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平梅
國有企業社保工作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
◎葛平梅
本文主要探究國有企業社保工作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國有企業的社保工作是我國社會保障的基礎性工作,對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有重要意義。由于歷史原因,當前我國國有企業社保工作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問題:社會保障理念落后;管理體系不完善;配套服務不健全;社保宣傳和工作作風需要改進;社保工作人員的素質不高。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做到:加強社保工作宣傳,轉變工作作風;科學合理制定社保工作制度,加強對其監督管理;完善國企社保工作的各項機制;健全配套服務;打造優質社保工作人才隊伍。
社保是一種再分配制度,為人們提供傷病、失業、退休等造成損失的經濟保障。我國國企的社保體系隨著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完善,對職工的生活、社會的穩定有重要意義。國有企業加強社保工作不僅關系到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的構建、完善、執行,關系到社會的公平正義,還關系到國企職工合法切身利益的維護。使國有企業在減輕負擔的同時,能吸引留住人才,促進企業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
社會保障理念落后。當前國有企業的用工制度經歷了改革,企業要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規定了企業與員工雙方的責任與義務,要求企業要與員工一起承擔社保,其中養老保險單位與個人繳納的比例約為20%:8%。很多企業為了減少這方面的成本,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而是雇傭很多臨時工來工作。臨時工干著繁重的工作,沒有社保,收入也不高,甚至有的職工屬于低收入群眾,他們無法承擔社保支出。有的國有企業領導對社保工作不重視,忽視對社保工作的管理和工作人員業務水平、職業素質的提高。出現了社保工作不到位、財務對賬不準確等問題。由于社保工作貫穿職工整個職業生涯,不能在短期內獲得回報,致使有的職工缺乏對社保工作的認識,不愿意參保、不愿意按正常繳費基數繳納社保,這些因素都使社保工作難以深入開展。
管理體系不完善。為了確保企業社保工作的順利進行,健全國家社保體系,我國出臺了很多相關法律和政策,重視對社保工作的監管和審查。但國企存在著很多遺留問題,在進行社保工作時遇到了一些困難。如下崗人員、退休人員的社保工作存在問題,我國國企的下崗人員在企業時收入一般不高,按照社保規定,他們在下崗時只能領取基本的生活費,社會保障水平不高。在國企離職的員工,其重新上崗這一階段的社保問題及上崗后續保的問題都比較棘手。此外,我國規定男職工在60周歲退休,女職工在55周歲退休,很多國企的退休員工、養老保險人數都在不斷增加。這增加了國企的養老負擔,使其力不從心,沒有資金去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不利于企業的發展。退休員工領取的基本養老金也不高,也不利于社會的安定。我國國民體質的增強,使推遲員工退休年齡的這一決定提上議程,企業要正視這個問題。
配套服務不健全。國有企業的社保工作是系統性的,不僅僅是給員工繳納各種社會保險、辦理相關手續,還要提供一些配套服務。當前國有企業普遍忽略了社會保障的配套服務工作,沒有健全的社保工作配套體系,對社會保障配套服務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認識,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自身素質、責任心和服務意識等都不強,導致配套工作不完善,經常出現操作不規范的情況。主要問題有:一是新職工參加工作當月不及時繳納保險,而是按照試用期滿作為繳納保險的起始月份,不符合現行的社保政策,不能保障員工權益。二是對離職員工的后續保障工作不夠完善,經常出現不合規定、不按程序辦理的情況。三是很多企業社保系統信息錯誤,身份證號、姓名不準確,信息變更不及時維護,在辦理退休、報銷業務時難以處理;四是很多國有企業對企業年金制不重視,有的沒有建立企業年金制度,有的企業年金方案不科學,有的隨意終止企業年金,有的缺乏對企業投資的監督管理,導致收益不高,難以保證職工的年金收入。年金的保障功能和激勵功能不能充分發揮,難以吸引留住人才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社保宣傳和工作作風需要改進。很多國企對社保政策的宣傳不夠到位,職工對就醫購藥的待遇、定點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的分布、工傷鑒定、養老金繳納等問題認識不清。社保部門也不了解慢性病、退休、工傷、重癥等群體的需求和意見,沒有及時提供針對性的救助和幫扶措施,對職工的疑問和需求沒有及時解決,服務和工作作風不到位。落實社保工作,轉變工作作風,確保職工的社保權益,不僅能推動國企社保工作的順利開展,還能化解職工矛盾,提高其對國企的滿意度,增強國企的凝聚力。
