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萱

那天我牙疼,心情特別不好,我的閨密小云知道后,專門來看我。她先是安慰了我一番,然后說,《讀者文摘》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談到影響快樂的10個因素,即錢財、欲望、聰明、遺傳、長相、友誼、婚姻、信仰、慈悲和年齡,讓我對號入座,及時調節心情。
一、錢財
一個人如果缺衣少食,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沒有,確實會不快樂。而錢財比較多,生活富裕,往往令人感到快樂,但所有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后,錢財再增加,未必會使人感到快樂。
二、欲望
人的欲望除了錢財,還有工作、健康、家庭、朋友等。人的欲望總是得不到滿足,就會很不快樂。如果某個欲望得到了滿足,當時會感到很快樂,然而,一般不會長久地快樂下去,因為人的欲望永無止境。
三、聰明
不少人認為,聰明的人賺錢多,他們一定感到很快樂。其實,聰明的人往往有較高的期望值,他們中很多人常因實現不了高目標而感到失望、沮喪。專家指出,一些聰明人感到不快樂,往往跟他們不能與他人和睦相處有關。
四、遺傳
有的人總是不快樂,是受遺傳因素的影響。然而,遺傳因素雖然無法改變,但努力改變自己的心態,還是可以做一個快樂的人的。
五、長相
與長相丑陋的人相比,長相好的人往往比較受歡迎,也比較快樂。
六、友誼
很多時候,友誼是快樂的源泉。很多生活貧困的人,依然感到很快樂,這跟他們擁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有關。試想,人生路上,連個朋友都沒有,備感孤獨,恐怕難以快樂。
七、婚姻
通常情況下,與單身者相比,已婚者往往感到比較快樂。
八、信仰
專家指出,與沒有信仰的人相比,有信仰的人生活滿意度較高,時常感到很快樂。當處于逆境中時,有信仰的人往往具有巨大的能量,樂觀地面對眼前的困難。
九、慈悲
很多慈悲的人,他們平時多做好事,往往感到比較快樂。有人說“慈悲的人沒有敵人”,這句話不一定對,但慈悲的人往往不樹敵,內心純凈、坦蕩,自然感到比較快樂。
十、年齡
年長的人大多明白,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往往能夠坦然面對。而有的年輕人,缺乏生活經驗,一旦遇到困難,就會無比煩惱、憂愁,甚至走極端,如離家出走、自殺等。
小云跟我講了影響快樂的10個因素后,她勸慰我:“今后,無論哪種因素影響了你不快樂,你都要努力調節心情,做一個快樂的人。因為心情好了,有利于身體健康,做事情也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