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智勇
摘 要:建立自由貿易區統一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可以為創新型企業和創業者提供全方位的知識產權服務。文章通過調研分析現有知識產權保護的制度建設,提出在中國自由貿易區建設知識產權保護,更適合以“三合一”模式建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因此,建立自由貿易區統一知識產權服務平臺應該以“三合一”模式為自由貿易區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服務。文章嘗試以功能性分析的角度,站在“三合一”模式建立的知識產權制度下,為建立中國自由貿易區統一知識產權服務平臺提出構想。
關鍵詞:中國自由貿易區;知識產權;服務平臺;“三合一”模式
中圖分類號:D92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36-0168-02
1 關于建立統一自貿區知識產權服務平臺的需求
我國自由貿易區建設與實踐在近十余年間不斷推進,特別地,自中國-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開始,FTA伙伴國范圍向全球擴展,FTA議題也深度加強。當前,我國自由貿易區建設也面臨著新的環境:世界經濟格局調整引發全球貿易治理結構變遷,中國經濟實力提升要求中國重新確定其在全球貿易治理及國際貿易規則制定中的角色。在新環境下,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漸喪失,土地、能源約束,環境惡化均要求中國培育國際產業競爭的新優勢,通過自貿區發展促進中國制造業對外轉移和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知識產權與創新的發展依托于知識產權制度的完善與創新區域集聚。從知識產權保護的區域分布看,創新更傾向于空間集聚,依托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和知識鏈,形成有利于創新的區域性合作網絡系統[1]。產權市場是各類交易機構共同參與的市場, 同時信息技術已成為影響各類交易機構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產權市場整體不可避免地會走向“互聯網化”“電商化”,并極有可能出現一個或幾個“一統江湖”的網絡巨頭。因此,建設信息化平臺,應著眼于整個產權市場[2]。
2 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模式
目前,大多數國家或地區還在實行“二合一”模式,集專利和商標這兩項傳統意義上的工業產權為一體。例如美國專利商標局,主管專利與商標業務;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著作權辦公室,主管著作權業務[3]。日本知識產權形成以經濟產業省為主,文部科學省、農林水產省為輔的管理體系。經濟產業省下設的日本特許廳,負責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審查,以及商標的注冊[4]。韓國于2000年6月成立知識產權局,并于2004年3月由隸屬產業資源部轉屬科技部,負責以專利和商標為主的工業產權[5]。
按照單曉光教授2007年發文統計的情況,全世界有74個國家或地區實行“三合一”模式[6]。加拿大知識產權局是一個副部級機構,下設企業戰略與服務部、專利部、商標部、著作權及工業設計部、商標異議委員會、專利申訴委員會、企業解決方案部、信息部[7]。俄羅斯聯邦知識產權局主要負責受理和審批俄羅斯聯邦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特殊服務標記、原產地名稱、計算機程序、數據庫、集成電路布局設計等權屬申請,同時也負責管理著作權和接鄰權事務[8]。
3 平臺內容
自由貿易區建設需要給各類知識產權創新資源,因此,自貿區應該有一個知識產權“強保護”的信號,即在自貿區的知識產權保護過程中,應建立“三權合一”保護模式。因此,為自貿區建立知識產權服務平臺,應建立服務于專利、商標、著作等相關的管理,查詢等功能的統一服務平臺。
3.1 以專利發展為例構想服務平臺網站的搭建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享有的財產權利”。它有兩類:一類是著作權,另一類是工業產權。工業產權亦可稱為“產業產權”,主要包括專利權與商標權。綜上所述,專利權屬于知識產權的一種,本節以專利服務為例,描述統一知識產權服務平臺中專利服務接口所能實現的功能。
統一知識產權服務平臺中專利服務接口主要實現兩類功能需求:業務受理模塊與成果展示模塊。業務受理模塊主要包括:檢索模塊,預警分析模塊,機器翻譯模塊等功能的實現;而成果展示模塊主要實現核心專利成果的展示,以及對主要申請人、發明人、專業技術成果發展路線分析展示等功能。
