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露露
(江西財經大學,南昌330013)
淺談我國中小企業的成本控制
魏露露
(江西財經大學,南昌330013)
中小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有助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繁榮與發展。成本控制活動存在企業經濟活動的整個生產鏈環節。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幫助企業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并增加收益,取得成本優勢進而提高企業的行業競爭能力。現將對中小企業成本控制活動研究的必要性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跳脫認識的誤區;培養創新型成本控制理念;戰略管理與成本控制相結合;完善考核激勵制度,培養員工積極性等改進措施。
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競爭力
(一)對中小企業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近幾年,中小企業發展增速提高,對國民生產總值的影響日益顯著。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度,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已經超越5 000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中小企業創造了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零售額占59%,納稅比重超過50%,提供就業機會超過80%。目前,跨國經營有300多萬家,而其中僅中小企業就高達240多萬家。中小企業快速發展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和就業問題,有效緩解了勞動力供需矛盾,從而保證了社會穩定和國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二)對成本控制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企業的最終目標是盈利。企業為實現該目標不僅需要質量過硬的產品和行之有效的營銷,還需要加強對產品的控制和監管。成本控制活動是企業生產活動中不容忽視的部分,它影響著企業的利潤取得和未來發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國現行的經濟體制下,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成本控制也成了衡量一個企業競爭實力大小的重要指標。企業進行成本控制的時候,應當使得整個企業的資本得到合理且有效的利用,盡量的降低成本,將企業盈利最大化。但成本的控制也應把握好“度”,應保證產品的質量不受成本控制活動的影響。
(三)對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中小企業內部機制落后,成本控制的意識比較淡薄,在成本控制層面一直采用傳統的成本控制方法。因此,現存的成本控制機制不能有效的反映出企業整個生產流程存在的成本控制問題,這一現狀阻礙著中小企業的發展。[1]
通過對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問題進行研究,能夠進一步折射對中小企業現存的成本控制問題,有效的完善企業的成本管理體系,提高核心競爭力,降低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從而進一步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進程。因此,對中小企業的成本控制研究就顯示出其必要性。
(一)片面追求“規模經濟”
一般來說,成本是衡量成本管理是否有效的標準。因此,許多中小企業在這一標準的導向下盲目的追求“生產低成本”。為追求“規模經濟”大幅提高產量,意圖分攤固定性的生產費用,在保證銷售量的前提下提高生產收益。但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存在明顯不同,很難取得規模效益。雖然通過提高產量可以使企業的短期利潤提高,但從長遠來看,并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同時,企業沒有考慮市場需求和消費者的偏好,盲目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把成本轉至期末存貨中,短期利潤可觀但并非長久之計。隨著時代的發展,消費者的需求也發生了改變,企業應該逐漸從生產導向型企業發展為消費導向型企業,而不是盲目提高產量。
(二)企業管理制度不完善,員工積極性不高
中小企業成本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實踐性不強,制度不完善。在這種企業大環境下,員工對成本控制的概念意識性不強,覺得成本管理只是幫助老板”省錢”,而與自身利益無關,所以積極性不高,參與意識差。企業非財務部門人員存在認知上的錯誤,認為企業進行成本控制是財務部門的職責,不懂“財務和成本”的“外行人員”無法參與其中。更不用說那些負責生產產品,完成生產任務的車間基層人員,所以企業上下對成本控制的意識淡薄。
(三)企業成本控制流于形式
我國的中小企業由于歷史和家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內部的制度管理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人才的匱乏導致了中小企業的制度落后和管理效率低下。而在我國的中小企業中,一個不容忽視的現狀就是家族成員集中參與公司運營,這些“裙帶人員”普遍存在文化素質不高,缺乏企業管理經驗的問題。因此,成本控制活動很難得到有效的執行。[2]同時,人員關系的復雜性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矛盾的產生,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的風險性,也使得企業的成本管理活動很難落到實處。
(四)缺乏信息化管理理念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管理理念的不斷創新,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對內部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引入信息管理的理念。但這種思想在我國中小企業中還未引起管理者的重視。而且,在成本管理領域的計算機還沒有得到廣泛應用,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的成本管理仍處于人工操作階段,信息處理方法落后,傳輸速度慢,嚴重影響了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水平。
