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娜
高職學生赴日留學個案見析
◎潘娜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實習就業作為高職院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社會的需求來積極拓展就業途徑。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其中赴日留學就是解決就業的大好途徑之一,可以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就業競爭力。本文通過赴日留學優秀畢業生案例進行個案見析。
就業是民生之本、安國之策。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近年來,國內就業崗位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然而,2008年7月,日本文部科學省、外務省和法務省等聯合出臺了“留學生30萬人計劃”。計劃解決了留學生的入學到畢業的問題。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6年出國留學趨勢報告》顯示,據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IIE)發布的《ProjectAtlas,2015》顯示2014年全球共有450萬國際學生,前八大國主要留學目的國為美國、英國、中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及日本,這八個國家接收了全世界69%的國際學生。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國際生源國。 在這樣的背景下,赴日留學一方面有利于高職學生跨國學習寶貴的專業知識、開拓眼界,另一方面他們可以通過海外繼續進修的方式增加他們的就業競爭力。除了在本國就業,多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可以去海外公司工作體驗,甚至海外創業等模式,緩解國內的就業壓力。
專升碩項目。2009年開始,我校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全面啟動了與日本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KCGI)的“專升碩”合作項目,采取“2+1+2”模式,為我院大二學生提供赴日攻讀碩士課程的渠道。目前,我校已有48名學生通過該項目赴日留學。
中日合作班。我校參與國際職業教育合作與發展。2014年4月23日,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教育部備案,我校與日本京都計算機學院合作舉辦嵌入式技術與應用(汽車控制)和商務管理(經營情報管理外包)兩個專業,新生于2015年9月入學。該項目采用2年在中國,1年在日本的模式,學生畢業后獲得中日雙文憑,并有機會繼續在日本攻讀本科和碩士。今年9月我校已有第一批中日合作班的10名學生通過該項目赴日留學。跟隨中日合作辦學的步伐,我院將逐步引進其成熟適用的國際職業標準、專業課程、教材體系和數字化教育資源,創新國際化發展形式。
我校遵循“開放辦學”宗旨,注重吸納國際優秀教育資源。從2009年11月27日與日本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簽訂《友好合作協議書》以來,學校為應、往屆專科畢業生提供一個高效、低費、有保障的升學渠道,以幫助學生提升學歷,增強就業競爭力。
個案: 學霸——曉要(化名)同學。曉要獲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2015年度最優秀畢業生獎。
他在來到日本的一年后日語能力突飛猛進,以語言學校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日本語能力考試N2級別??既胙芯可汉螅瑢ψ约禾岢龈叩囊螅φ莆昭芯可核淌诘闹R,所取得的優異成績獲得了學校和老師的普遍認可,連續2年獲得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獎學金。同時,對于所學領域的專注和努力也使他收到世界三大學會之一EURO的邀請,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辦的EURO2015盛會上發表了畢業論文。
學習之余,他還積極參加研究生院的合唱團以及各種運動賽事,作為?;@球隊的一員為學校贏得了留學生運動會的冠軍。最值得自豪的是,通過教授悉心的指導以及自身的努力,2015年9月,畢業典禮上以GPA最高的成績在眾多優秀的畢業生中脫穎而出。
目前是蘇州園區某知名保險有限公司的講師,負責培訓和業務推動工作。他的同事經常提到他的行業解析格調較高、思路清晰、語言流暢,PPT圖文的比例恰當。作為最老的90后卻在行業煥發年輕的光彩。
個案:熱心學長—— 源源(化名)同學。源源是歷屆學生中最熱心助人的學長,不管是在日本對學弟學妹們的幫助,積極自發做很多赴日資料供同學們參考, 從入學到畢業至今,也返回母校給越來越多的同學們作講座。
源源是一個原本在大學里輔修英語的學生,對日語一竅不通的他因SISO赴日留學項目的契機而接觸到了日語,并且去到了日本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進修深造。在一個周圍都是日本小伙伴的環境中學習日語,使他的日語能力突飛猛進,半年就完成了從0基礎到N2的突破,之后自己用日語寫求職信,獲得了在日本的第一份兼職。一年后在語言學校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外國人留學生獎學金。考入大學院后,在日本教授們啟發性教學方式的授課中,源源學到了很多非常實用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他也積極參加大學院的合唱團以及各種活動,作為學院合唱團的一員,有幸能與日本知名音樂人梅原司平老師站上同一個舞臺唱歌,并且翻譯了梅原老師的兩首著作。在大學院的種種經歷使他的人生有了新的亮點。畢業式上源源作為本屆學生代表上臺領取了信息技術碩士的學位證書,為留學生涯劃上了一個完美句號。聽他的一些留學反饋提到,三年的留學生活給他的人生增添了許多色彩,相信作為SISO的第二批赴日留學生也給之后的學弟學妹做好了榜樣,希望未來的SISO赴日學子能夠繼承并發揚SISO的優良傳統,敢于挑戰自我,努力拼搏,為校爭光!
