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方文+李建文+詹仰華+黃勇
廣東化州笪橋鎮將“非遺”項目企業化運作,以“公司+基地+農戶”和“農民合作社”的生產、經營、銷售模式,拉長了“非遺”項目產業鏈條。
“笪橋黃瓜干”“笪橋隔水蒸雞”是廣東省化州市笪橋鎮的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價值正在以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速度增長,“非遺”項目產業化促進了笪橋鎮脫貧致富。
笪橋鎮位于廣東省化州市西南部,地處化州、吳川、廉江三市六鎮交匯處,是聞名遐邇的“黃瓜之鄉”。全鎮總面積94.6平方公里,下轄13個村委會和一個居委會,有146個自然村,2016年總人口5.2萬人。地形地貌以平原丘陵為主,氣候溫和濕潤,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這里不但種植黃瓜面積廣闊,而且生產制作的黃瓜干素來以“清甜、脆口、芳香”而聞名。
自從2008年“笪橋黃瓜干、笪橋隔水蒸雞”制作技藝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以后,笪橋鎮將“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生產、加工、銷售,融會貫通到鎮域經濟、觀光體驗、地域文化發展當中,農旅產深度融合,形成了農業強大、農村美麗、農民富裕的良好局面,社會民生得到較大改善。
一條“黃瓜”助農增收致富
笪橋鎮百姓種植黃瓜歷史悠久,加工制作黃瓜干從明末清初開始,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了。人們加工制作出來的黃瓜干色澤金黃,清甜味美,十分脆口,芳香四溢,深受青睞。
笪橋黃瓜屬葫蘆科植物,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以春季產量最高。近年來,笪橋鎮黨委、鎮政府大力招商引資,做大做強“一條瓜”后加工產業,采用“公司+農戶”的形式推廣黃瓜生產與加工,充分調動當地農民種瓜的積極性,使黃瓜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形成基地化、規?;?、產業化。
近10年來,笪橋鎮出現許多黃瓜種植專業戶和收購黃瓜干專業戶,形成一條“惠農富農”產業鏈。村民自發成立種黃瓜合作基地(社)150個,黃瓜深加工工廠5家,黃瓜專業銷售公司30多家,惠及良光鎮、楊梅鎮等50多個自然村,近10萬人口。一條“黃瓜干”帶動3個鎮近半數的農民致富,年均每戶年收入多達20多萬元,少的也有七八萬元。產品遠銷廣西、海南及港澳臺等地,供不應求。
笪橋鎮山沖村瓜農鐘廣權對“笪橋黃瓜干”最有感情,一家五口就是靠“黃瓜干”養活的。他說:“1985年退伍后,沒一技之長,只能操祖業,種黃瓜制黃瓜干,一種就是30多年。種黃瓜很辛苦,但申遺后價錢翻幾倍,甚至十幾倍!苦一點也是甜的。”他還表示,每季種黃瓜5畝,一年四季,每畝產值1萬多元,一年有25萬元左右收入,改變了他的境況。
據悉,笪橋村有18個自然村,1100多戶,80%的農戶都種黃瓜,人均年收入超3萬元。
市級非遺項目“笪橋黃瓜干”制作技藝傳承人吳福權介紹:“去年我種了8畝地,只種三季,收入30多萬元,除了勞動成本純利潤18萬多元?!眳歉嘀钢矍靶律w的三層樓房說,“這棟洋樓就是我種黃瓜致富后蓋的,我們都叫黃瓜樓。由于政府引導得好,我們村有幾百戶都和我一樣,種瓜蓋起了樓房,過上了好日子?!?/p>
據了解,“笪橋黃瓜干”產業化發展后帶動了笪橋黃瓜干的銷售隊伍。鎮內多了10多家收購專業戶和從廣西、海南來笪橋的黃瓜干收購點。每家年收黃瓜干20萬~30萬斤,每年創收80多萬元。笪橋收購商鐘亞麗說,今年她收了4萬斤,經過精包裝,每斤加10元銷售,毛利潤40萬元,黃瓜干品質好,成為搶手的暢銷貨。
一只“隔水蒸雞”美名傳四方
笪橋鎮柑村葉記家庭養殖農場,是廣東省200家重點家禽養殖場之一,果園占地300多畝,2017年出欄成品山地雞15萬只,創收900多萬元?!绑螛蚋羲綦u”傳承人葉火平說:“我除了經營好笪橋鎮葉記隔水蒸雞店外,如今又在化州市內開了一家分店,解決就業70多人。”
據了解,自2008年“笪橋隔水蒸雞”制作技藝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以后,笪橋鎮政府制定了多項措施幫助農戶養山地雞,與化州市畜牧部門建立合作關系,加強“笪橋隔水蒸雞”的原產地和品牌管理。
笪橋鎮從“葉記笪橋隔水蒸雞”為代表的單一產品飲食酒家開始,經過幾年已經發展成為擁有200多家專營笪橋隔水蒸雞店的鎮,這與該鎮致力“非遺”項目保護和傳承是分不開的。笪橋鎮積極打造鎮特色的“拳頭”產品,發揮“笪橋隔水蒸雞”的品牌效應,扶植鄉鎮果農種植戶養雞。全鎮與周邊鎮果農養雞專業戶200多家,月出欄雞48萬只,月創收2800萬元,有效地助力脫貧攻堅。
以“非遺”創造美好新生活
“過去,我們鎮的土地都是以種植長期作物為主,如何走出一條‘人有我優,人優我特致富之路,鎮里幾屆班子都是作為本屆的重點工作來抓?!?笪橋鎮黨委書記吳春壯說。他表示,自2008年“笪橋黃瓜”申遺后,價錢翻了六七倍。笪橋鎮農業品牌確定,品牌效應產生,農民收入多,積極性高。2018年,笪橋鎮將與華南農業大學合作建立以農業觀光為主題的莞塘9500畝高效笪橋黃瓜示范園,來融合近10年笪橋黃瓜產業的發展趨勢,開發笪橋黃瓜農旅融合的新模式,在種瓜制瓜的長效機制中拉長產業鏈條。他還說,鎮里計劃每年提供種子和技術再扶持200~300戶困難群眾種植黃瓜深加工。
據悉,笪橋鎮2013年以來共投入300多萬元對全鎮水利設施進行整修、加固除險。投入1500萬元完成邊嶺、硃砂、倉背、威塘、西埇、橫嶺、良埇、倉背、水塘等村共2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為提高笪橋黃瓜干品質提供可靠保證。笪橋鎮還加強黃瓜的田間管理,提高黃瓜種植的科技含量。
笪橋鎮,以“笪橋黃瓜干”為代表的“非遺”產業插上美麗的翅膀,將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