(一)跳脫認識的誤區
中小企業經營失敗的根源大部分是由于企業內部控制的薄弱,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企業應當跳出以下誤區,一是要跳出“控制成本支出就是成本控制管理”的誤區,如果企業增加投入成本能夠有效地改進質量,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進而獲得更高的收益的話,那么該項成本支出就是有效且必要的。因此,產品成本并非越低越好,企業不能盲目減少成本,企業應當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對成本支出進行控制。通過合理的成本調整,使成本的總額最優化,從而達到成本控制活動的目的。二是跳出“成本控制應當越集中越好”的誤區。管理活動過度集中會導致管理活動僵化,降低管理效率。企業應避免成本集中造成控制活動失效。同時,中小企業本身的特點也限制了其通過規模生產獲取成本優勢。三是跳出“成本控制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內涵與實質”的誤區,防止職責不到人,目標不明確,無考核的現象,應將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實處。四是走出“重罰輕賞,成本控制管理只有處罰”的誤區。防止將成本控制完全體現在懲罰力度上,而忽視了獎賞的力量,防止因為以罰代控而迷失了企業的控制目標。
(二)培養創新型成本控制理念
國家大力扶持技術研發企業和高新企業。對企業進行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提供了便利條件。中小企業應當發揮技術創新優勢,用技術創新代替擴大生產取得成本優勢。[3]通過技術創新,企業可以改良升級產品的質量、外觀、性能和工藝流程等,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出滿足市場的需求和消費者偏好的產品,從而幫助企業取得競爭優勢。創新就意味著用“高效”代替“低效”,用“技術”代替“成本”,為企業獲取更高的收益。中小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充分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將創新因素納入成本控制體系中。
企業應當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技術創新觀念,建立成本管理的新體系。在創新型觀念的引領下不斷地改進生產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尋求最優成本。同時,創新型觀念符合新時代“節能減耗”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企業形象,形成潛在的競爭力。創新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在資源受限的基礎上取得競爭優勢,即通過較低的生產成本獲取更高的收益和市場份額。
(三)戰略管理與成本控制相結合
中小企業應當擺脫傳統成本觀念的桎梏,立足長遠,以謀求長遠發展為目標,選擇適合企業的成本管理策略。企業應在充分了解本公司面臨的外部環境和發展運營實際的基礎之上,審慎地選擇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企業的成本控制應當是整個價值鏈全過程的控制。企業可以通過橫向和縱向的價值鏈分析,發現現有的成本控制系統的問題。通過橫向價值鏈分析找到自己相對于競爭對手的成本劣勢,通過縱向價值鏈分析找到生產各環節成本問題,進而確定企業的競爭戰略和營銷策略。[4]
(四)完善考核激勵制度,培養員工積極性
員工是企業的生產力,員工素質是企業一項最重要的資源,因此加強員工的素質教育,也是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之一。加強對每一個員工的教育培訓,為每一個員工的發展提供機會,使每一個員工都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只有這樣,成本控制活動才會有效。
1.加強成本控制理論教育
中小企業應當加強對企業責任人和相關人員的理論教育,提高領導者的基本素質。把成本控制與簡單地降低交易成本的關系作為學習的重點內容,加強對成本控制管理活動的把控力度。
2.完善薪酬制度
中小企業應當逐步完善薪酬激勵制度,將員工的薪酬與績效掛鉤,不斷培養內部人員的責任意識,提高積極性,不斷調動內部人員的工作熱情。通過一定的獎勵加強員工對于成本控制活動的關注程度。一旦企業員工開始重視這項管理活動,那么企業成本控制管理活動的成功開展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3.加強培訓教育
對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相關技術與統計人員、企業成本管理相關負責人進行必要的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培訓應分階段,在成本管理的開始階段,應當以實際操作培訓和交流為前提,尤其要加強對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相關概念、應用方法的學習。此外,內部人員應了解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成本控制的結構和實際運行情況,根據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相對完備的成本控制體系,增強各責任單位之間成本控制理論的交流,相互學習并取長補短。最后,綜合考慮各責任單位內部人員多方面的想法和建議,進一步完善企業的成本控制管理體系。
(五)建立系統化的成本控制體系
1.建立專門的成本控制文件管理制度。
2.預先制定好成本控制活動流程。
3.制定成本控制的目標。
4.制定具體的可操作的計劃。
5.明確各部門崗位的職責要求。
6.將責任目標下放到各個責任單位。
7.各個責任單位根據責任目標與計劃開展工作。
8.檢查行動的實施情況。
9.整理、分析所采集的數據。
10.評價行動實施的效果。
11.整理數據,形成書面文件并存檔。
12.不斷改進提高,后期定期反饋。
[1]陸春芬.淺析成本控制在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商貿,2014(11).
[2]王 勇.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 (5).
[3]賀 蓉.加強成本管控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探析[J].中國經貿,2015(16).
[4] 冉楚云.企業產品成本核算新制度解析[J].財會月刊,2014(2).
[責任編輯:王 鑫]
F275.3
A
1005-913X(2017)07-0142-02
2017-06-02
魏露露(1994-),女,山東菏澤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