社保工作人員的素質不高。有的國企對社保工作不重視,在建立應用社保系統時,對社保經辦人員的素質不重視。社保人員的服務意識、業務知識、專業能力都不強,企業缺乏對社保工作人員的培訓,導致其基礎工作不扎實。如在確認參保職工基本信息、年度繳費等工作中,有的員工沒有嚴格遵守工作流程、工作規范,對社保信息系統的操作不熟練,沒有認真核對信息。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還使信息記錄不準確,出現晚報、漏報的情況,這可能會造成職工待遇不能正常發放,甚至社保基金的流失,不利于國企社保工作的開展。
加強社保工作宣傳,轉變工作作風。社保政策關系到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企業員工的基本權益,國企要加深對社保工作的認識,并做好社保政策宣傳工作,轉變社保工作的工作作風,使社保工作更加規范,能解決員工的問題。做好社保工作能促進企業和諧環境的營造,首先要加強政策宣傳,可以建設專門網站、召開座談會、政策宣講會等,也可以通過報刊、櫥窗、宣傳冊等,向職工大力宣傳社保政策、講解他們關注的熱點社保問題,及時解答職工疑問,介紹社保工作典型案例、工作亮點和工作經驗等。還可以走進生產一線,走進員工家庭,落實社保政策,使他們體會到社保政策的溫暖和關懷。加強對社保政策的解釋及與員工的溝通,能增強員工對社保知識的了解,這能推動社保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要注重問題的解決,加強走訪,了解社保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群眾的困難、需要。為了落實職工待遇,救助重大疾病、貧困的員工,可以建立幫扶基金。這不僅促進了問題的解決,也會提高參保職工的滿意度,增強企業職工隊伍的凝聚力。最后要注重規范管理。企業要制定社保業務具體的流程和規范,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執行。落實崗位責任制,確保一旦出現問題可以找到責任人。定期組織社保經辦人員總結、交流工作,并對他們的工作表現進行表彰和評比,及時反思、發現、整改社保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這樣才能轉變工作作風,使社保管理工作變得更加規范,提高社保經辦效率和服務質量,參保職工的實際問題能及時有效的解決。
科學合理制定社保工作制度,加強對其監督管理。對于有較重負擔、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的老國有企業,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社保工作政策制度,加強對其監督管理,降低社保比率,使社保收支平衡,減小缺口,減輕國企社保負擔。隨著我國國民體質的增強和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推遲退休年齡的政策開始制定實行,國有企業按照這一政策發放養老金,可以減輕企業的負擔。此外企業在遵守國家政策制定社保工作政策制度時,也要考慮企業、員工的實際情況。對員工身體、心理的健康情況不要按照年齡“一刀切”,而是要與醫院合作,身體、心理不夠健康的員工可以提前退休。國有企業還要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建立專門的小組定期檢查企業的社保工作,確保社保工作公正透明。保證退休下崗人員能定期獲得足額的社保資金外,還要解決遺留問題,擴大社保覆蓋面,減小社保缺口。國家在社保工作上給予地方政府和企業一定的自主權,國企要與政府合作,減低社保比例。這能減少企業的負擔,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但容易引起員工的抵觸情緒和社保缺口。因此企業要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逐步下調社保比例,保障職工基本生活的前提下,給予更多的獎金,這能安撫職工的情緒,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國有企業要把握好下調的度,使因為社保比例下調而增大的社保繳納覆蓋率能彌補社保缺口。
