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源英
離岸金融市場發展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
◎占源英
離岸金融市場是目前為止一種形式較為新穎的國際金融市場,近年來的發展速度可謂驚人。隨著金融產品的不斷豐富和市場的不斷強大,貨幣國際化進程得以推動和加快。理論證明,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對于貨幣國際化具有顯著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將在闡明離岸金融市場及貨幣國際化兩者概念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分析離岸金融市場對貨幣國際化的影響,并提出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發展的模式選擇和區位選擇。
從發達國家的實踐情況來看,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具有顯著的時代意義和經濟意義。一方面能夠為本土企業的國際化增添動力,打開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又能直接影響到全球的資源配置,從而為本國爭取更有力的國際資源。相對而言,我國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相對較晚,目前仍處于雛形階段。因此,對于我國來說,積極吸取國外的發展經驗,同時結合我國國情,打造我國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是我們應當重視的課題。
離岸金融市場的界定。本文所指的離岸金融市場,參與主體主要是非居民,經營范圍在貨幣的發行國或者國外,主要是進行貨幣的自由兌換。因此,可以看出離岸金融市場具有顯著的自由化、國際化特點,同時擁有較高的稅收優惠和較低的法律限制。因此,部分國家又將離岸金融市場稱作境外金融市場、歐洲貨幣市場。從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歷史來看,其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在短短的幾十年內,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規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到離岸金融市場的價值以及對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紛紛加入到離岸金融市場的建設行列當中。
貨幣國際化的界定。本文中所談到的貨幣國際化,是指在某一個國家內,其本土貨幣隨著本國商貿的發展而進入國際市場流通,通過多種兌換方式流入境外,并在境外發揮貨幣職能的過程。總體而言,貨幣國際化就是一國貨幣從本土走向區域,最終走向世界的一個過程。貨幣國際化的最終產物就是國際貨幣,因此貨幣國際化也可以叫做國際貨幣形成的過程。
增強貨幣在境外的流動性。離岸金融市場所擁有的特色運行機制,使得其作為金融市場的優勢更為突出,包括其獨有的稅率方面的優勢、匯率方面的優勢、法律監管方面的優勢等等,都比傳統的金融市場更突出。因此,在這樣的優勢環境下,全球大量的資金開始集聚在離岸金融市場,從而為來自各個國家的投資者和企業提供多樣的投資機會和豐富的交易渠道。相對于傳統的金融市場,離岸金融市場更為開放,突破了地域和國界的限制,為本土貨幣的流通打開了更廣闊的局面。不僅如此,離岸金融市場的運行還為貨幣的流通搭建了更為方面簡易的平臺,讓本土貨幣也能在境外實施貨幣職能。除此之外,離岸金融市場還擁有豐富的金融產品,這為非居民的貨幣資金投資提供了更多可供選擇的方案。由此一來,隨著離岸金融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影響范圍的延伸,本土貨幣在境外的使用頻率、使用范圍也隨之擴大,從而在更大程度上增強貨幣在境外的流動性,推動本土貨幣的國際化進程。
提供穩定的貨幣回流渠道。當前,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也就使得離岸金融市場更加具有吸引力,目前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短期貨幣市場的發展較為迅速,因此也就為境外以存款形式存在的本幣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擇,進而形成了本幣的境外循環。但是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缺乏長期投資市場,目前還沒有形成有效的貨幣回流機制。而離岸金融市場憑借自身擁有著豐富多樣的金融產品,能夠有效地滿足中長期投資者的需求,進而使得貨幣回流機制得以完善,使得本幣能夠在國際市場上更加自由地流動。
提供國際化貨幣管理方法。離岸金融市場憑借著自身的優勢,使得貨幣流通的時間以及地域限制得以打破,通過發展離岸金融市場,能夠大規模地吸引資金,同時也為國際市場參與者鎖定風險和規避風險提供了新的途徑。首先,在離岸金融市場之中存在著種類繁多的金融產品,因此資金的流通也擁有了更加自由和通暢的渠道,同時市場的反應也高度敏感,因此能夠非常迅速地進行市場調整,使得匯率水平保持穩定,進而確保市場的穩定性。其次,在離岸金融市場之中還有許多創新的衍生金融產品出現,這些產品的出現為持有外匯頭寸較多的市場參與者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其能夠有效地對沖外匯頭寸,進而對于利率以及匯率的風險加以規避。最后,離岸金融市場的組成成分較為復雜,主要包括境外的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場等,而這些組成要素為跨國企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其能夠更好地進行分散投資、組合投資以及控制風險,這樣就能夠有效地對于跨國企業在境外的投資風險加以控制。
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的模式選擇。在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模式選擇上,本文認為應該建立起將內外分離作為基礎,同時適當地滲透離岸金融市場的模式,但是就我國目前實際的情況來看,外匯受到較為嚴格的管制,同時資本項目也沒有完全開放,所以要想使得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得以發展,首先就需要使得離岸金融市場實現內外分離,通過內外分離能夠有效地將風險隔離,從而有效地避免了離岸金融市場的風險對國內金融市場造成影響。例如美國在發展離岸金融市場的過程中,就實現了對于離岸業務的內外分離,有效地規避了風險,值得我國借鑒。IBF所采用的是完全的內外分離模式,一方面能夠使得IBF業務得以廣泛的發展,但是另一方面又通過賬戶內外分離制同美國國內銀行賬戶嚴格地分離,從而在有效地提高國內銀行競爭力的基礎之上又使得國際金融業務取得良好的發展。因此我國可以借鑒美國IBF模式,不將離岸金融業務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城市,而允許國內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開展離岸業務,從而有效地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的競爭力,使得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取得良好的發展。
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的區位選擇。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建立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在對其進行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對于發展的模式謹慎地進行選擇,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發展單個離岸金融市場還是在多個地區建立起離岸金融中心,在確定了發展模式之后還必須要對于每一個地區的功能劃分以及發展模式加以考慮,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通過發展“磁極”式的離岸金融市場,將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作為中心,然后再逐步地推動整個區域甚至是一個國家走向國際化。所以“磁極”模式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發展模式。在區位的選擇方面,還應該注重要配合實體經濟的發展,要有效地服務于實體經濟,可以選擇多個城市作為離岸金融中心,從而形成多個“磁極中心”,進而帶動周邊區域的國際化發展,同時再加強各個“磁極中心”之間的聯系,進一步產生規模聯合效應,最終構成一個相對完善的人民幣離岸金融體系,有效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
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對于離岸金融市場及貨幣國際化的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然后說明了離岸金融市場對貨幣國際化的影響,主要包括增強貨幣在境外的流動性、提供穩定的貨幣回流渠道和提供國際化貨幣管理方法三個方面的內容,最后就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包括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的模式選擇和區位選擇兩個方面的內容。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只有建立起科學的離岸金融市場,重視風險管理,才能夠使得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協調、穩定、有序地發展,有效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