源源曾被IBM中國全球服務執行中心錄用,主要從事面向SAP平臺的對日軟件開發及咨詢顧問的工作。目前是蘇州新區某IT公司的軟件開發工程師。
個案:在日創業小能手——華子(化名)同學。 從小就在蘇州長大的華子進入SISO以后的專業是軟件測試,為了豐富大學生活也為了鍛煉他自己,在SISO成立了SISO文虎燈謎社。在班主任老師以及很多好朋友的幫助之下,燈謎社在學校中也小有名氣,大學生活豐富多彩。之后就通過SISO赴日留學項目來到了日本京都。
華子說他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座城市。開始了全新的學習生活,偶爾也打工,為之后的就業做準備。其實畢業那時候的華子很迷茫,面試了幾家企業都不適合他。幸好遇到了京都的貴人王老板給他很多幫助。讓華子找到了突破自我的方向,也決定自己去創業。于是在京都成立了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有兩三名員工和若干打工的留學生小伙伴,主要開展民宿管理、旅拍、和服體驗等業務。
雖然公司現在還剛剛起步,但是他的創業激情不減,精益求精做著他的精品民宿。
個案:踏實的賓(化名)同學。賓目前他是蘇州某電子有限公司的SAP工程師。
賓高中畢業后本來準備去英語系國家的,直到參與了SISO的赴日留學計劃才開始學習日語。在日語學習道路上走得比較坎坷,不過在考試的道路上很順利。一路通過N2、N1。成功進入日本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進修深造,并且于2015年順利從學校畢業。作為SISO第三批赴日留學生,他們沿著學校前輩們的成功道路,不斷努力。在學習的道路上,情報大學院大學的上田教授,董老師等人都給予了賓莫大的幫助,他們不僅在課堂中吸收到了教材中的知識,還在課后通過實習學習到了工作經驗,為畢業找工作鋪平了道路。在生活中,也通過兼職以及參與合唱隊慢慢融入日本生活。在日本的三年是賓人生難以忘懷的三年。
個案: 回蘇州創業的藝術范兒——Alex (化名)同學。Alex赴日留學回蘇州創立了姑蘇區某映畫攝影工作室,也同時是攝影師。
Alex在SISO的專業是三維動畫設計與制作,當時的興趣是學習日語。并且參與了赴日留學的項目,有機會在京都情報大學院學習深造。在日本,周圍都是日語的環境下日語進步非常快,用半年時間完成了N2考核。在留學期間利用課余時間去做了兼職,并且在一年后考入了大學院跟著導師學習等。他希望未來SISO的赴日學子能好好生活,珍惜留學的時光,豐富自己的人生。
令人寬慰的是,在當今的社會,電視、網絡、報刊已經讓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世界了,電話、手機、QQ 可讓人們在家就能與遠在國外的孩子視頻聊天,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情況。更加隨著文化水平的提高、社會視野的開闊和就業理念的轉變,很多家長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變。很多家長更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到海外求學以圖更大的發展空間。而日本是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與歐美國家相比,留學費用要便宜很多,更有寬松的勤工儉學條件,特別適合普通老百姓的經濟狀況。誰都不否認,孩子回國后,就是名副其實的“海歸”,就有了更強大的競爭能力。
在這些個案中,我們可以看到,首先,不論是專業知識過硬的學霸曉要, 還是回蘇州創立攝影工作室的 Alex,他們利用現有自己喜歡的資源,有明確的留學目標,選擇符合自己專業的相關課程學習。他們是有個性、有想法的90后。
其次,學習之余積極參加各種活動豐富生活。多與人交流、幫助他人、交換信息,促進自己成長也是留學生活中必備的技能。打開心門,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案例中的兩位同學都提到了日方學校的合唱團。利用當下流行的各種元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利用日本電影動漫等手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日語的歌曲能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效果。在總結了實際的學習方法后發現,學生在演唱日語歌曲時,通常都要理解歌詞的大意,然后背誦到可以演唱。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記憶方法。基本的日語學習是讓學生背誦生硬不好理解的課文,學生經常感到枯燥無味,無法背誦。通過歌詞的背誦可以很好地掌握詞匯的讀音和語法的運用。
最后,一旦確定目標,踏實堅持不懈地努力是在他們身上看到的共同點。例舉出一些優秀畢業生的案例,提供給更多有留學意向的同學們參考,這些案例希望在他們的學習道路上作為征途中遠方的明燈,給學子們帶來鼓舞和動力。在搜集案例期間,得到我校畢業生的積極反饋,正是他們的慷慨分享人生歷程,才得以順利搜集。愿他們以及日后的赴日學子們在崗位上熠熠生輝。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家庭可支配的收入也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考慮讓孩子走出國門,送他們去海外學校讀書。根據《2016中國出國留學發展趨勢報告》提及到中國留學生低齡化趨勢十分明顯,在世界主要英語留學目的國,中國基礎教育階段留學生占比都位居該階段國際學生第一位。從出國讀大學到出國讀中學在一線城市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低年齡層的留學生群體日益龐大。但整體來看,高等教育階段留學生還是出國的主體人群,占總體留學人數的80~85%,本科留學所占的比重幾乎與研究生留學持平。
高職院校學生是赴日留學的主力軍,為了能夠更快地適應海外完全的素質教育方式,要求學生付出更多艱辛。在留學前做好語言、心理、生活上自理能力、交友方式等等的心理準備。避免赴日后心理落差太大,無法適應留學生活。目前很多高職學生都是傾向于書本學習,遇到外教老師總是羞于開口,往往是還沒有交流,已經往后退縮的狀態。高職教師應該考慮到即將赴日的留學生的這些需求,上課時可多采用符合高職學生心理特點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何讓學生多參與課堂,利用多媒體教學,集文字、圖片、聲音和動畫于一體,提供一個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敢說、愿意說到積極主動地用日語說出來,提高他們的口頭交際能力是今后國際化教學方式和內容探索的重要趨勢。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
本文系2016年度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校級教研教改項目“中日合作項目中高職日語實踐教學研究”(立項編號:JG-20161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