完善國企社保工作的各項機制。完善社保工作的各項機制,才能使國企社保服務體系從總體上完善。如臨時工的聘用與待遇制度,臨時工不需要專業技術,因此企業在聘用時在嚴格執行國企招聘規程的同時,可優先考慮下崗失業人員。臨時工工作達到一定年限之后,也要做好參保工作,補辦社保手續。這不僅有利于企業的利益,也促進了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避免了社保工作的矛盾和糾紛。此外還要做好對下崗失業人員的幫扶,除了要按時足額發放下崗失業人員的離退休費、失業保障金、補貼等,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外,還要幫助他們再就業。對困難的退休人員的幫扶,除了要依靠企業發放養老金、補貼,組織工會、退管會定期看望外,還可以開展社會救助活動,街道社區為退休人員提供管理服務。這種對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不僅使退休人員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還使企業的社保工作變得規范、科學。總之,完善國企社保工作的各項機制,提高企業社保工作水平,才能使全體職工受益。
健全配套服務。國企社保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系統性,要想完全落實社保工作內容,健全社保工作體系,不僅需要企業、員工的共同參與,還需要健全的配套服務。如對于未實現社保社會化的國有企業,要實行“個人賬戶實名制”,以增強企業社保工作的科學化、公正性和透明性。有力提高職工參保的積極性,推動國企社保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也增強了社保資金管理人員的責任感,使其認真負責的看管、發放資金。實名制的社保服務實現了各個地區的信息共享,為人才在跨區域、部門的流動中,提供了安置保證,有利于企業的公平競爭。企業還可以實行“年金制”,企業年金的各項管理制度及實施方案的制定實施,除了要遵循國家法律政策,還要考慮市場的發展、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調整。企業年金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保障功能和激勵功能,使其能做到公平普惠,保障職工的基本生活,還要體現效率貢獻,獎勵有專業技術和突出貢獻的職工。此外還要加強對企業投資的監督,保障職工的年金收益。
打造優質社保工作人才隊伍。人是社保工作的執行者,社保工作人員的素質對社保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有重要影響,是推動社保工作有效深入開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國企要重視建設社保工作人才隊伍。首先企業要配備齊全社保工作需要的多元化人才,如財務人員、監管人員和業務人員。在選拔人才時,除了要考慮他們的專業知識、能力外,還要考慮他們的責任意識、綜合素質,選擇出知識、能力、道德全面發展的員工。其次,在確定各崗位的工作人員后,還要明確其具體工作職責,落實責任制,使社保工作有人執行、有人管理、有人監督,社保工作人員各司其職,推動社保工作有序高效的進行,一旦出現問題能找到責任人,從而保證社保工作的質量。最后要重視對社保工作人員的培訓,社保工作的不斷發展對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保工作人員不僅要掌握上網、操作計算機等基本的現代辦公技能,還要掌握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社保理論政策等知識,熟悉養老、醫保、工傷、年金等的業務辦理流程,及時關注國家和地區最新社保政策,及時貫徹傳達。可以通過座談會、業務培訓、業務檢查、業務比賽等活動進行,鼓勵業務人員自主提高自身的經辦能力和服務水平。
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不僅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更是擴大社會就業的重要渠道。目前國有企業的社保工作暫時還不同程度的存在相應問題,還不僅關系著企業的發展、職工的利益,還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因此,必須要優化企業社保管理工作中的實踐操作來提升社保管理能力,同時面對社保工作中的具體問題要謹慎處理,在遵循國家社保政策,與時俱進的同時,要兼顧企業和員工兩方面的利益,同時加大宣傳工作力度,打造優秀管理隊伍,創新社保工作機制,促進我國國有企業社保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作者單位:神華黃驊港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