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宇鵬,中北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
?
當前山西省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文/王宇鵬,中北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
學生黨支部是黨在高校的基層組織,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體。但目前高校學生黨支部在自身運行機制、組織設置、制度建設、活動的開展以及高校在學生黨支部上的投入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一一做了梳理,并提出了解決學生黨支部問題的可行性對策。
高校;學生黨支部;問題;對策
學生黨支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陣地之一,是黨在高校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學校黨政全面開展工作和保持頑強戰斗力的重要基礎。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目前山西省高校學生黨支部在自身運行機制、組織設置、制度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黨支部在高校戰斗堡壘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的發揮。
學生黨支部是高校中黨的基層組織,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其運行機制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學生黨員的發展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在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和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學生中正式黨員達到3個以上的班級,應及時成立黨支部”。而目前只有部分高校根據《意見》要求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相應的完善了學生黨支部的組織設置;但還有很大一部分學校尚未按照要求規范支部設置,支部運行中還存在工作目標不清晰,責任和制度不明確、不具體等問題,部分黨員沒有明確的責任意識,不能很好的履行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和義務。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正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深入,高校的學生黨建工作也在不斷加強。一方面:90后學生的開放、個性、自我和非主流的特點使得其在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問題復雜繁多,導致學生黨建工作越來越復雜,而且對學生黨支部制度建設上的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在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中,絕大多數高校一般都在學生黨員入黨前對其進行了一系列培養教育,如筆者所在的中北大學就在學生入黨前以開設校、院兩級黨課培訓班的形式,比較系統的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了不同層次的培養教育和考察。而對學生入黨后特別是轉正后的教育、管理、監督缺乏有效方法和制度,或者只是流于形式,這種重視組織發展,忽視教育培養的做法使我們的學生黨員在入黨后放松了對自身的嚴格要求,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的基層黨組織,是我黨聯系廣大學生黨員的橋梁和紐帶,支部活動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管理和教育的基本形式。當前高校學生黨員思想活躍、個性鮮明、特點突出,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轉變,就要求我們的學生黨支部要開展一些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支部活動來吸引學生黨員主動思考,認清自己的職責和義務,提高自身黨性修養,并能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長期以來,山西省高校學生黨支部的活動內容單調,形式單一,大部分都局限于“三會一課”,局限于黨支部內部開展活動,同社會實踐結合不夠緊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黨支部作為基層黨組織的先進性作用的發揮。
首先,學生支部建設人力投入嚴重不足。高校中學生黨支部書記基本上都是由輔導員兼任。而輔導員作為一線學生工作人員,他們自身已承擔了包括招生就業、貧困生管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一系列工作,這些本身已經給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工作帶來很大壓力。其次,資金投入不足。
要做好山西省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加強支部建設,應本著有利于支部開展活動和支部成員發展與教育管理的精神,創新和完善高校學生黨支部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方式,形成合理的支部建設體制,促進學生黨建工作;同時還要本著精簡高效的原則。
第一,要加強黨的理論知識教育。黨員入黨后,支部還要不斷加強對其進行黨的理論知識教育,包括黨的宗旨、綱領、等黨的理論知識的教育和學習,要使其切實從思想上入黨,幫助其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第二,要加強黨的宗旨教育。生黨支部是最基層的黨組織,是最貼近廣大學生的黨的組織,也最能發揮黨的作用。
豐富多彩的支部活動是學生黨支部各項工作不斷創新的載體,這直接關系到能否發揮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同時,支部活動也是黨員增強黨性修養和提高政治覺悟的重要途徑。對于黨支部活動來說,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必不可少,但理論學習僅僅是支部教育活動的開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活動才是有效的組織活動。深入開展社會實踐能夠使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和提高,貼近于現實,貼近于社會,讓他們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和增長才干,塑造黨員的先進形象,增強愛黨愛國的政治意識和大局觀念,樹立報效祖國的愿望和理想,增強學生黨建工作的主動性、直觀性和時效性。
首先,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指派熟悉黨的業務知識的專人承擔基層黨務工作,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專人專用;其次還應加大對基層黨支部的財政投入,提高黨支部黨建工作經費,為其開展黨建活動提供了便利和保障;第三,對基層黨務工作者進行適當的崗位補貼,以調動了黨務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這可以有力的推動工作開展,增強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創造力,也使黨的工作的覆蓋面更大,影響更廣泛;第四,要考慮定期對基層黨務工作者進行教育培訓,組織他們進行各種形式的調研活動,提升其業務水平,以更好的開展學生黨建工作。
[1]黃波粼,劉霏.院系學生黨支部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上海黨史與黨建.2014(9):48-50.
[2]黃洪生,楊梓琪.高校學生黨支部制度建設的實踐探討[J].學習月刊,2014(16) :85-86.