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捷
環境保護的社會治理思路
李明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隨而來的是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為了保護我們的環境,國家動員社會各個力量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作為社會群體力量的一部分,本文對環境保護的社會治理思路的探討,根據目前社會環境的實際情況,從推進環境保護社會治理的必要性入手,分析現階段環境保護社會治理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一步說明環境保護的社會治理思路,為社會實踐提供一定的幫助與建議,這對社會環境的保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環境污染情況比較嚴重,為了加強對環境的治理,中共十八大第四次會議提出,加強環境保護的社會治理,使各個社會組織及成員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工作中。作為一名在校學生,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基于此思想觀念下,分析環境保護的社會治理思路,從而改善我們周圍的環境,保證社會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環境承載力從寬松帶容量稀缺的轉型階段,過多的環境污染超出了環境可以容納及凈化的能力,而社會力量具有其特殊的價值,其數量比較龐大,沒有編制的限制,國家通過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環境保護,使環境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抗衡。而環境社會治理作為國家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的一部分,強調社會力量的組織性及能動性,可見社會力量是加強環境保護的潛在資源,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保證社會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現階段,對于環境保護社會治理,其在治理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主要體現在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相沖突及缺乏相應的環境保護社會治理機制,以下呈現的是具體的內容:
環境保護意識淡。目前,人們受傳統經濟發展思想的影響,認為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犧牲一些環境可以換取一定的經濟發展,人們不重視自己的行為,導致社會環境惡化明顯,特別是珍稀動物逐年遞減,森林覆蓋率越來越低。另外,一些企業為了獲取最大化的利益,不重視環境的保護,甚至是環境保護意識淡薄,對環境進行肆意的破壞。例如,一些石油公司為了自身的利益,在建設方面偷工減料,當石油泄露時,這不但造成了環境污染,還給人們的生命造成了威脅。
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相沖突。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在各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雖然政府強調加強社會環境的治理工作,但是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工作之間矛盾沖突。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空氣污染、水污染事件成為主要問題,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于很多企業不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導致人們生活環境質量的下降。例如,北京的霧霾天氣,由于環境保護不強,使PM值超過標準,在此生活與旅游的人,出門時不得不攜帶口罩,這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使企業與政府不得不進行思考與關注。
缺乏相應的環境保護社會治理機制。雖然我國政府及社會各階層力量參與到環境社會治理中,但是環境改善的效果并不明顯,這主要缺乏相應的環境社會治理機制。社會力量只是參與到社會環境治理中,并沒有發揮其自身的責任。大部分認為環境保護是政府與企業的責任,導致公眾的力量沒有進行有效發揮。另外,由于缺乏相應的環境保護社會治理機制,使相關管理人員疏于環境的治理。比如環境治理相關監督人,由于其沒有發揮自身的職能,使一些不法企業有機可乘,造成對環境的污染。
為了使社會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根據環境保護的社會治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提倡循環經濟發展道路及建立多元化的環保社會治理機制的措施,以下呈現的是具體的內容:
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為了加強對社會環境的治理,這就需要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首先,政府應該加強社會個組織進行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推進環境信息的公開,使人們認識到環境污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性。其次,監督企業環境行為,了解重點企業污染排放的情況,對企業環境進行等級評定。對政府環保工作提供一定的建議,反映目前存在問題,對政府失職行為進行批評。另外,通過輿論監督的方式,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對一些突出性的環境問題,對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一定的意見。最后,參與到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對政府公布的影響環境的相關報告,客觀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對那些違反相關規章制度的建設項目,進行反對與堅決抵制,而作為一名學生,應該從校園環境保護入手。
提倡循環經濟發展道路。隨著經濟的發展,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不可避免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為了解決其根本性的矛盾,需要提倡循環經濟發展的道路,即資源到產品再到再生資源,這不僅可以大大減少資源的有限消耗,還可以使整個經濟系統及生產與消費過程中減少廢物的排放。循環經濟作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選擇,其有效節約了資源,減少了環境的污染,保護了人們的周圍的環境。實施循環經濟,可以促進國家經濟及社會的發展,實現了回收資源的重新改造。有利于社會環境與經濟的和諧發展。
建立多元化的環保社會治理機制。對于社會環境的治理,可以建立多元化的治理機制。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對環境的保護力度,增加每一年對環境保護的投資,比如對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等示范試點的監督建設,根據國家的標準,確保公共資金有效進行監控。其次,引導社會各力量參與到環保的工作中,企業應該規范自己的行為,并對重點污染企業進行監督。環保部門應該發揮自身的職能,對污染環境的企業進行懲處,使環境保護以法律的形式得到重視。人們應該提倡綠色出行,減少汽車從產生的有害氣體排放量,從根本上加強對社會環境的治理。
總之,本文對環境保護的社會治理思路的探討,了解了我國環境問題比較突出,為了解決環境治理問題,需要社會各個力量進行參與,而作為一名學生,對于社會環境的保護,從校園環境保護開始。為了社會經濟與環境可以和諧發展,應該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組織性及能動性,以發展的眼光,提倡循環經濟,以此改善我們周圍的環境,保證社會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唐山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