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麗
摘 要:近年來,在智能建設大背景下10kV配電自動化建設已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從現階段漳州供電公司的配電自動化建設和應用情況來看,特別是配電終端的建設和應用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這一現狀,文章就漳州配網自動化應用工作存在問題,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從多角度多方面提出了提高配網自動化應用水平的措施進行全流程分析。
關鍵詞:配電自動化;終端站所DTU;二遙故障指示器;覆蓋率;在線率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36-0158-02
1 概述
配電自動化是以一次網架和設備為基礎,集計算機技術、數據傳輸、控制技術、現代化設備及管理于一體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其目的是通過快速故障處理,提高供電可靠性;通過優化運行方式,改善供電質量,向用戶提供優質服務,降低運行費用,減輕運行人員的勞動強度。
2 漳州供電公司配電自動化開展現狀
2015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加快配電網建設改造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緊緊抓住當前我國配電網實際情況,從四個方面對配電網建設改造任務提出目標。《指導意見》要求提高裝備水平、促進節能降耗,推動智能互聯、打造服務平臺,這其中就包括加強配電自動化建設。隨后,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明確將全面加快現代配電網建設,在這樣的背景下,配電自動化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漳州配電自動化建設思路向簡潔、實用、經濟的方向發展,根據不同供電可靠性需要采用合理的實現方案,從故障指示器、二遙信息監測、饋線自動化、分支斷路器、開關遠程遙控入手大力開展配電自動化建設、積極推進漳州供電公司10kV配電自動化建設與應用。
截止目前,漳州供電公司配電自動化建設情況:共安裝站所DTU終端507臺,接入配電主站252臺,已聯調正常并實用化運行157臺,共1039個配電開關已常態化開展遠方遙控。已建模5797套二遙故障指示器,覆蓋線路條數787條,覆蓋率86.39%。其中城網有1244臺二遙(遙信、遙測)故障指示器,覆蓋線路條數163條,覆蓋率88.11%;農網共4553臺二遙故障指示器,覆蓋線路條數625條,覆蓋率85.97%。已接入主站4069套二遙故障指示器,二遙實際在線率88.25%。漳州配電自動化覆蓋率(含“三遙”和“二遙”終端)達92.29%。
3 漳州供電公司配網自動化應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 管理機制不夠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
漳州公司從2015年開始大規模建設安裝二遙故障指示器,但一直未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未制定相關的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配電自動化工作側重于自動化覆蓋率,忽視了管理機制,造成二遙故障指示器的安裝調試、運行維護等缺乏指導,存在臺賬混亂、圖實不符,現場未按標準規范安裝等情況。
3.2 存在終端未接入配電主站運行
站所終端DTU和二遙故障指示器都較多地存在已安裝或已建模但未接入配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簡稱配電主站)運行的情況。站所終端DTU的接入與聯調工作主要受限于三遙(遙測、遙信、遙控)終端與信息通道的計劃工作協調不暢、建設與調試的時間節點不同步;而二遙故障指示器都的早期安裝調試工作因缺乏指導,未按照“建模-聯調-安裝-驗收”的規范流程進行接入,造成已安裝未聯調、未接入配電主站運行的故障指示器仍大量存在。
3.3 部分二遙故障指示器實際在線率不高
在線率低于50%的二遙故障指示器仍然較多,目前約有10%。故障指示器掉線有臺賬管理部到位的原因,也有收到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影響。從配電主站原因、通信原因和終端原因三方面分析,主要問題均集中在終端設備。終端設備不在線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終端后備電池電量過分放電、電池未接入設備、后備電池被盜竊;二是終端設備備太陽能板破裂、正負極接線錯誤、被盜竊;三是終端設備安裝點信號異常、采光異常、安裝不規范;四是終端核心單元運行異常,如在線情況異常,參數錯誤,死機等情況;五是指示單元缺失或偏移、探頭安裝位置偏移;六是天線異常,如天線掉落、未連接等;七是SIM卡損壞、缺失,如:卡片不能使用,卡槽壞等。