業務受理模塊:檢索是知識產權統一平臺服務專利服務業務受理功能的核心功能,檢索可以分為兩類檢索:專利的檢索和專利法的檢索。專利的檢索,主要實現對現有專利技術的檢索,例如可以平臺利用專利申請號、公開號對已經公開的專利技術進行檢索,同時,也可以就某項專利的現有法律狀態進行檢索;還可以利用關鍵字在專利庫中檢索相關專利文獻,或者就關鍵申請人、關鍵發明人等對專利技術進行相關查詢;特別地,可以利用用戶身份和檢索歷史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檢索方案。專利法的檢索主要實現對專利法相關條款以及相關法律解釋提供給用戶查詢,如有必要,可以引用相關專利文獻就具體法律條款進行解釋說明;而在專利法查詢首頁可以展示各國專利法的最新變更情況等相關信息。
管理功能主要針對現有專利進行管理,可以由專業的政府專利工作人員提供專利登記預約、專利申請提交、登記前預先審核、提出修改建議等專利登記服務,當專利權發生變更時,為專利權的變更進行登記管理。
預警分析模塊主要利用現有的專利大數據平臺,對現有公開的專利申請進行分析,以建立預警機制,為企業提供精確知識產權侵權與被侵權預警的功能。
機器翻譯模塊:為用戶提供實現機器翻譯功能的模塊,對專利或者專利法中常用的詞匯或者固定翻譯,建立自己獨有詞典庫,以減少用戶在使用系統時的閱讀障礙。
人工客服模塊,當用戶出現對系統功能不明確,或者對相關專利法相關法條不清楚時,可以利用熱線電話、在線聊天窗口等咨詢。
成果展示模塊:成果展示模塊主要實現向用戶提供相關專利成果的展示,例如可以對具有高價值發明或者使用新型,或以圖表的方式更加清晰簡潔地展示其智力成果。同時,不同企業的發展方向,核心競爭力,主要市場份額并不相同,因此,專利服務接口可以為根據用戶興趣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endprint
3.2 統一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功能分析
在服務平臺中,除了可以提供上節中的服務接口外,同時應提供著作權服務模塊、商標服務模塊,知識產權管理模塊,客服模塊等。此處知識產權管理模塊與專利管理模塊實現的有所區別,以專利為例,專利管理模塊主要實現關于專利權變更的登記管理,而知識產權管理模塊中的專利管理主要是實現其與相關政府網站的相關接口,可以幫助專利申請人的登記費用,專利權人維持專利的繳費等。
4 結束語
本文針對現有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建設,分析中國自由貿易區現有的成就、面臨的環境與機遇,提出了關于在自貿區構建“三權合一”模式的自貿區知識產權服務平臺相關功能的構想。筆者希望通過對自貿區知識產權建設和知識產權服務平臺的研究,為服務于自由貿易區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建設提高一點理論支持與實踐可能。
構建自貿區知識產權統一服務平臺,是為自貿區企業提供集知識產權檢索、咨詢、評估、預警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系統性、開放性的服務。同時,隨著大數據技術本身的發展與知識產權平臺的完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提供的服務會朝著更加智能化方向發展。構建統一服務平臺的最終目標,是希望服務平臺能夠與維權援助服務平臺、遠程教育平臺等,共同助力自貿區知識產權事業的騰飛與知識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鄔滋.集聚結構,知識溢出與區域創新績效——基于空間計量的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3):15-22.
[2]景平.建設產權市場統一信息化平臺的思考[J].產權導刊,2017(1): 27-28.
[3]https://www.uspto.gov/about-us/news-updates/uspto-2014-2018-strategic-plan-public-forum[EB/OL].2013-10-5.
[4]https://www.jpo.go.jp/shoukai/soshiki/sosiki.him[EB/OL].2013-7-1.
[5]https:www.ipkorea.ga.Kr[EB/OL].2017-8-30.
[6]單曉光,王珍愚.各國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構的設置及其啟示[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99-104.
[7]See The Canadian Border Services Agency&The 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Way Forward Together:Joint Border Strategy[EB/OL]. http://www.ic.gc.ca/eic/site/cipointernet-internetopic.nsf/eng/Home,2017-8-30.
[8]Creative Britain: New talents for the New Economy[C]//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