家反對奢靡之風的堅強決心。
總之,在我國飛速發展的時候,不僅需要全黨重新重視韜光養晦的國策、繼續堅持艱苦奮斗的黨風,而且需要國家站在生死存亡的高度制定反對奢靡之風的國家政策、引導群眾繼續艱苦創業。只有在艱苦奮斗的理念下治國理政,帶領人民群眾干事創業,黨的事業才能永續發展,才能使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得到有效保障,才能使全民共享改革的紅利,才能使國家早日實現小康,奔向發達。
[1]管仲.管子·八觀[M].北京:時代文藝出版社,2008:83.
[2]葉舟,魏風蓮.中華名句智慧大全集[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0:102.
[3]朱良鈺.淺議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對政權的危害性[J].社科縱橫,2014,(7).
[責任編輯 陳 鶴]
C912.6
A
1673-291X(2017)22-0187-02
2017-02-18
孟超(1986-),女,山西文水人,教師,從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