3.4 存在故障指示器布點不科學、安裝位置不合理
存在較多故障指示器安裝位置不合理、布點不科學的現象,特別是在農網。主要原因為部分轄區運維在進行故指安裝前未深入進行供電路徑、負荷分配等情況分析,盲目裝上了事,未嚴格按照故障指示器的布點、安裝配置原則執行。
3.5 饋線自動化覆蓋率低
無線“三遙”的建設工作還未實質性開展,目前架空線路都不具備饋線自動化功能,仍無法實現利用饋線自動化裝置或系統自動或半自動恢復對非故障區域的供電,FA線路覆蓋率低。
3.6 配網自動化運維力量仍較為薄弱
配網自動化運維力量仍較為薄弱,特別在農網,無專人專項負責跟蹤二遙故障指示器建設推進工作。
4 配電自動化工作的提升措施
4.1 健全配電自動化管理網絡
建立以分管領導任配電自動化領導小組組長,運檢部、調控中心、信通等部門主管領導、專責為成員,形成了公司、部門、班組共同級成的配電自動化管理三級網絡,定期組織召開配電自動化運維管控工作協調會,加強部門間的協同合作。
4.2 完善管理制度
通過相關配電自動化系統運維管理規程的制定,規范站所終端DTU、配電自動化二遙故障指示器項目立項、物資抽檢、現場安裝、調試驗收、實用化應用、檢修消缺全過程管理,要求終端運維做到“建設前要有規劃、安裝后要能投運、缺陷要能及時處理”,從而進一步提升自動化應用水平及配網故障搶修效率。
4.3 推進存量的問題終端整改工作endprint
通過深入存量問題終端分析,下達整改時限,推進存量的未運行或有缺陷的終端進行重新聯調或消缺工作。加快聯調工作的開展,推進已安裝未聯調的DTU達到遠方遙控的應用條件、推進已安裝未聯調的二遙故障指示器達到接入配電主站要求并驗收接入運行;協同調度部門,持續開展故障線路分析,常態化開展二遙故障指示器掉線、漏報、誤報核查分析,及時消缺整改,穩步提升終端在線率。
4.4 推進配電設備遠方遙控操作的開展
有效推進配電設備遠方遙控操作的開展,充分發揮配電自動化建設成效。2017年7至8月份,經調控中心自動化班與配電運檢室配合完成“三遙”功能聯調并經遙控測試正常,由運檢部申請報投,調控中心核對確認,將第三批可遙控的135個10kV配電站房共856個開關間隔,于2017年8月份起正式實用化運行,由配網調控班在日常工作中進行實用化遙控操作,大大提高了電網倒閘操作效率。
4.5 規劃建設同步原則
配電網規劃建設應同步考慮配電自動化建設需求,配電終端、通信系統應與配電網實現同步規劃、同步設計的原則,避免因配電自動化實施帶來的后續改造、更換。
對于二遙故障指示器,應按照《配電自動化二遙故障指示器全過程管理實施細則》中的安裝配置原則進行布點,即架空線路未裝設FTU的干線分段開關、較長支線首端開關處應安裝二遙故障指示器;架空主干線路每間隔2km應安裝一套二遙故障指示器;架空支線長度超過2km、掛接配變超過5臺或容量超過1500kVA時,在支線首端應安裝一套二遙故障指示器;架空支線長度超過5km時,每間隔3km應安裝一套二遙故障指示器;對于新建設的站所終端DTU和饋線終端FTU,做到與一次設備同步建模、同步聯調、同步投運,逐步達到一次設備啟動送電時即可遠方遙控的目標。
4.6 開展無線“三遙”終端試點建設工作
選擇一個縣公司開展架空線路無線“三遙”全覆蓋試點,主干線路配置“三遙”終端,大支路T接點配置“二遙”動作型終端,通過對開關控制器進行模塊升級,利用4G無線通信技術實現終端的接入配電主站運行,將實現快速定位架空線路故障,并利用暫態法解決配網單相接地故障定位難題,實現建成區域故障平均隔離及恢復非故障區域供電時間降至30分鐘以內。
4.7 開展VIT就地型饋線自動化線路的試點建設工作
選取幾條具備“N-1”且故障率較高的典型手拉手架空線路,計劃2017年底建成幾條重合器式饋線自動化線路,將實現快速定位架空線路故障,快速恢復非故障區域供電。試點穩定運行后將進一步推廣應用,解決農網區域的FA饋線線路自動化覆蓋率低的問題。
5 結束語
當前我公司配網自電網還處在大規模建設期,應用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進一步提高公司的配電網自動化應用水平,縮短故障定位時間,加快事故應急處置速度,提高故障處理效率和配電網倒閘操作效率,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水平。
參考文獻:
[1]李高峰,王楠楠,楊凱.配網自動化建設與運行管理問題[J].學術爭鳴,2017(02):12.
[2]張新龍,胡輔煥,張居魯,等.10kV配電線路的自動化技術及其發展探究[J].科研,2016(10):187.
[3]張國富.10kV環網配電線路的自動化改造探究[J].中國科技博覽,2015(34):350.
[4]李尚明.對電力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的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7):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