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崔茜 徐征
環境會計發展之我見
王丹 崔茜 徐征
近年來自然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綠色可持續發展成為當今之主題,作為核算環境成本、披露環境狀況信息的環境會計應運而生并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環境會計即綠色會計,以環境保護、資源消耗、環境成本核算、環境信息披露為主線,旨在提升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實現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促進資源集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實現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
十八大報告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對其進一步深化,即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生態問題越來越被重視,這就要求全社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企業作為最重要的市場主體之一必然需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而環境會計又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之一,其發展不容忽視。
進一步完善傳統會計理論與實務。 傳統會計工作主要側重于企業日常經營成本費用,而缺少對資源消耗和環境保護等問題的核算,致使企業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對生態文明的考慮。而環境會計的誕生將生態問題納入到會計核算當中,有利于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信息真實、完整、客觀的呈現和披露,這將是對會計知識理論領域的擴充,是對會計實務發展的完善,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增強公眾社會責任的要求。企業傳統發展模式以資源過度消耗、環境嚴重破壞為代價,高投入,低產出,隨著資源不斷枯竭,環境不斷破壞,這將促使企業摒棄傳統發展模式,而兼顧經濟、社會、環境三方平衡,在未來資源有限和追求生態文明的情形下唯有追求綠色發展才是實現企業長遠發展的唯一出路。從另一方面來說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行為將輻射整個社會,帶動全社會社會責任的積極履行。
是國家實施宏觀調控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通過環境會計核算披露信息對企業資源消耗、環境保護和社會影響力等方面進行評估,結合評估結果適時實施宏觀調控推動綠色發展。企業作為最重要的市場主體之一,其在提升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提升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情形下將有利于貫徹實施綠色可持續發展。
相關法律政策不健全。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出臺并不斷修訂完善,但是關于企業環境保護條例和專門針對環境會計的法規卻是不健全的,沒有明文去約束企業行為,企業在會計核算時對環境因素、資源消耗因素等可能考慮較少甚至是忽視態度,致使環境會計發展受到阻礙。
綠色可持續發展預見意識不足。一方面,社會公眾環保意識不足,不了解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帶來的惡劣影響,對企業不合法行為置若罔聞,待到問題真正觸及到自身利益時才會采取措施彌補。另一方面,企業對環境污染、資源過度消耗認知不夠,對環境會計認識不深刻,不能正確評估環境會計的巨大作用,不能預見綠色發展所帶來的效益。
監督體系不健全。政府相關執法人員執法素質缺失,執法力度不夠,使相關政策法規不能被有效地貫徹落實。另一方面,企業外部審計范圍有限,一般是針對高消耗、高污染型企業或者具有影響力的企業。另外,企業內部審計缺乏對環境的監督,或者內部雖然具備對環境監督的設置,但是可能形同虛設,不能發揮其獨立的監督檢查作用。
完善環境法律法規。企業環境會計的發展需要建立在國家一系列強制性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除了現有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會計法律法規外,還應該建立起專門的環境會計法律法規,將環境會計逐步列入會計相關明文準則并將環境會計部門法律化、合法化,將環境會計崗位列入企業職能部門之一,明確企業責任,讓企業環境會計在一個有法可依的環境中逐漸壯大并逐步發揮作用,用法律框架將會計和環境保護、資源節約有效地銜接起來,從而提升環境會計的發展空間。
綠色發展意識上升新高度。綠色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環境會計的責任,更需要我們每一個社會大眾的意識參與。對社會大眾來說,要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綠色教育、環境教育,僅僅用冰冷的法律條例來約束公眾的意識形態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借助綠色可持續發展等軟性、柔和的文化自律促進。為推動企業自身意識提升,可以采用多元形式的企業績效評估機制,引入環境保護和資源集約考量因子,從外部給企業施加壓力促使其向綠色可持續發展方向發展,相信無形之中會加劇企業之間的競爭,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使得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兼收。
監督體系常態化、系統化。環境保護和資源集約是全社會人民共同的任務,推進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所以無論是社會公眾、企業還是政府都應自覺地參與其中,共同推動監督體系常態化和系統化。社會公眾應多了解一些企業經營常識和社會環境知識,舉社會輿論之力量監督,讓企業環境信息陽光下運作。企業要加強內部監督,增強內部審計監督獨立性。外部監督要擴大審計監督范圍,不能把審計重點只停留在典型企業上,而應實現審計監監督圍全覆蓋,加強對環境的執法力度,發揮政府部門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的作用,不給企業任何鉆監督漏洞的機會。
雖然我國目前環境會計的發展或多或少存在著某些問題,但是隨著國家對環境問題、資源問題愈加重視,相信環境會計在社會未來發展過程中將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單位:河北農業大學文管學院,通訊作者:崔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