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志新 王迎春
“文化+”視角下的河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
◎岳志新 王迎春
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體”的總布局,文化因素的強力注入為現代化轉型提供了新思路。——文化產業既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的有利保證,也為人民群眾日益高漲的精神需求提供了主要途徑。而創意文化產業即將創新注入文化產業,使文化產業能夠突破傳統資源的束縛,實現創意整合,在滿足人民精神需求和實現經濟持續增長上實現雙加速。
十八大提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的總布局,文化因素的注入為現代化轉型提供了新思路。正如轟轟烈烈席卷全球的“互聯網+”革命,文化創意產業正是為社會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文化+”的全新思路,推動文化+農業、工業、科技、旅游業等相關產業,這意味著文化與創新在融合中實現新的突破,依托文化打造的創意產業可以突破傳統資源的約束,實現創意整合,進而為經濟增長開辟新通道。
打造了一批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文化創意品牌。十二五期間,河北省挖掘整合自身豐富資源,系統梳理燕趙文化脈細,推出了“紅色太行、壯美長城、誠義燕趙、神韻京畿和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旨在將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科技創新完美融合,持續推進發展。目前,“中國吳橋國際雜技節”“河北文化周”“張北草原音樂節”“三國文化游”“國際太極大會等”等活動日臻成熟。
近年來,河北省將文化產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保增長的重要手段,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支持、專項資金扶持、提供公共文化服務跟進等辦法,為創意文化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政策環境。河北省的文化創意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文創產業經濟總量持續上漲,發展增速不斷加大,產業規模和從業人員都顯著上升。
完善相關政策體系建設,不斷優化文創業發展環境。近年來,河北省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愈發重視,出臺了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劃措施來促進本省文創產業的發展,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河北省文化產業振興規劃(2010—2015年)》等文件,為河北文創產業的發展指明了道路。
形成一批較大規模的文化創意工業園區。目前,河北省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有一定的成果及進步,河北省已經涌現出石家莊國家動漫產業發展基地創業孵化園、張北中都草原文化產業集聚區、狼牙山歡樂世界文化旅游產業園、開灤中國礦業文化旅游發展產業園、北戴河創意文化產業園、紀曉嵐文化產業園等文化產業聚集區等一批創意文化園區。這些文創園區或依托一定的產業鏈、或整合地方地理資源、或密接當地民俗特色,在滿足人民不同形式的精神需求的同時,極大拉動了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之勢。
起步晚,規模小。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起步較晚,我省更是近幾年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推動下,在其他相對較早地區的帶動和影響下才開始起步。河北省雖然毗鄰京畿,但是文創產業的起步晚和規模小等現狀導致本省與北京等發達地區差距越來越大。2016年,首都北京的文創產業實現增加值3570.5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14.3%,赫然成為支柱性產業。而2015年,河北省文創產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近僅達3.22%,差距之大令人瞠目。
創意不足,重復建設嚴重。臨近地區項目建設上創意不足,同類化競爭嚴重,例如唐山市的運河唐人街和距它70公里的灤州古城項目,除了仿古建筑外再無其他文化因素的注入,加之唐山為重工業基地,霧霾嚴重,故自建成后,幾乎常年游客寥寥,經營慘淡。
缺乏科學規劃和系統論證,僅以文創園為噱頭,從事傳統商業或地產業的情況普遍存在。一些文創園區,打著文創園的旗號,從事傳統商業活動幾乎無任何文化、科技因素的滲入。例如曹妃甸慧鉅文化創意產業園幾乎從事純地產銷售活動。啟新1889文化創意產業園除了將啟新舊水泥場址建成水泥博物館外,只有地產項目和飯店、傳統商店,所謂的主題商業街、唐人文化園早已流產,而僅存的水泥博物館也未能如近在咫尺的開灤國家礦山公園般融入科技文化因素,實現華麗轉型。
人才嚴重匱乏。雖然河北是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但由于地方經濟發展較京津差距大,故人才外流情況嚴重。發展文創產業亟需的各類人才特別是創意開發人才、創意經營管理人才匱乏。這也是河北文創產業自上而下推行效果達不到預期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創產業的核心在于創意,將創意根植于文化的土壤,開花結果。相關人才的匱乏,是河北文化創業中文化與科技、農業、工業、旅游業等融合度低,乃至于盲目照搬照抄的關鍵,也是園區建成后相關配套不足的關鍵因素。 例如,張家口境內的草原天路項目,因堵車、住宿等一系列問題導致旅游體驗下降,讓本來非常好的旅游資源大打折扣。
鼓勵創新,加快融合發展。各個地區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在此基礎上鼓勵與科技、農業、工業和第三產業的充分融合,在碰撞中實現新的突破和發展。
完善政策支持,優化發展環境。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根據市場發展需要更新和完備政策體系,為創意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寬松的環境和完備的政策支持。
加大開放力度,在充分的交流中謀求燕趙文化產業的新突破。充分學習國內外先進國家和地區的做法經驗,但不盲目照抄照搬,要結合自己的特色優勢,讓傳統文化和現代理念充分碰撞融合。繼續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讓我省優秀的文化品牌得到持續的和更好的傳承發展。
深化改革,拓寬資金扶持渠道,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發展創意文化產業同樣離不開資金的扶持。在社會急速發展的今天,應該積極探索創意文化產業融資的渠道,為相關小微企業創建初期保駕護航。例如組織銀行機構和相關創意文化產業的對接會,為文創企業融資搭建平臺;組織文創企業和投資公司交流會,為雙方發展助力。鼓勵、吸引和保護民間資本對項目進行投資,讓融資渠道更加多元化。
愛才惜才,各類人才在燕趙大地的舞臺熠熠生輝。首先,保護匠心人才,讓古老的燕趙大地代際傳承下來的具有匠心精神的民間藝人能夠繼續潛心創造并傳承發展。其二,培育自己的創意人才和設計制作人才,讓新時期掌握新技術適應時代需求的各類人才融合“文化+”概念,在自身領域不斷做大做強。其三,吸引薈聚文創業發展所需要的各類人才特別是市場營銷與管理人才。2016年,首都北京的文創產業實現增加值3570.5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14.3%,赫然成為支柱性產業。河北可充分發揮地理歷史優勢,借鑒北京的經驗成果,在動漫游戲、廣播電視、創意禮品和工藝品、文化特色旅游等領域吸引人才,開發新產品、新項目、新業態。
燕趙大地歷史悠久,文化資源、旅游資源豐富。河北省文創產業起步較晚,但近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已經駛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雖然發展初期存在諸多問題,但相信,國家的重點關注和支持下,在省里決心調結構、轉方式的背景下,我們一定能夠在“文化+”思路下不斷克服不足,走出一條具有燕趙特色的文創產業發展之路,實現河北經濟結構的華麗轉型,不斷滿足河北及周邊地區人民高漲的精神需求。
(作者單位:華北理工大學)
本文為2015年河北省教育廳課題《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對策研究》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SQ1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