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波
(哈爾濱公證處,哈爾濱 150000)
淺析財產約定書
徐靜波
(哈爾濱公證處,哈爾濱 150000)
財產約定書;認定;內容
自施行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相比于舊的婚姻法關于財產制度的規定,現行婚姻法對婚前財產屬于個人財產做了變更,同時對于屬于個人財產也做了比較多的規定。要想改變夫妻財產的所有權,就要通過財產的約定來改變。
(一)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婚前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婚姻關系存續 ,自合法婚姻締結之日起,至夫妻離婚生效之日或者夫妻一方死亡之日止。
(二)在夫妻財產約定中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如下:
1.夫妻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2.夫妻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3.夫妻雙方實際取得或是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4.夫妻雙方在婚姻存續期間取得的“知識產權的收益”,是實際取得或者已經明確可用取得的財產性收益;5.涉及分割發放軍人名下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等一次性費用的,以夫妻婚姻關系存續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的數額為夫妻共有財產。年平均值,是指將發放到軍人名下的上述費用總額按具體年限均分得出的數額。其具體年限為人均壽命七十歲與軍人入伍的實際年齡的差額;6.夫妻雙方在婚姻存續期限取得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等有價證券都是夫婦雙方共同財產;7.夫妻雙方共同出資,成立的公司,是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8.夫妻雙方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是對夫妻雙方的贈予,但是父母明確表示贈予一方的除外;9.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是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妻的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財產約定書約定的內容可以分為婚前財產約定書;夫妻財產約定書;離婚補充協議書。另外也可以對財產所有權的歸屬進行約定,也可以在婚姻關系終止時財產的分割的約定。
財產約定書在約定中要注意約定關于約定物的增值部分,約定是自愿約定。例如:甲方與乙方準備結婚,甲方名下有房產一處,甲方與乙方自愿約定,上述房產及增值部分為甲方個人財產,歸甲方個人所有,不作為甲方和乙方結婚后的夫妻共有財產。
(一)婚前財產約定有兩種含義:一種是財產的取得時間,是登記結婚前取得的,一種是約定雙方在結婚登記前訂立的。如果約定雙方在結婚登記后就婚前取得的財產進行約定的,“婚前”只有一種含義就是約定的財產時結婚前取得的。注意的是還沒有登記結婚的約定辦理婚前財產約定書要寫明“以結婚登記為約定書生效的條件”。
對于一方婚前簽訂購房合同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按揭貸款,婚后夫妻共同償還貸款。在實際的工作中是經常出現的問題。這類的房產實際是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共同財產的混合體。要分割婚后雙方共同還貸而形成的夫妻共有的財產權益,同時不能損害作為債權人銀行的合法權益。婚前個人財產權益實際上是依據合同取得房產,已經連續購買人付款義務后取得的合同權益。夫妻共有的財產權益實際上就是婚后共同還貸所產生的共同的財產權益。所以房產未登記在一方名下的對該房產實際上是享有財產權,對共同還貸及增值部分對另一方進行補充表明雙方有債的關系存在,不能損害作為債權人的銀行的合法權益。
(二)夫妻財產約定書。重點審查不能約定屬于他人的財產,也不能對抗善意的第三人。在約定書是也不能約定放棄繼承人,也不能約定關于是遺囑方面范疇的內容。
(三)離婚補充協議書。另外也可以對財產所有權的歸屬進行約定,也可以在婚姻關系終止時財產的分割的約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1.一方的婚前財產;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3.遺囑或贈予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約定應當采取書面形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四)夫妻約定婚姻關系終止時財產的分割
1.如果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夫妻雙方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應當追回。
2.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共同出資購買的并以一方父母的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在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共有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購買房屋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3.離婚時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的條件,另一方請求按夫妻共有財產分割養老保險費,不能辦理夫妻財產約定。結婚后以夫妻共同財產交付養老保險費,離婚時一方主張將養老金賬戶中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實際交付部分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應該可以辦理約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解釋(二)的第二十二條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予,但父母明確表示贈予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夫妻雙方的贈予,但父母明確表示贈予一方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規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給自己子女一方的贈予,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解釋(二)二十二條將婚后父母出資原則上認定為對雙方的贈予。解釋(三)的第七條要同時滿足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的名下,認定為對其一方的贈予,該不動產屬于個人財產。
1.軍人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藥生活補助費屬于個人財產;
2.該約定不能損害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不能對抗善意的第三人。以夫妻財產約定的方式逃避債務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夫妻財產約定的任何一方若能證明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內容,則第三人不得向不負有債務的夫妻的另一方主張債務清償權利;
3.訂立財產約定書必須具備書面形式,口頭約定無效。
在辦理財產約定協議公證時,要有告知義務。□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