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萍
(勃利縣杏樹朝鮮族鄉中心校,勃利 154500)
小學語文語感教學法與探究式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王玉萍
(勃利縣杏樹朝鮮族鄉中心校,勃利 154500)
語感能力培養在語文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意義,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對學生語感能力培養,最重要的是注重日常積淀,加強語言實踐,在自由愉悅閱讀中形成語感。
小學語文;語感教學法;探究式教學
如何對學生進行語感能力培養的研究,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在實踐層面都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它的途徑和方法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探索。什么是語感?不同的人在對語感研究、探討的過程中,賦予其不同的內涵。“語感”是對語言文字的正確、敏銳、豐富的感受力。
語感能力培養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困難與挑戰。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會對語感能力培養望而卻步,徘徊不前。因為語感能力培養在語文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語感能力培養是當今教育的需要。致力于語感能力培養,即是對當前課程改革的貫徹,推進我國教育改革的進程,有利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們應該重視對語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要積極探索語感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不斷發揮學生的潛能,全面發展學生的言語素質。
語感能力培養在語文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在語感能力培養研究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積極探索,尋求培養學生語感能力的途徑方法。最重要的是注重日常積淀,加強語言實踐。形成良好的語感能力必須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這就像學習游泳,必須先得懂得一些游泳知識,知道一些游泳方法和要領,然后在此基礎上加以訓練,才能形成良好的游泳技能。所以,我們培養語感能力必須要重視日常的積淀,強化語言實踐。那么,如何在語言實踐中,日常積淀而形成語感呢?
1.自由愉悅閱讀中形成語感。教學中要留給學生選擇讀物的自由,在廣泛愉悅閱讀中形成語感。學生的一切需要,都從內心出發,教師應給學生以選擇讀物的自由,在愉悅中選擇自己喜歡閱讀的文章,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養成經常閱讀的習慣,在輕松愉悅中逐漸形成語感。只有學生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喜歡閱讀什么內容的文章。低年級學生喜歡語言淺顯、富有節奏感的課文,因為這類課文往往能引起學生強烈的朗讀欲望,而對內容抽象、描寫事物又比較陌生的課文,難以引起朗讀興趣。所以,培養語感,選取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十分必要,當然,教師的引導也是必需的,我們要根據各個年齡段的學生興趣、需要、生活實際等情況,對他們閱讀方向給予指導,對于中學生,教師應更多地推薦他們看名篇佳作、歷史名著等。總之,要讓學生在廣泛愉悅閱讀中形成語感。
2.語感受個體意識、經驗所制約,但它與作者在文章中表現出來的思想關系密切。我們不能因為培養學生的豐富語感,閱讀感悟的多元化而脫離文本,隨心所欲,讓學生任意理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3.快速整體閱讀中形成語感。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結合,強調在自主閱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教師的引導。從閱讀的方法來看,教師要有目的地限定閱讀時間,引導學生速讀博覽,逐步形成語感。
探究式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形式出現,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視角去審視,探究式學習具有如下特性:問題性、探究性、實踐性、開放性。小學語文教學較多的是“講授式學習”和“聽講式學習”,真正的探究式學習還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問題。
1.重形式,少實效。講探究式學習,不論小學低高年級,一律按照 “提出問題——學生探究——交流成果——教師評價”的模式進行教學,忽視學生知識水平,忽視學生認知規律,忽視學生需求,看起來熱鬧,而無實際收效。這種看起來熱鬧的探究式學習脫離語文學科特點,脫離教學目標,脫離教材內容,脫離學生實際,忽視語文學習規律,語言文字訓練沒有落實,語文能力沒有得到訓練。
2.重問題,少生成。注重教師對探究問題的預設,缺少學生發現問題對探究問題的生成。一些課表面上尊重學生主體精神,實際上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在老師預先設計的圈子里,或盲人摸象,或按圖索驥,同時教師預設的一些探究問題存在著淺、顯、窄、多、亂等現象,問題缺乏開放性、創新性、趣味性。教師讓學生探究的問題,不少是學生一讀就懂、一做就會的,課堂上學生只有裝模作樣的假探究,磨時間,應付了事。學生在課堂自己生成有價值的且值得他們探究、并樂于探究的問題的過程卻有意無意被忽視掉了,甚至學生根本沒有自己生成問題。
3.重主體,少主導。一談到探究式學習,就錯誤認為那是學習主體的事,讓學生自己探究學習,甚至放任自流,課堂上最寶貴的學習時間,學生想探究什么就探究什么,想探究哪里就探究哪里,想怎么探究就怎么探究,把探究式學習變成了“放羊式”教學。不論學生探究過程和結果如何,不引導不評價,要么什么都好,要么不痛不癢、不著邊際的模糊評價,學生的優點成績得不到及時肯定,錯誤問題得不到及時糾正,課堂評價的激勵功能、矯正功能都得不到發揮,缺少教師的主導作用,缺少教師必要的組織引導。結果是該學習的知識沒學到,該訓練的技能沒訓練,該掌握的方法沒掌握,浪費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致使探究學習效率低下,甚至根本沒有效果。
[1]呂映.小學語文教學技能實訓.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8.
[2]吳忠豪.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7.
[3]段昌平.語文課堂教學藝術.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1.□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