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建平
河北清河:升級重塑“軟黃金”產業鏈
文/張建平
▲顧客在清河縣羊絨小鎮一家羊絨制品店選購羊絨服飾(圖/新華社)
9月26日,第二十四屆中國清河國際羊絨及絨毛制品交易會在清河羊絨小鎮開幕,吸引了國內外羊絨、羊毛行業的中外客商2000余人參會。
羊絨素有“軟黃金”之稱。20世紀80年代,河北省清河縣就因羊絨而聞名海內外,羊絨產量占全國的半壁江山。既非羊絨原料出產地,也非羊絨制品終端消費市場,30多年來,面對市場的千變萬化,清河縣如何使這一產業保持長盛不衰?
▲顧客在清河縣羊絨小鎮一家羊絨制品店選購羊絨服飾(圖/新華社)
在宏業羊絨公司生產車間,每條48米長的生產線上僅有1名工人在輕松地工作著。“其實,在電腦操控板上輸入所有程序,輕輕一點,機械便會不停地生產,工人只是負責將瀑布般的羊絨紗線中斷頭掉線的接上。”公司老板馮子宏拿起頭發絲細的紗線說,“這個車間里像這樣的生產線有7條,全部從意大利進口,裝備技術水平達到國際一流。用這些設備紡出的200支精紡高支羊絨紗填補了國際空白,織出的羊絨T恤在歐洲市場很受歡迎,一件可賣到800歐元。”
近年來,清河縣的羊絨企業根據市場所需,積極實施有效供給,從初加工到羊絨紡紗再到羊絨制品,有針對性地提供高科技含量的優質產品。目前,清河第一代羊絨創業者50%開始去老產能增新設備,進行轉型升級;20%初加工從業者開始進行科技創新,著力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如宇騰羊絨公司通過對原來羊絨分梳機械的改造,發明聯合梳絨機,在生產效率提高3倍的情況下,分梳技術也大幅提升,梳出一級羊絨長度普遍達到38毫米以上,且含粗率低于萬分之一,含雜率低于萬分之二,成為國內珍貝、春竹等知名企業以及勞羅皮婭娜、比爾纖紗等國際品牌的穩定供應商。
2010年至2015年期間,清河羊絨產業增上羊絨紗生產線70條,電腦橫機3000臺,形成年紡紗7500萬噸、織衫16萬件的生產能力,整個羊絨產業產值達160億元。羊絨初加工占有率由過去的65%下降到45%,深加工由10%提升到25%,這一降一升折射出清河羊絨轉型升級初見成效。未來五年,作為“羊絨之都”的清河要從全球最大的羊絨分梳及紡紗基地發展為集制度與技術創新、高端制造、時尚引領等于一身,具有顯著示范效應和強大匯聚引力的世界“絨谷”。
“雖然30多年的發展使清河羊絨做到了‘大而全’,但品牌影響力不強、專業人才匱乏、科技創新不夠使產業發展后勁不足。”清河縣委書記劉彥濤說,提升羊絨產業的運行質量,必須由量向質轉變,運用品牌、科技、時尚來激發羊絨產業的最大價值,叫響區域品牌影響力。
▲在羊絨大衣生產線上忙碌的員工(圖/新華社)
走進清河縣正在加速打造的中國首個“羊絨小鎮”的核心區,時尚風情街、摩登女郎雕塑、羊絨設計中心、羊絨時尚館處處凸顯著時尚元素,這里定期舉辦的羊絨時裝展發布著最時尚前沿的羊絨顏色及流行趨勢,成為全國羊絨時尚發布中心。“這里除發布全國羊絨色彩流行趨勢外,還搭建起了企業與設計師溝通交流的平臺,吸引了9名國內一流羊絨服飾設計師入駐,幾年來累計發布新款服飾3000余款,服務中小企業150家,已成為引領羊絨服飾時尚界的前沿陣地。”羊絨時尚館負責人王忠杰如是說。
沒有研發能力就只能做代理或代工,賺一點辛苦錢。維力斯羊絨公司作為一家后起之秀,在產品研發投入上十分舍得。他們和中國紡織大學、北京服裝學院合作,并花高薪聘請意大利設計師,每年投入上千萬元進行新品研發設計,徹底解決了羊絨衫愛起球、有靜電等業內技術難題,還發明出防縮水、防蟲蛀、防油污的高級羊絨衫,深受國外市場青睞,每年的國外訂單達到3000萬元。
如今在清河,如何利用科技使“軟黃金”制品賣出實金價,已成為政府和企業共同關心的問題。為進一步引導和扶持羊絨產業創新,清河縣政府聯合天津工業大學、武漢紡織大學等高校的科研機構,組建了河北羊絨產業技術研究院。一年來,研究院共研發新工藝、新技術6項,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進行推廣應用5項,推出新款羊絨制品2000余款,引導企業差異化發展,形成一店一品的時尚風格。
“領子要半高領,袖子要泡泡袖……”前段時間,紅太羊絨制品公司電子商務中心的李凱在電腦上收到顧客的個性化定制信息。隨后,他通過網絡將信息發給研發中心,研發中心完成設計后又傳給工廠,工廠將設計數據輸入橫機的電腦板……2小時后,一件符合客戶要求的羊絨衫便成功下線,“加上后整理,最多也就4個小時,一件個性化定制的羊絨衫便可面世。”李凱自豪地說。
研發設計網絡化、采購銷售智能化、生產管理信息化……一根網線使清河羊絨生產方式和銷售模式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在清河縣的羊絨制品市場,電商培訓中心、設計研發中心、電子商務創業園、大大小小的電商供貨門店,再加上物流等配套企業,使這里形成了特有的電商生態圈,構建起全新的銷售鏈。該市場百家經營戶中,80%以上開設網店或參與網店供貨,衣尚、華家那等線上線下聯動發展品牌企業競相涌現,酷美嬌、喜洋洋等網絡知名品牌接連誕生。2016年,清河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5億元,帶動羊絨產業銷售額逆勢增長。
“可以說,互聯網已滲透清河羊絨產業鏈各個環節,開始對整個產業鏈進行整合再造,引領整個行業加快轉型升級。”清河羊絨制品市場管委會主任孫連嶺表示,迎來“互聯網+”時代的清河羊絨,開網店、做電商將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從源頭到末端,更深層次的羊絨產業鏈改革和創新將全面掀起,這張網將為整個“軟黃金”產業構筑起一條健康、完善的“黃金鏈”。(據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